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商机(未来几十年间隐藏着不一样的巨大商机,你发现了吗?)

未来的几十年,会有很多变化,但是有一件事情可以确定,那就是,在2060之前必须要实现碳中和。其具体内容是,在2060年,也就是四十年之内我们要达到一个目标,就是中国向空气中排出的二氧化碳等等不好的温室气体,跟我们中国自己消化掉的温室气体,将会完全抵消,也就是我们不再给地球添任何麻烦,地球不会再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糟糕。

中国现在每年碳排放的量占全世界的百分之二十八,总量大约等于欧盟美国和日本碳排放的总和。看着挺多,然后西方很多国家就说中国的碳排放太多了,不环保,要求我们少排放,甚至少吃肉,这样说是非常不讲道理的。首先,我们人均排放并不高,因为我们中国虽然人口多,但是每年人均碳排放量在7吨多,美国人均是16吨,其次是发达国家当年发展的时候他们已经排放了大量的碳,现在他们已经发展完了,都去搞服务业,不再干脏活累活,也没有什么制造业,当然也就没有什么碳排放。而我们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我们历史碳排放量只占全球的百分之十三,发达国家在这个时候说三道四就是见利忘义。但即使我们自己明知道有权利发展不用跟谁计较这些,但是,中国还是在去年联合国大会上做出了碳排放的承诺,说2060年就实现碳中和这件事,这个时间点和地点非常的微妙,这明明是我们国家自己的事,但是我们国家为什么要到联合国大会上去做这个承诺,这个时间点全球各国都只顾自己家里的事儿,当逆全球化的发展浪潮开始席卷全世界,中国决定站出来,为全人类的利益做点事,这个就叫大国担当!以全天下人类命运共同体,当目光短浅的人只考虑自己的时候,我们国家思考的是人类这个族群和我们子孙后代未来。

既然已经承诺了,具体做起来这个事情还是挺难。因为我们每个人衣食住行都在排放碳,并不是只有汽车排气管排黑烟是排放,我们吃的肉也是碳排放,养一头牛每年的碳排放量比汽车还多。我们制造手机以及做衣服的工厂都需要用电,发电也是在排放碳。我们开车会排放碳,就算是你什么都不做躺在床上呼吸那也是在排放碳。我们要实现碳中和,但是我们还得发展,一边吃肉一边把碳中和给解决了,这需要调动整个国家机械的力量,需要投入巨大的心血和资源,碳中和不仅仅是一个环保问题,这里面一个更核心关于新能源行业前景的大规划。具体会利好哪些行业,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提起新能源车,我们的第一反应是环保,其实汽车碳排放在中国的碳排放总量里面只占百分之七,算上造车过程里的用水和用电碳排放也就百分之八,就算把整个汽车行业都给停了,我们每天骑自行车上班,对于碳中和的贡献也是非常有限。

中国碳排放的最多的是发电,发电的碳排放占了百分之五十一,然后是制造业工厂占了百分之二十八,整个交通行业碳排放加起来总量还不到百分之十,这还包括了飞机轮船的碳排放。那为什么我们现在一提起新能源,第一反应就会想起来新能源汽车,而不是别的,这是因为,其他的事情都能等,可以慢慢来,汽车可不行。解决碳排放实现碳中和关键做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把排出的消化掉,这个事情还早,目前能做的就是多种树,二十年以后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把碳填入地下做碳封存,这个技术还需要时间。

现在能做是能源生产和能源使用,中国是煤炭大国,我们地下有上好的煤炭,我们国家的发电主要靠烧煤,能源是以烧煤为主,烧煤排放碳很大,必须得改!

我们要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还有四十年的时间,这段时间我们要把技术提高,将来用太阳能和风能慢慢地取代现在的电,这个也需要时间。中国的太阳能以及水电,还有风能,都在西部。用电多的城市大多数在东部,把西边的电输送到东部,然后很好的储存起来,从发电传输再到存储使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很长期的努力。

能源的使用中最重要是汽车,汽车烧的是油,就算你煤炭再多,我们没有办法把煤炭变成油,中国的煤炭多石油少,用油只能从国外进口,每年需要进口2000多亿美元石油,而且石油和美元挂钩,只能用美元买,消耗我们大量外汇储备,现在花钱还能解决问题,但是当下国际形势紧张,如果有一天万一出现问题,就算你有钱也进口不到油了,会非常被动,能源上被动受限。我们现在燃油车销量占百分之九十,一旦石油供应紧张,就会直接影响所有人的生活。我们的衣食所需依靠外国一点都不安全。所以使用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必然的发展方向。


我们现在大部分还在用火力发电,新能源车的环保作用还是比较有限,但是,只有电车我们自己才能够保证自己的工业。而石油供应我们是无法保证的。而且新能源车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能够吸引足够的资本投入研发,去发明更高效的电池,更高效的电机。然后这些技术会向外辐射到其他很多行业。

近两年开始的汽车碳积分制度就是在给新能源车推波助澜,汽车企业每生产一台汽油车就扣分,生产一台电动车就加分,如果汽车生产厂家不会生产电动车的,可以从电动车厂买积分。比如特斯拉电动汽车厂只生产电动汽车,2020年特斯拉卖车亏损9个亿,但是他把自己的碳积分卖掉换了16个亿,本来亏损的结果却盈利了七个亿。特斯拉表面是卖电动汽车,实际上是个卖碳翁。碳中和表面是个简单的环保问题,实际背后是国家能源安全问题。而这个国家安全问题背后却是一个更大的关于民族复兴的希望!


为什么一个环保话题会成为贯穿中国未来整整四十年的国策。很多人以为碳中和就是多种点树少开空调少开车,稍微懂得多一点的还知道,碳中和可以解决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一些依赖,但碳中和真正解决的是一个更加宏大的问题,一个关乎中国经济整体结构的产业布局问题。

碳中和是一个环保的口号,是一个为全人类考虑的宏大的目标,而他对我们自己国家来说,其实是一个完美的经济转型的卡尺。要实现碳中和要减少碳排放,就要淘汰掉那些高排放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第二个是产业升级,以前说产业升级意思是把工业制造业转型成为服务业,开工厂的不如搞金融或者互联网之类的高级,以至于我们国家的制造业比例已经下降到了百分之二十七。

德国日本这些发达国家制造业有30%以上,只有美国百分之二十左右,最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互联网行业,今年明显受到了更全面的监管,现在国家新的政策是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我们以前看英美尤其是美国都是以服务业为主,靠着金融和互联网的全世界赚钱,觉得很羡慕。但是最近这几年美国这个路线暴露出了自己的问题,服务业没有那么好。

28商机网

与此同时,在201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深陷金融危机的时候,德国居然自己慢慢复苏了,他靠的就是自己的高端工业制造。比如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精密加工、汽车等等领域领先全世界,而且他们的居民幸福度很高。

以前我们鼓励金融互联网,接下来几年可能会倾向于支持高端制造业,也就是从美国模式到向德国模式转变,包括让一部分孩子接受职业教育,成为优秀的产业工人。而碳中和就是一个完美的尺子,是高效高附加值的低污染的完全符合碳中和的需求。等于用一把环保的尺子量出了经济发展最需要的产业。这个才是碳中和最重大的意义。

十四五规划里面提到的高质量发展,与碳中和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只有高质量发展才能够实现碳中和。发过来,碳中和又明确了什么是高质量发展,国家的政策如果你单独看只能看出一条线,但是当我们把这些线路联系到一起,你就会发现惊涛骇浪,以势不可挡的姿态推动着国家的发展,除了碳中和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如此完美的表达我们对世界的善意和责任,又能够对指明民国家产业升级的大方向,那么这件事情在未来的几十年里面,一定会贯彻始终的坚定执行!毫无疑问,这也蕴藏着无数产业发展的巨大机会!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