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与伦敦时差多少(除夕到,这份《年的味道》每个中国人都少不了)

除夕至,年味到!

除夕上午10:00

锁定CCTV4

七集年文化纪录片

年的味道》——

《团圆》、《敬典》两集连播

将最地道的年节气氛带进家

陪伴您一起迎接新年!

第一集《团圆》除夕上午10:00

天涯共此时,人间重团圆

“百节年为首”

到了春节

无论身在何方

如候鸟迁徙、鲟鱼洄游

中国人都要以各种方式与亲人团圆

01 福禄寿喜,过年好!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马成雨家有

马泰福、马泰禄、马泰寿、马泰喜

“福禄寿喜”四宝

这次马家的团圆饭

遇上了老大马泰福的80寿宴

简直是双喜临门

马家的年味浓度值已达100%

团圆饭在除夕中午开席

在碗碗飘香的美食中

在其乐融融的团圆里

家风道理和处世哲学

代代延续

02 妈妈做的新年花馍,真香!

在山西运城

“有馍就有事,有事就有馍”

花馍是当地过年

不可或缺的“礼馍

80岁的王自在老人喜添曾孙

作为家里的老母亲

她不仅要按照传统

为每一位家庭成员捏专属花馍

还要为曾孙捏“套项馍”

大年三十除夕夜

花馍蒸好、画起麦囤

贴上吉祥年画

祈愿来年五谷丰登,平安美满

妈妈的味道就是年的味道

这是中国年味里

最理想最温馨的桥段

03 全家福

穿越时空的大团圆!

广东佛山82岁老人吕润凌

从1972年开始

每年除夕都要拍摄一张全家福

50张全家福就是50次大团圆

全家福是影像版的家谱

家谱是文字版的全家福

新年之际修家谱

是吕家子孙和祖先

穿越时空的一次家族大团圆

04 年味汇聚“云”端

团圆饭跨国飘香

疫情时代团圆饭应该怎么吃?

65岁的张平

是在英国生活了35年的华侨

他回北京照顾母亲

因疫情原因滞留国内

和妻子分隔两地

两人商量着

吃一顿跨国团圆饭

大年夜

北京时间晚上八点

伦敦时间中午十二点

北京和伦敦

两桌团圆饭同时开席

新时代对团圆有了新定义

一家人只要心在一起

即使相隔万里亦可团圆

第二集《敬典》除夕上午10:45

礼待华夏敬显信念

在为期40多天的春节里

华夏人民通过一场场的敬典仪式

敬天祭祖,祈愿美好

01 在吗,灶王爷?来吃糖!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的日子

为了让灶王爷上天汇报工作时

能给自己家多美言几句

人们会用又黏又甜的贡品

“孝敬”灶王爷表达美好祈愿

贵州省安顺市九溪村的

黎香香一家

祖上几代都以做糖卖糖为生

虽然做糖是个体力活

但小两口的日子

却是无比的甜

2020年黎香香一家

搬进了新房子

麦芽糖离不开灶

香香一家的幸福生活

也离不开灶

02 向春天say hello!

一年之计在于春

立春拉开了新一年

农耕生活的序幕

位于浙江衢州九华乡的妙源村

要在这一天举行立春祭

拜句芒、鞭春牛、接春来

北京与伦敦时差

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参加

立春祭最讲究的仪式

就是鞭春牛

而鞭春牛的主角“牧童”

需要层层选拔

这次的选拔

究竟谁能一举夺魁?

03 这次过年的任务是

入族谱,拜祖先!

在广东潮州

男子结婚成家后才算成人

名字才能写进族谱

媳妇要跪拜丈夫家的祖先牌位

才能得到家族大家庭的认可

谢翠峰和马思敏

是一对新婚小夫妻

新婚后第一次回家过年

二人要参加

谢氏大宗祠祭祖仪式

完成入族谱

拜祖先两大任务

《年的味道》

第一集《团圆》

第二集《敬典》

除夕(1月31日)

10:00 CCTV4

地道年文化

一起来观赏

来源:CCTV4《中国缘》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新媒体

制片人/杨修雯

主编/王冉

编辑/王奥夫

END

世界精彩 尽在掌握

敬请关注!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1. 麦田怪圈
    麦田怪圈
    发布于:2022-04-27 22:00:20 回复TA
    马思敏是一对新婚小夫妻新婚后第一次回家过年二人要参加谢氏大宗祠祭祖仪式完成入族谱拜祖先两大任务《年的味道》第一集《团圆》第二集《敬典》除夕(1月31日)10:00 CCTV4 地道年文化一起来观赏来源:CCTV4《中国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
  1. 周烟环琰
    周烟环琰
    发布于:2022-04-27 11:41:43 回复TA
    难搞喔
  1. 聂鹏娇蓓
    聂鹏娇蓓
    发布于:2022-04-27 11:41:43 回复TA
    上班族一怕上班公交久等不来,二怕岔路口红绿灯经常坏,三怕打卡机时间比表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