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个人经验、HDD盘片容量数据库、Backblaze年化故障率数据、京东和天猫商品详情页以及自营官方旗舰店客服。
注:本文不谈SAS磁盘,不建议普通人了解和购买SAS磁盘。
目前高清显示器正在普及,手机也可以拍摄4k视频。硬盘中的数据迅速膨胀,可用空空间越来越小,但存储和共享的需求却越来越大,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拥有一个NAS是一件好事。
我一直用的是魏联通NAS。卫联通的NAS性价比高,官方客服技术和服务都挺好的。我也一直安利。大家买魏联通NAS:
前几天奇亚币诞生空,市场上的大容量机械硬盘被疯狂席卷,于是大容量机械硬盘的价格开始剧烈波动。在我之前写的硬盘推荐文章中,主要以大容量机械硬盘为主。最近几天有很多朋友在评论区问我关于硬盘的问题,也有很多人想让我写一篇关于小容量机械硬盘的文章,于是我从市面上可靠的渠道整理了一下硬盘,打算和大家聊聊。
笔记本硬盘2.5寸,一般7mm或9mm厚,转速低(一般5400转),噪音小,发热量小。很难买到容量更大的2.5寸笔记本硬盘, js需要小心把WD30npz当WD30npz。
但是,如果用ITX机箱做仓库托盘,2.5寸托盘也没办法。SMR瓷砖托盘做仓库托盘问题不大,2.5寸托盘比较安静。
桌面是3.5寸硬盘,转速高(常见7200转),噪音大,发热量高一点。多块硬盘叠加需要注意散热。目前市面上有大量的层压硬盘和非层压硬盘,所以选购时请擦亮眼睛。
以西部数据为例。西部数据的紫色盘定位监控盘,红色盘定位NAS盘,黑色盘定位游戏盘,蓝色盘对应普通家用盘。企业磁盘继承自HGST,定位企业应用程序和数据中心:
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使用4TB以下的普通家用磁盘就足够了,价格便宜,容量足够。
一般使用NAS,建议选择企业盘或NAS盘,典型代表有西部数据的HC320系列、HC520系列、红盘Plus系列,希捷的Galaxy系列、酷狼系列。企业盘性能强,运行稳定,但是噪音大。希捷Galaxy和西数HC320企业盘的个人测试明显比西数红盘Plus的NAS盘噪音大。
NAS磁盘采用稳定可靠的技术和优质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性能。厂商还针对NAS场景进行了专门的优化。对于我最喜欢的西数红盘Plus系列:
磁贴磁盘是指使用叠瓦磁记录技术的硬盘,这种技术允许磁道折叠。写的时候,沿着每个轨道的顶部写。修改数据时,需要先把相邻磁道的数据放入缓存,修改后再把数据放回去。因此,在容量相同的情况下,平铺磁盘的缓存一般比垂直磁盘大。
堆叠瓷砖没有错,可以实现更高的存储密度,降低成本。问题是叠瓦的价格并不比垂直记录(CMR,PMR,非叠瓦)硬盘低。买错了就有点亏了,所以除非必要,不建议买叠瓦。
识别它是否是平铺磁盘的典型方法是查看缓存。小容量硬盘一般不需要128MB甚至256MB的缓存,大部分电商平台都会标注所售的非平铺硬盘,如CMR、PMR、vertical等。,比如下图的红色字体。
也可以根据硬盘系列来区分。比如红盘PLUS系列和Pro系列全系列都是CMR(非重叠瓦片垂直记录),可靠性很好。
如果你还在怀疑,建议你去网站【HDD盘片容量数据库】根据厂家、系列、硬盘型号来查。里面的数据非常完整准确。
我整理了一份京东自营硬盘信息列表,标明了重叠磁贴和非重叠磁贴。为了方便大家,我把硬盘容量从小到大排序,简单描述一下硬盘信息和我的主观建议。
我觉得还是买固态硬盘自用比较好。sata3接口SSD的持续读写速度是这个容量机械硬盘的5倍左右,4k读写(小文件读写)甚至强于天(下图左侧为西数黑5t移动机械硬盘,右侧为西数SN550 SSD),大容量SSD不贵。
考虑到笔记本需要移动,使用时可能会有一些磕碰,会显著影响机械硬盘的寿命和性能,建议笔记本用户不要购买机械硬盘。
目前京东自营3.5寸1TB硬盘也拿到300+,但普通2TB硬盘几百块钱,容量翻倍。个人认为买1TB的机械硬盘意义不大。
2TB基本是主流电商平台零售笔记本硬盘的容量上限,还有容量更大的2.5寸机械硬盘,但零售市场不多。京东自营2TB 2.5寸盘只有希捷一个,西部数据一个,东芝一个:
2TB笔记本盘jd卖的时候没有竖录,都是SMR的。ITX用户买个仓库盘和备份盘,问题不大,但是下载主盘什么的就差不多有意思了。不建议笔记本用户购买。除非笔记本里有减震胶垫和硬盘掉落自动断电系统,我itx里有希捷的ST2000LM015,读写性能急,只当仓库盘用。
2TB的3.5寸盘基本上是家用的首选,比1TB的盘贵不了多少,但是容量翻倍。2TB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数据存储需求已经足够。
2TB硬盘中,希捷的家用磁盘酷鱼系列和西部数据的家用磁盘蓝盘系列此时都是SMR叠瓦盘;东芝家用面板和希捷显示器面板有SMR重叠瓷砖型号,请谨慎购买。
买这个容量的话,按照垂直和非SMR盘买就可以了,监控盘也可以。如果这个容量买企业盘和NAS盘,每TB单价几乎没有意义。
如果有7*24小时运行需求或者NAS使用需求,还是建议增加一些4TB的NAS磁盘。买的时候记得买垂直录音和不重叠的硬盘,不要买错了。
3TB硬盘比2TB硬盘可选性差。希捷家庭磁盘酷鱼系列和西部数据家庭磁盘蓝盘系列是在这个容量的SMR平铺磁盘。幸运的是,监控磁盘和NAS磁盘仍然是非平铺的。
我觉得如果在意性价比的话,P300的3TB版本还是挺不错的,DT01ABA300V的显示器面板也不错,每TB单价不到130元。几年前主要使用的Backblaze的3TB硬盘早就停售了。
4TB硬盘开头,不建议你买普通家用硬盘。你至少应该从监控盘买,花不了多少钱,就能获得7 * 24小时的运行能力。现在流行的显示器盘——西数紫盘4TB在500块左右。
最好是去NAS盘或者企业盘。也正是从这个容量出发,NAS磁盘的每TB价格变得非常喜人,每TB单价变成200元以内。4TB的容量也是最适合NAS初学者的:
这个价位在JD.COM销售的硬盘种类很多,但是要注意希捷的低功率版监控盘,西部数据的普通红盘,东芝的监控盘。希捷的酷狼,西部数据的红盘PLUS,Pro系列都是垂直非磁贴硬盘,企业盘也是非磁贴硬盘,但是4TB企业盘真的不便宜。
Backblaze是HGST的4TB磁盘,应用广泛,性能也不错,但是很难买到这个容量的磁盘。东芝的MD04ABA400V性能也可以接受,但是这个盘在京东家里很贵,不如买个NAS盘。
4TB开始,购买NAS磁盘变得合适了。门槛不是很高,稳定,可靠,温度低,每TB单价不高。即使现在矿潮汹涌,4TB NAS磁盘价格依然稳定。
企业盘还是太贵,买6TB以上的企业盘划算。
我不建议买6TB容量的普通硬盘。大容量的机械硬盘存储更多的数据,需要更高的稳定性和速度。这个时候只建议买NAS盘或者企业盘。NAS硬盘噪音更低,温控更好,功耗更低,这个容量也便宜。
市面上销售的NAS磁盘主要是希捷酷狼系列和西部数据红盘系列。西数红盘Plus系列可靠稳定,性价比高。其他产品我也深度使用过,所以建议NAS用户在选购NAS硬盘时优先考虑红盘Plus系列。
在企业盘和NAS盘上,要注意避开西数普通红盘系列。
考虑价格后,我觉得西数红盘Plus在这个容量上还是挺划算的,比普通紫盘贵不了多少,但比企业盘便宜很多。
6TB硬盘,Backblaze目前只有一个希捷的6TB,而且这个容量按照jd来说每TB单价也不低,所以我其实不建议你买这个容量的硬盘,除非万不得已。
8TB的容量还是靠NAS盘和企业盘。这个容量的红盘只有红盘plus和红盘pro系列,所以都是不重叠的硬盘。这个容量的经典企业盘HC 320 8TB HUS 728 t8 tale6l 4被称为最强空空气盘。
从这个容量开始,企业盘开始变得有性价比,每TB单价开始低于NAS盘(矿潮前)。下面是一款热门企业盘系列——西部数据ultrastar系列的规格表。
从Backblaze的年化故障率数据来看,希捷的8TB硬盘极为健壮,希捷的大容量磁盘表现也不错,并没有明显弱于HGST(现西部数据)。这个产能企业盘,建议买ST8000NM0055,或者WD的HC320。我买的HC320 8T,矿潮前买的。价格便宜,目前还不错。
对噪音和温度有要求的朋友可以看看NAS盘,价格比企业盘稳定。
我的信息来源主要是JD.COM官方旗舰店的客服,Backblaze的年度故障率数据,HDD盘片容量数据库,HDD盘片容量数据库和产品详情页。这些信息足以确定一个硬盘是否是SMR (Tile Stacking)刻录技术,Backblaze发布的故障率数据可以直接作为选购的参考。
机械硬盘拆开后,如下图所示,转速越高噪音越大。比如7200转比5700转噪音大,同样转速下,3.5寸比2.5寸噪音更明显。除了硬盘本身的噪音,还有一部分噪音来自机箱的共振,可以考虑买个减震胶垫,亲自测试一下是有效的。
当然最常见的还是内置2.5寸硬盘的移动硬盘,可以做到比较大的容量。但是SMR叠瓦盘的稳定性几乎没有意义,使用时要小心,避免磕碰造成硬盘损坏和数据丢失。
DIY移动硬盘主要使用一个2.5寸的硬盘盒和一个2.5寸的笔记本硬盘,通过USB接口进行数据传输和供电。
有可以装3.5寸机械硬盘的硬盘盒。一般都需要独立供电,肯定不便携。
还有外置硬盘底座和外置硬盘柜,不仅可以将硬盘连接到电脑上,还可以提供磁盘阵列、快速复制等附加功能。我也建议买大牌NAS厂商的产品。它们具有稳定可靠的电源、丰富的功能以及与自身NAS的良好协调性。
注意,供电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硬盘寿命,请务必选择可靠的供电方式。一个性价比高的硬盘盒方案就是使用西数元素的硬盘盒,也就是大家经常在亚马逊海外购买的这款产品。拆封的盒子在闲鱼只卖几十块钱。矿潮下的DIYer真的很不容易。。。因为没钱换桌面显卡,已经在抢购游戏本了。。。
最后我要强调一点:
不建议笔记本用户购买2.5寸机械硬盘[/s2/]。我是Karl,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选购硬盘,让你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