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列车时刻表app(一枚小小火车票载不动太多期许)

文/李劲松

极品列车时刻表查询

继今年3月火车票背面更新《乘车须知》之后,8月1日起,正面信息进行微调后的新版火车票将在全国全面推行,此前在旅客中呼声很高的希望增加的“到站时间”并没有出现在新票面之上。 对此,有网友认为很遗憾,说是正因为这一关键点没有体现出来,将导致此次调整的意义大打折扣,并给旅客增添了不少麻烦。但笔者却不这么认为,总感觉广大旅客的意见有被少数网民代表的意思,甚至更有鸡蛋里挑骨头的意味。

一枚小小的火车票,如同我们的身份证大小,目前采用的统一标准为85mm*54mm。铁路火车票之所以选择与身份证大小尺寸,就是想告知我们广大旅客对待火车票要像身份证一样谨慎妥善保管,并且很方便地做到与身份证一起存放保管。

在火车票上再增加“到站时间”难吗?确实不难。关键是增加“到站时间”有无必要。如今,几乎每个人的手机都是一部高智能的移动客户终端,只要手机联网,路路通、盛名时刻表、极品时刻表、火车时刻表等软件不请自来,还有铁路官方12306网站,只要想知道当次旅客列车具体时刻,远比玩手机游戏简单。我们从手中的火车票可以分辨,火车票背面已经记满了《铁路旅客乘客须知》,其正面的信息更能够满足旅客出行需求,有:车票号、始发终到站、发车时间、车次车号座号座别、发售点、价格、旅客姓名与身份证信息、特殊编码、检票口以及二维码,再根据字体字号的优化排布,正面空间确实被利用到了最大化。倘若再加上“到站时间”,势必要再缩小总体字号。这对于青年人或者视觉良好的人来说一点不受影响,倘若逢老两口子或眼睛老化、近视等特殊群体外出旅行者来说,字号缩小可能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不方便。

再从各类交通票据看,飞机票也只公布了登机时间,汽车票记载的是开车时间,而其票据尺寸还数倍于火车票(身份证)大小。可为何网民不对航运、汽运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呢?为何总偏爱拿火车票上未注明“到站时间”发问呢?笔者认为,这与铁路自身的高关注度以及铁路方面过度重视民意有必然的联系。中国铁路是国民基础设施的大动脉,中国高铁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的金色名片,铁路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然能够引起世人高度关注。铁路重视民意原本是更好地服务于民,是件天大的好事,但如今总有少数所谓“先知”、“高见”人士,想极力代表广大旅客意见,对铁路的一举一动指手画脚,制造噱头,借机成名。火车票以及各类交通票据经历的年代久远,就从没听说过没有“到站时间”便是显示对旅客的不尊重。请问少数“先知”,没有以“到站时间”为主的火车票,体现了铁路置旅客于何种地位呢?这无异于在鸡蛋里挑骨头。作为铁路的“粉丝”,笔者建议铁路在对待少数网民的意见上,完全不必太在意,坚决不能让其不合理意见取代或架空广大旅客的真实意思,更不能让其“高见”成为毁誉铁路的资本,道理说清楚了不听,就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至于新版火车票上面加印“买票请到12306,发货请到95306”等内容,被解读为是货运“打广告”的一种新方式。其实,这就是铁路内部的一种“友情告知”行为,说是短小精悍的“广告”也不错,告知了与广大旅客和货主紧密相关联的两个铁路网站。这就像是人人在生活中需要掌握的“110、120”两个电话号码一样。这不但是特殊“告知”的一种方式,而且还是铁路广泛征求内部职工合理化建议和外部广大货主真实意思的基础上推行的,是让社会了解铁路的两扇窗口。铁路当然有权利,有义务进行宣传。

笔者敢断言:如果铁路这次在小小的火车票上印发了“到站时间”,下一次就会有网民提出要求印上“每个中间站的到发时间”直至“每两个站之间的里程、价格”等等,甚至“越详细越好”,再到某年某月某日旅客投诉说火车票“内容太复杂看不清主要内容了”。如果铁路这次跟着少数“专家”和“先知”的逻辑走,那么铁路今后在便民服务的路上就真的就无路可走了。因为,铁路不做是错,做了还是错,做好了还得有人再找错,这无疑会打击铁路职工奉献社会,奉献岗位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小小火车票,毕竟只在方寸之间,确实载不动全民的太多期许。只要承载到让旅客足够注意的主要信息即可,完全不必面面俱到。既如此,何必不以喜悦的心情迎接新火车票的到来呢?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