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名为“‘魅力冬奥’冬奥知识传播助力大使活动”的线上答题,最近半个月在微信上广为传播。
打着“魅力冬奥”旗号,多达350万人参与,居然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
一周前,石榴叔在微信群,也看到有人发这个活动的海报。
扫二维码进入,只要在10分钟内回答10道冬奥常识题(答对6道)即可获得冬奥值10分。
答题后,需要填写所在学校、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个人信息。
当冬奥值累计到一定数量,就可以获得一星至五星,不同等级的冬奥大使称号。
宣称所颁发的荣誉证书,可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加分、评奖学金等依据,全国排名靠前的,还可获得定制手办“冰墩墩”等限量奖品。
怎么获得更多的冬奥值?每天签到学习,邀请好友参与。
有人盯上了冰墩墩,有人想拿证书应付学校考核,压根就没怀疑过活动的真实性,于是活动页面在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上广为传播。
直到被南通、如东两级公安机关端掉,这一竞赛平台,已非法获取个人信息350余万条,非法收入1000万余元(向部分参与者收取28-36元不等的证书工本费)。
涉案人员19名,现场查获作案用手机38部、电脑57台、U盘16个。
这不是他们第一次作案,准确说是惯犯,利用山寨协会的名头,针对在校学生,设计各类在线答题活动。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参加?这么多人相信?
学生和家长不是到处想搞证书,应付学校各种考核吗?那我就给你发证书,还是名头很响的。
条件?光你自己参加还不够,得帮我到处转发,拉人头,帮我游说。
好不容易凑够了人,OK?再以工本费、快递费的理由,看似很合理的让你交点小钱,二三十块。
给不给?不给,白忙一场,给吧,毕竟还有个证书。顺带把全套个人信息给填上。
微信上,这样精心设计的骗局,每天都在被转发。有恶意推广引流的,也有以调查的名义,收集用户信息的。
这些数据有什么用?
在暗网、Telegram等平台,数据会根据采集方式打上标签,身份证、姓名、手机号码、地址等,别看信息量不大,但贵在真实。
有些被整合后,做成社工机器人,方便人肉搜索,有些则被卖给营销机构。
几乎每个人都有如下类似的经历:刚买了房,就有装修公司打来电话;生完小孩没多久,就有产后恢复机构来联系;买车刚一年,就有保险公司来推销车险;刚参加了教育问卷,就推销课程……推销人员借助“隐私信息”无孔不入。
包括网络诈骗,你的精准信息,就是这么被自己拱手送出去的。
怎么辨别?
通过微信长按图片中二维码识别,外链的活动页面,可以通过长按屏幕往下拖,查看到页面网址:
一般诈骗活动,页面都是挂在不知名的小网站。
如果识别出来的是公众号,千万不要通过公众号名称,来主观判断,而是要点开左图中的“>”,看它的账号主体:
太多这样挂羊头卖狗肉的公司,冒充某某协会、某某中心、某某联盟。
当然了,最保险的方法,就是不随便填写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地址等重要的个人信息。
如石榴叔,ID名,在微信里,叫“石微信”;在搜狐上,叫“石搜狐”,以此类推,防止被脱库。
也不乱加微信群和QQ群,以免被“完整”复制。
互联网时代,一切是那么真实,又是那么虚假。
真相何在?除了要让子弹多飞一会,还要有点怀疑精神。
如果你觉得这篇警示文章有用,记得转发给你的朋友们,愿天下无坑。
-END-
(本文首发“石榴询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财经真相,少踩坑,多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