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传统文化,振兴长春老字号品牌,充分发挥长春老字号品牌积极引领作用,带动长春地方经济发展,助力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长春市委宣传部协同长春市商务局、市文广旅局,在全市组织开展“老字号 新活力”长春老字号品牌宣传推广活动。为此,我们将陆续走进这些老字号,挖掘、解锁企业永葆青春的秘诀。
“长春饭店小奶油雪糕,奶油、菠萝、绿豆……”每到炎炎夏日,许多长春市民便会期盼窗外传来这一声吆喝。在从长春走向全国舞台的歌手金志文的原创歌曲《平泉路》中,就提到了“雪糕,长春饭店雪糕,雪糕,小奶油雪糕……”这份奶香浓郁的清凉感,让几代长春人记住了一个名字——长春饭店。
吉林老字号长春饭店的菜肴总能勾起许多老长春人的记忆。
“2006年改制后,长春饭店有限责任公司实行多种经营,为了保留老字号在春城人民心中的美好记忆,我们于2012年在岳阳街成立了长春饭店分店,以烹饪传统菜系为主,现在饭店挺火。”近日,记者见到长春饭店工会主席毕作胜时,这位已为饭店效力49年的特级厨师,讲述了吉林老字号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坚守。
如今的长春饭店,正待走稳改革创新之路。
坐落于重庆路661号的长春饭店,建于1934年,当年一楼经营西餐、中餐,二楼是宴会厅。1945年改名为中央饭店。1948年长春解放后,交由国营食堂经营。在那段时期,饭店旧楼历经装修改造,经营面积一度扩大到5000余平方米。1950年6月1日,应发展需要,长春饭店正式成立,职工曾扩充到近400人。“长春饭店当时为支援和发展全国餐饮业做出过不少贡献。”毕作胜告诉记者,从上世纪60年代初起,长春饭店就办起了烹饪技术学校,培训和输送管理人员、厨师、服务员6000人,其中,特级厨师300余人,堪称“全国餐饮业人才的摇篮”。从长春走出去的厨师不仅遍布全国,还有一些特级厨师被派任美国、日本、埃及等外交使馆。
长春饭店服务上乘。
1984年,长春饭店迎来发展高峰期。通过实行餐饮业、旅店业、冷饮业、食品加工业、劳务输出、技术齐头并进的发展方略,饭店内设5个专业风味部,5个高、中、低档餐厅,以及一个能容纳200个床位的旅店。最多时仅拿手菜肴就有50余种,熘炒菜有400余种,主食有100余种。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长春饭店在全省同行业中率先实行“一店多制”的跨业经营,在保证主营业面积的前提下,将效益较低的一楼改成专卖商场,曾为搞活重庆路商圈经济起到积极作用。
长春饭店的厨师队伍。
但毕作胜也坦言,作为一家老牌餐饮企业,长春饭店如今正面临房屋陈旧、资金匮乏等窘境。如何探索改革路,弘扬老字号?“目前,长春饭店除了做好饭店品牌经营之外,还将报春元宵、一品汤圆、带馅麻花等名优产品持续输送到市场。我们还将对老字号进行3个维度的改革——文化层面、技术支持及商业管理模式引导,希望通过企业改制、政府扶持,让长春饭店重焕生机。”毕作胜说。
长春饭店的美味佳肴吸引着爱好美食的市民。
(长春日报融媒体记者:毕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