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卉什么字(说文解字|卉:武打金兵文讨秦桧的张文干)

《说文:艸部》:“卉,草之总名也。从艸、屮。”

译文:“卉,草的总称。从艸、屮(chè)。”

说文》艸部,象形字,今为十部。

“卉”是象形字。小篆像众多的草在蓬勃生长的样子,隶变后楷书写作“卉”。

“卉”的本义为百草的总称。如《诗经·小雅·出车》:“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也泛指草木。如张衡思玄赋》:“卉既凋而已育。”意思是草木看起来是凋零了,但实际上已经在孕育了,又特指花。

和辉申购

宋朝词人张元干的《青玉案·生朝》词:“花王独占春风远。看百卉、芳菲遍。”

其实张元干最著名的代表作是下面这首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曳杖危楼去。

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

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

宿雁落、寒芦深处。

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

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

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

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

谩暗涩、铜华尘土。

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

风浩荡,欲飞举。

这首词作于绍兴八年(1138)。南宋建炎元年(1127)五月,宋康王赵构在南京即位,建立南宋王朝,是为高宗。

宋高宗起用李纲为宰相,张元干被召回,官为朝议大夫、将作少监、充抚谕使。李纲为相后,积极改革弊政,充实国库,整军备战,主张北伐,反对迁都江南,坚决抵抗金兵侵扰。张元干积极配合李纲。但高宗信任的仍是卖国的主和派,执意与金议和,以求偏安一隅。他们打击、排挤李纲,李纲仅任75天宰相就被罢免。

建炎三年(1129)秋,张元干目睹国势日削,南宋王朝仅存江南一隅,义愤填膺,赋词一首,抒发了收复中原的豪迈气概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并表达对李纲抗金斗争的支持,也遭朝廷奸臣之谤。

绍兴元年(1131)春,江南战火渐息,宋高宗定居临安,无心收集失地,以求“苟安”,并任奸臣秦桧参知政事,主战派被排挤,仁人志士都不愿与其同流合污,只得退隐林泉。张元干也辞官回闽。绍兴八年(1138)冬,奸臣秦桧、孙近等筹划与金议和、向金营纳贡,李纲坚决反对,张元干闻之怒不可遏,再次作词痛斥秦桧等主和卖国之权奸为“群羊”,表达自己请缨无路之悲愤。李纲在福州上疏反对朝廷议和卖国,张元干得知李纲上书事,作《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此事激怒了秦桧,张元干被抄家、逮捕入狱,削除名籍。

张元干并不只是一个单纯靠舌头抨击的人,也是一名热血的战士。靖康元年一月,李纲任亲征行营使负责京都防务,张元干为行营属官。金兵渡过黄河围攻京都,危急时刻李纲挺身而出,坚决抗金,力谏死守。张元干抗金激情澎湃,立即上《却敌书》,投入李纲指挥的京都保卫战。张元干随李纲冒矢雨亲临城上指挥杀敌,打退金兵多次进攻。战斗异常惨烈,金兵遭重大损失后,知李纲守城有备,于同年二月退兵,京都得解围。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