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内动物模型景观。广西新闻网实习生 庞筠涛 摄
馆内恐龙模型展示。广西新闻网实习生 庞筠涛 摄
家长带孩子参观恐龙模型。广西新闻网实习生 庞筠涛 摄
小朋友聚精会神观看展品。广西新闻网实习生 庞筠涛 摄
小朋友拍摄展品。广西新闻网实习生 庞筠涛 摄
小朋友在操控台学习。广西新闻网实习生 庞筠涛 摄
游客对展品进行拍摄。广西新闻网实习生 庞筠涛 摄
游客拍摄展厅景观。广西新闻网实习生 庞筠涛 摄
展馆内部景观。广西新闻网实习生 庞筠涛 摄
展品蜥蜴琥珀。广西新闻网实习生 庞筠涛 摄
广西新闻网南宁8月2日讯(记者 王飞 实习生 庞筠涛 王雅霜)暑假是学生们身心放松的时候,也是增广见闻的时候。暑期来临,各地的图书馆、博物馆、书店人气旺起来,成为暑期热门打卡地。日前,开馆试运行不久的广西自然资源档案博物馆,成为不少家长和孩子们暑期免费打卡的热门选择。
记者在广西自然资源档案博物馆观察到,正值暑期,不少家长携带孩童来参观,还有学校或团体组织夏令营安排学生来此处参观学习。除知识介绍、标本展外,博物馆还采用了多种现代技术对自然资源、演化历史、生物种类进行科普和再现。据了解,该馆设有地球厅、古生物厅、地质环境厅、珠宝玉石厅等八大功能展厅,并设有包含5D影视厅、科普图书阅览室和地学科普体验中心等在内的辅助功能区。馆内展出来自30多个国家的精美矿物、古生物化石、陨石等标本3000余件,是一座珍藏自然精品的宝库、探索地球奥秘的窗口,和普及地学知识的殿堂。
市民谭女士表示,自己经常带女儿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文化韵味比较丰富的场馆,这样的活动能让孩子增长见识,并且能将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转换到现实生活中,非常有意义。而馆内丰富的展出方式,特别是虚拟动画展出更能帮助幼龄儿童理解内容,用小孩感兴趣的方式教会他们知识。
天气虽然炎热,但博物馆依旧一票难求,还有少数未能成功预约到票的游客只能在门口观望。据来参观的钟女士介绍,她是提前了一周在网上进行票务预约,而且是守着半夜零点准时抢的票,如果等到白天再去预约基本都是无票的情况。在疫情防控期间,博物馆每天的参观人数是有限制的,一般都需要游客在网上提前预约,超过人数限制便不再允许其他人进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