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泸西警方在紧要关头上演了
帮助群众捂住“钱袋子”的生动一幕
及时避免群众遭受20000元的财产损失
获得了群众一致点赞好评
1月19日15时许,旧城派出所接到预警提示,辖区的卢女士正在遭遇电信诈骗,手机呈通话状态。通过查询发现卢女士并非辖区籍户口,民警迅速查找到卢女士丈夫信息,通过电话联系得知其夫妻二人从外地到辖区务工。民警立即驱车赶往卢某某所在地,及时劝阻挽损。
找到卢女士了解得知其正纠结是否自证“资金清白”。在民警的分析和丈夫的劝说下,张女士才恍然大悟。据了解,张女士接到一个自称北京市公安局民警的电话,对方称其涉嫌洗黑钱,要求转账20000元用于处理此事为由对其实施诈骗。
民警现场向陈某宣讲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相关知识,同时向其讲解“冒充公检法”诈骗的手法和伎俩,提醒卢女士今后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陌生来电和信息。卢女士对民警对其及时劝阻,避免经济损失表示由衷感谢。并在民警的帮助下主动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冒充公检法诈骗类
诈骗分子通过准确报出受害人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码、职业、住址等隐私信息,让受害人相信其“公检法工作人员”的身份,并通过网络改号软件,将来电显示号码修改为公检法单位的办公电话,以获取受害人信任。通常以受害人涉嫌洗钱、诈骗等违法犯罪,恐吓受害人,并让受害人登录指定网站查看虚假通缉令、逮捕证等法律文书,让受害人误以为自己真的被卷入刑事案件。受害人对自己违法犯罪提出质疑后,诈骗分子会给受害人“支招”,要求受害人将自己的资产转入所谓“安全账户”,达到骗取受害人金钱的目的。
警方防骗提示
1、公检法部门办案不会通过电话的方式进行资金审查或要求将钱款转移到其他账户,公检法部门也未设置所谓的“安全账户”。凡通过电话、短信等要求进行转账、汇款操作的,都是诈骗,切记不相信、不转账。
2、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一定要保护个人信息,切不可轻易给陌生人或在网上留下自己的身份信息,以免被犯罪分子利用。
3、“96110”是全国反诈专线,如遇到“96110”打来的电话,说明你可能正在遭遇电信诈骗,一定要立即接听,防止被骗。
4、广大市民可以通过手机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并注册,同时,关注“泸西反诈服务号”,并点击泸西金钟罩登录,多上一层“防骗保险”,切实保护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