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地址是家庭住址吗(风险提示!@消费者,速看→)

记者16日从银保监会了解到,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1年第6期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依法理性维护自身权益,远离“代理退保”“代理维权”不法行为侵害,防范警惕以下风险。

一是虚假承诺、伪造证据等不法手段阻碍消费者正常维权。不法分子为了谋取利益冒充监管部门、法律工作者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骗取信任,谎称可办理全额退保、逃废债务、修复征信等事宜,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维权”后,用编造事实、伪造证据、提供虚假信息等手段进行恶意投诉,违背诚信甚至突破法律底线,不仅侵占消费者正当的投诉维权渠道和资源,阻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监管部门有效沟通,扰乱金融市场正常秩序,还可能涉嫌违法犯罪。

二是危害消费者财产安全,暗藏集资诈骗风险。“代理维权”以“维权”之名行“牟利”之实,如鼓动保险消费者退保正常的保险合同,并收取高额“代理维权”手续费,退保后还会诱导消费者“退旧买新”,购买所谓“高收益”理财产品,甚至截留侵占消费者退保资金,暗藏集资诈骗风险。此外,消费者如受蒙骗退保正常的保险合同,不仅丧失风险保障,未来再次投保时,由于年龄、健康状况的变化,可能面临重新计算等待期、保费上涨甚至被拒保的风险。消费者一定要对此类不法行为提高警惕。

三是危害消费者信息安全权。不法代理维权组织取得消费者委托后,会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信息、通信信息、家庭住址、金融账户、保险合同等敏感信息,个人信息存在被恶意使用、违法泄露或买卖等风险。个人信息泄露后患无穷,可能使消费者蒙受损失,危害消费者信息安全和人身安全。更要注意防范诈骗分子以“解决债务”“修复征信”等说辞骗取银行卡账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进行盗刷或转账的风险。

不法“代理维权”“代理退保”风险高、危害大,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根据自身需求理性消费金融产品,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如果发现合法权益受到不法行为侵害,应及时向监管部门或公安机关反映,保护自身权益。

新晚报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通讯地址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1. 污污污男人
    污污污男人
    发布于:2022-04-27 14:52:49 回复TA
    记者16日从银保监会了解到,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1年第6期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依法理性维护自身权益,远离“代理退保”“代理维权”不法行为侵害,防范警惕
  1. 八月长安果
    八月长安果
    发布于:2022-04-27 12:59:43 回复TA
    自身权益。新晚报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 鸢飞
    鸢飞
    发布于:2022-04-27 21:21:15 回复TA
    息保护意识。如果发现合法权益受到不法行为侵害,应及时向监管部门或公安机关反映,保护自身权益。新晚报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 杨兴融先
    杨兴融先
    发布于:2022-04-27 09:58:53 回复TA
    蚌下苦轼的时候是不作声的,献出来的最终是明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