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第十三届海峡论坛在福建厦门拉开序幕,两岸同胞充满热情参加论坛。这是海峡论坛定位于“民间性、草根性、广泛性”平台的又一次精彩呈现。
论坛期间,共有台湾有关政党代表、台湾主办单位代表,以及台湾行业精英、社团负责人、工青妇、乡镇村里、农渔水利、民间信仰等各界嘉宾5000人,获邀参加论坛线下活动,其中集中活动期间邀请台湾嘉宾约2000人。
笔者认为,踊跃的背后,是机遇与信心。
登陆梦想的舞台
“今年,我们提出‘融合领头,产业领军’,就是希望响应国家号召,让更多的台湾青年‘追梦、筑梦、圆梦’。”
说这话的范姜锋,是厦门启达台享创业服务有限公司的台籍总经理,该公司在福建省已有数个园区,产业涉及文创、电商、科创、体育等,同时在台湾有新媒体矩阵。
“追梦、筑梦、圆梦”,都离不开让梦想落地生根的舞台。这个让台籍创业者忍不住号召更多台湾青年前来的“舞台”,到底是如何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的呢?
改革开放以来,无数台胞台商在祖国大陆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实现了财富梦想。近些年,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其市场之广阔、机遇之丰富,与改革开放之初已是不可同日而语。
“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大陆是这样对台湾同胞承诺的,也一直是这样做的。笔者注意到,近年来,大陆重磅措施不断,一个个惠台措施陆续推出。
2018年,推出“惠台31条”,将对台湾同胞的国民化待遇变成了现实,吸引了众多台湾青年、台湾企业来大陆学习、创业、安家、立业。
2019年,国务院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经商中央组织部等20个有关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也称“26条措施”),帮助台资企业加快科技创新,降低综合成本,抢抓发展机遇,实现更好发展,并继续为台湾同胞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打造更好环境,提供更优条件,促进融合发展,保护合法权益。
2020年,为助力台企应对疫情和复工复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台办等十部门联合出台了助力台企的“11条措施”,包括持续帮扶台资企业复工复产、统筹协调推进重大台资项目、积极支持台资企业增资扩产、促进台资企业参与新型和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等,在台商圈引发一片叫好之声。
在更宏观和更长远的规划中,台湾同胞的利益同样得到了重点考量。今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出台,提出要完善保障台湾同胞福祉和在大陆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持续出台实施惠台利民政策措施,让台湾同胞分享发展机遇,参与大陆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这些规划,已开始在微观和具体的层面,转变为实实在在的举措。
今年3月17日,国台办等11个国家部委联合出台《关于支持台湾同胞台资企业在大陆农业林业领域发展的若干措施》(称为“农林22条”),支持台胞台企参与大陆农业林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这是有关部门推进“十四五”规划落地实施,完善保障台湾同胞福祉和在大陆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的一项重要举措。
舞台,助力梦想轻舞飞扬。大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正在为广大台胞台企在大陆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两岸融合发展的福建探索
“我们喜见海沧有这么多生物医疗企业,厦门海沧跟台湾一水之隔,如果交通方便的话半日就可以往来了,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两岸合作。”
12月9日上午,前来参加第十三届海峡论坛的新党主席吴成典一行,参访了厦门海沧区的五家生物科技公司,他对两岸医药领域的合作充满期待。
福建与台湾隔着浅浅海峡。在不断探索两岸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福建无疑走在了前列。为此,福建不仅持续推进台胞台企同等待遇落实与创新,完善政策闭环管理机制,推动已有惠台利民政策措施知晓、兑现、落实、督查,更朝着加快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积极努力。
——举办各类线下交流活动。今年以来,举办的第九届海峡青年节系列活动、中华礼乐闽都研学营等200多场次具有闽台特色的交流活动,实现交流不停、活动不少。通过“云交流”,积极开辟两岸交流新空间、新载体、新形式。
——探索“以通促融”。帮助台胞台企融入国家和福建省“十四五”规划,支持符合条件的台企上市,帮助台企开拓内外部市场;加快推进“小四通”福建侧项目建设;构建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的闽台海空直航方式;深化闽台海空航线与“丝路海运”及中欧班列对接。
——探索“以惠促融”。全面落实落细已出台的政策措施,继续推出服务台胞台企同等待遇的创新举措;扩大“台商台胞金融信用证书”试点,扩充台资企业资本项目管理便利化试点政策红利,加强涉台司法服务,提升台湾居民居住证应用便利化水平。
——探索“以情促融”。办好大型品牌交流活动和“小而精”交流活动,持续完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等平台;密切宗亲、乡亲、姻亲、民间信仰“四条纽带”,扩大乡镇村里对接、同名同宗村交流,推进祖地精品文化走进台湾,加深相互理解、增进互信认同。
——基础设施上的联通。规划和推动两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关工作;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平潭段实现公路铁路全部贯通;福建有关方面已经完成与金门、马祖通桥的初步技术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已规划福州至台北支线建设。
闽台正在变得越来越密不可分,海峡两岸正在变得越来越密不可分。
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12月7日在南京和台北两地联机登场。(图片来源:中国台湾网)
满怀信心共创未来
此次海峡论坛上,活动多达56场,包括论坛大会和青年交流、基层交流、文化交流、经济交流四大板块的41场,以及有关同期举办的15场。
此次海峡论坛充满了决心和信心,是一次充分展现在任何情况下两岸民间交流都不能停、不能断、不能少的盛会,也是一次延续“扩大民间交流、深化融合发展”主题,继续营造两岸同胞守望相助、共促交流合作、共谋融合发展良好氛围的盛会。
2020年,在全球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下,大陆逆势成长,率先走出疫情困境,展现了强劲的复苏动力,成为当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世界主要经济体。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跌宕起伏、世界经济艰难复苏的环境下,中国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国。
这是一份值得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骄傲的成绩。
拥有14亿人口的大陆,有着超大规模的市场,其治理体系的优势和经济发展的韧性、活力,也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彰显。笔者认为,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逐步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大陆将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更加良好的机遇,这也是台胞台企“追梦、筑梦、圆梦”的良好机遇。
“中国人民拥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台湾青年必须要有历史感、责任感、民族感,一同加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列中。”范姜锋如是说。
这也是来自台湾同胞的信心,也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