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事故,关键在于预防。
我国有个成语叫防患于未然。患就是灾祸;未然的意思是没有发生或成形。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安全工作,关键也在于预防,防患于未然是安全的根本。
我国东汉末期政治家荀悦在其所著《申鉴•杂言》中讲到:“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就预设警戒,防患于未然,这叫预防;在事情或者征兆刚出现就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制止,防微杜渐,防止事态扩大,这叫补救;在事情发生后再行责罚教育,这叫惩戒。由此可见,预防为上策,补救是中策,惩戒是下策。是故百治不如一防,消除事故的关键在于预防。没有预防的意识,不仅事故不可避免,许多情况下产生的损失都没法得到补救。
事故发生后,我们需要追究责任人,这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可是,我们更应该反思我们的预防措施落实的怎么样?我们的操作规程执行的怎么样?我们的检查核查监督制度起作用了吗?事故发生之前我们做什么了?事故苗头发现之时启动有效的应急预警预案机制了吗?事故发生我们及时止损了吗?可以防患于未然吗?事故发生后,我们在制定补救措施,补充我们的预案了吗?类似事故的预防措施加强了吗?总结经验是我们提高安全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有两个成语——“亡羊补牢”和“曲突徙薪”。
“亡羊补牢”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说的是一家人的羊被偷了之后及时来补牢羊圈,告诉我们,这时也还不算晚;而“曲突徙薪”的故事则是告诉我们,早些把烟囱改成弯的,把灶前面的柴草抱走,可以防范火灾生。“曲突徙薪”就是“防患于未然”,显然就比“亡羊补牢”好很多了。许多事故,只要提前采取措施,早做预防,付出些许代价就完全可以避免“亡羊”事故的发生。防患于前,比治灾于后的效果要强得多。这和我们经常说的“防病胜于治病”是一个道理。防病胜于治病,防事故也胜于救事故。防,是准备、是基础、是先机,是把一切不利因素或事故苗头掐灭在发生之前的关键。“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等等俗语,无不在告诉我们一个从古传到今的道理:有备无患,防胜于救!特别对于安全而言,对于预防事故而言,这更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多数安全事故是完全可以不发生或完全可以避免的,但是由于没有做好“预防”工作,不注意防范,不注意检查,不注意治理,导致安全隐患从量变到质变,从萌芽到成荫,从小病到大病,直至病入膏肓,无药可救,酿成大错,最终引发事故。
百治不如一防,消除事故关键在于预防,临渴掘井、江心补漏、患至呼天这些都为时晚矣。如果,我们把事故的防范放在平时,把大量的精力、时间、财力用于平时的检查和整治,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点,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就能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所以消除事故关键在于预防。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