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寓意深远。凝结了多少古代人们的聪明智慧,可是,让我们今天的文人们断章取义,把意思全搞拧巴了!
例一,三思而后行。原本是思考问题两次就够了,没必要过多的思考,而没有行动。可是现在变成了思考问题的时间要多,不要轻易做决定。
例二,父母在,不远游,游而有方。我们现代人只取前半句,把游而有方舍掉了,解释为父母活着,就不能出远门,简直是胡扯。
例三,更加的奇葩,这句话是,言必行,行不果,硁硁然,小人哉!这本是为一个微不足道的事情,空守诺言的小人行为,不值得提倡;而现代很多人却把它标榜成一句诚信,守诺的行为,你说出去的话,就要有行动,有了行动,就要有结果!这不是一个蛮拧的结果吗?
例四,君子不器!在古代由于可学习的东西是有限的,所以要求学子们琴棋书画都要会,不能像器皿一样功能单一。可是今天的科学文化分类繁多,一个人不可能样样精通,所以现代人还按这句话要求,是无法实现的。
像这样奇葩的理解还有很多,我们的文学教育真的让人堪忧,不要整天只是宣传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真的要把我们祖先留下来的文化如实的教给后代,就是真的寓意有所变动,那也要把过去的意思和现代的意思加以对比,要给我们的孩子造就一个扎实的文化功底,否则,我们连我们自己老祖宗说的什么都不知道,谈何继承?这可是何曾的悲哀!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