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直升机坠入洱海毛片快线(《中国节日影像志》子项目《绕三灵》结项汇报会在大理举行)

2022年1月9日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节目《中国节日志》影像子项《绕三灵》结项汇报会在大理“双木堂”隆重举行。

上图为洪永忠摄影

出席汇报会的嘉宾有:项目总顾问、大理大学教授张锡禄先生,项目民族民俗顾问、原大理州委宣传部副部长、现任弥渡县委副书记何尹全,著名舞蹈家、原大理州政协常委杨学英女士,摄影师王观远、汪瑞莲夫妇,大理大学教授徐辉斌、项目参与人、鹤庆县电视台台长王金灿,“大理云天下传媒”周西川先生,大理大学老干处洪永忠书记,白族民间艺人:喜洲河矣城村杨海兴,周城杨正兰,银桥李常兴,湾桥古生村杨庆如、庆洞村段德元等五人;大理中和历史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杨斌,大理点苍武术家协会会长白仕儒,新大理人、音乐创作人李二广等三人。影视导演曹炜专门从昆明赶来。

汇报会开始前,白族大本曲演唱者杨正兰、李常兴开怀演唱大本曲选段暖场。

上图左一为李二广

会议开始,首先由大理大学教授、《中国节日影像志》子项目《绕三灵》总顾问张锡禄发言:“今天腊月初七,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听取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节目《中国节日志》影像子项目《绕三灵》结项汇报。国家社科基金(Science Fund of China)于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负责管理。其项目是全国社会科学工作者企盼得到的工作。能拿下项目是衡量一个科研单位,一个地区社科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全国各高校都出台种种办法激励爭夺该基金项目。这种项目有人连续一、二十年都申请不到。即使申请到,成果要经资深专家匿名评审,淘汰率高。国家基金项目有申请难、完成难、结项难之说。怎么克服这三难呢?重要的是选题好 。白族节日包括各村本主节有六百多个。而云南白族“绕三灵”历史最长、保存至今隆重热烈经久不衰,最具民族特色,题材选得好是关键!当然,摄制组,特别是领衔人的过往拍摄经历与成绩也很重要。今天,课题组把成果拿出来汇报,来的人都与本专题有关,大家批评指正。这里要感谢大理大学领导及民族文化研究院及中共大理州委宣传部及何尹全副部长从头到尾的关心支持与指导!”

接着项目领军人物、大理大学影视导演鲍波

说:“感谢今天所有嘉宾朋友们莅临《绕三灵》项目结项汇报会,


‘中国节日影像志’项目为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的重大项目。是国家第一次用视频影像全面记录本国节日,所有子项目都是国家级项目,项目成果纳入国家节日数据库永久留存。绕三灵项目共拍摄2.7T数据,视频素材近200小时。最终成片45分钟。影片经历4次重新构建叙事结构,9次全片整体调整,我们对绕三灵节日影片的追求是:①真实、②丰富、③全面、④好看。2015年6月8日(农历四月二十二)开机拍摄。2015年10月提交毛片。2016年11月2日初次评审。2017年6月提交成片。2021年12月28日通过项目评审。”鲍波老师接着回顾了项目申报、拍摄、剪辑、补拍、成品全过程。他说:“文化部项目办公室对我们摄制组说,《绕三灵》项目立项争夺很激烈,有八个团队参与角逐,其中一个还是中央电视台的节目组,但专家组最后还是把机会给了我们。”鲍波老师还介绍了当初按①白族民间一年一度“绕三灵”节庆活动流程,②节庆活动中热闹精彩的场景跟拍。③参与“绕三灵”节庆活动、有代表性的对象的跟拍情况。介绍了与王金灿先生上北京领受项目进行影视社会学学习及最终完成结项的情况。原大理州委宣传部副部长,现任弥渡县委副书记何尹全发言:

“应鲍波老师的邀请,首先,对《绕三灵》项目顺利结项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八年多来为该项目的申报、拍摄、制作付出大量心血的各位老师、专家致以崇高的敬意!我的老家在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从我记事起,村里每年都要组织队伍参加‘ 绕三灵’民俗活动,因此对‘绕三灵’非常熟悉。‘绕三灵 ’民俗活动源于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相传,在唐代南诏初期, ‘白子国’国王张乐进求的女儿三公主金姑,从大理嫁到了蒙舍(今巍山),成为南诏始祖细奴逻的夫人。洱海地区的白族人民逢年过节都要接她回大理省亲。三公主去世后,南诏王室在巍宝山修建了三公主殿,在南诏都城龙于图山修建了天摩牙寺供奉三公主和细奴逻。从此,洱海地区的白族群众就于每年农历二月到巍宝山和天摩牙寺接三公主和细奴逻回娘家。农历三月初三,白族群众在苍山保和寺和苍山十八溪之一的茫涌溪沿岸举行祭拜活动,欢送驸马回巍山。到了农历四月二十三至四月二十五,要举行盛大的 ‘绕三灵 ’狂欢活动,载歌载舞欢送三公主回巍山。至此,通过 ‘一接一送 ’虔诚而又隆重的仪式,一年一度的民俗活动才算圆满结束。延续千年的 ‘接三公主’、‘送驸马’、 ‘绕三灵’三个民俗活动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是一个蕴含着大量的历史信息和民族记忆,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是洱海地区白族、彝族等民族群众对祖先的群体记忆和追念,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一首民族团结的千年赞歌。


上二图选自《绕三灵》项目视频截图


上图选自大理摄影师杨继远作品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影像志》子项《绕三灵》项目的成功结项,使‘ 绕三灵’民俗活动的珍贵影像资料进入到国家资料库,对于抢救性保护‘绕三灵’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加强对大理民族文化的研究、大力弘扬传承大理优秀民族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能通过多种途径做好该项目的成果运用工作,让更多的人通过 ‘绕三灵’这个 ‘窗囗 ’感受大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

灭火直升机坠入洱海

节目撰稿人林向松发言:

上图为洪永忠摄影

“我有幸参与这个课题的创作,为此走了诸多庙宇,采访过许多参与绕三灵及主持民间信俗的白族老人,深受触动。让我更深入的了解母族的精神世界,以及信仰。通过这次机缘,做完课题以后,我便被白族长老选中,去庙里守香火,为神明点灯,修庙,成为了其中一份子。”

上图左一为徐辉斌,右一为洪永忠

接下来全体与会者观摩了《绕三灵》纪录片。

上图为王观远先生及夫人汪瑞莲

与会者反响热烈,一些观众感动得留下热泪,场内不时响起阵阵掌声。观摩结束,到会嘉宾、朋友发表了观后感,纷纷给《绕三灵》项目很高评价并提出有益的建议。

王观远先生发言:“绕三灵是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的大型民俗活动,刚才看了这个专题片感受很深,真实、朴素,比较完整的记录了绕三灵的全过程,有些镜头非常珍贵,课题组的老师能够把它完整的记录下来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之所以珍贵就是因为这些场景本来应该很普遍,但现在已经很稀少,尤其是规模比较大一点,群众自发的载歌载舞游走的场景已经难得见到。表明绕三灵主要特征的舞蹈、对歌、狂欢正在渐渐消失。我认为我们在研究、记录绕三灵历史和表现形式的同时,还应该关注绕三灵的发展变化。目前最迫切的还是如何保护和传承。2014年我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寻找绕三灵》。如果我们不能把绕三灵很好的保护下来,传承下去,将愧对祖先,愧对子孙后代。”

笔者举手发言:

“鲍波是我的师友,我有幸参加了《绕三灵》项目的拍摄与补拍的部分活动,撰写了反映活动的微博快讯。以后一直关心项目的结项,经常向鲍老师打听这个‘孩子’什么时候生得出来?今天看了结业汇报播放的视频,那些熟悉的场景和人物依然令我感动。视频已经达到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专业验收标准,我建议剪辑一个更适合普通观众与旅游人群的、配以旁白解说的版本,在电视台及大理各旅游食宿点轮流播放,以期获得更广泛的受众青睐和宣传效果。”

著名白族大本曲表演艺术家杨汉嫡孙、大本曲传承人杨森发言:“今天来参加结项汇报会,很荣幸,也很高兴。该片摄制组系统地采集了大量的原始素材,积数年之功,通过不同视觉镜头,把绕三灵路上载歌载舞、对歌应答等场景,以及白族人民善良、勤劳、朴实、热情、智慧的民族性格全面展现给人们,制作成场面宏大、蔚为壮观的史志片,把多样性、群众性、自发性的白族歌舞活动体现得淋漓尽致,纪实拍摄非常接地气,其艺术成就裴然,令人震撼。我被编导鲍老师及其团队的敬业精神所感动,近几年也多次配合跟踪釆访了杨庆如、段德元等白族民间艺术家,对大家的艰辛努力深有体会。我相信通过该片的播出和传播,将有力地促进对绕三灵等原生态民族文化艺术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对我们白族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员感到自豪和幸福!”

大理州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白族传统舞蹈家、原大理州政协副秘书长杨学英(下图左起杨森、杨学英)发言:

“‘ 绕三灵 ’是大理白族特有的,白族人民喜闻乐见的集宗教、民间传说、歌舞、器乐为一体的民间综合性习俗活动。盖惑于巫言,祈子嗣,攘灾病的含义。相传起于南诏,数千百年不能禁止。此活动连续三天,参加人数成千上万,都以村为队伍,以寺为中心,内含歌舞乐的群众性大型民俗活动。其表演程式,仍包含有历史传承的痕迹,借助歌舞以娱神和娱人 ,‘ 绕三灵 ’为即兴表演,人人既是演员又是观众,活动空间很大,又很随意自由,没有什么规范限制。行进中的表演从始至终体现了一个 ‘绕’字,而村头庙宇中特地的赛舞与对歌比较讲究技巧。是大理地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最著名的民俗歌舞活动,被誉为白族人民盛大的狂欢节


上二图选自《绕三灵》项目视频截图

可喜,白族‘绕三灵’已被国家社科基金列为‘中国节庆志’项目,经由鲍波领衔的团队完成结项。今天观看了片子,非常的震撼,这是他们多年来倾心倾力辛勤劳动的成果。在此,我对所有付出努力,值得尊重的同志致以诚挚的敬意!我建议:将这视频剪辑重塑,做必要的加工提炼,使其更具观赏性。”

大理大学教授徐辉斌发言:“看了《绕三灵》片子,有两个画面的情节给我留下非常震撼的印象。我是一位长期生活在大理这片土地上的音乐工作者、音乐教师,我也曾运用这些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但我从来没有遇到过《绕三灵》老姐妹对唱这样自然、这样生动、这样真切、这样接地气的场景!

上图选自《绕三灵》项目视频截图

她们的对唱朴实无华、情真意切!深深地打动了我、感动了我!也感动了今天到场的所有人。现场热烈的掌声可以说明一切!我注意到旁边一位女士看到这段画面时激动得热泪盈眶。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场景的时候也是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今天观看这个视频,我依然感动如初!其二,视频中那位穿橘红色衣服的老人看起来是孤单的,但我相信他的内心并不感到孤单,他面对诸神默默许愿,默默祷告,默默地坚守自己的信念,坚守着祖辈千年的传承,这样的情节,同样深深地感动了我!让我感动的还有鲍波老师的付出,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大家已经休息了,他还在工作着,大家还没起床,他又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了!为了完成课题他垫支了自己的工资……正是因为他和他的团队(林向松的解说词也写的很棒)的共同努力,才为我们大理做了这么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因此,我们应该感谢他们!”

与会者杨斌、王金灿也作了交流发言。鲍波老师的摄影师朋友梅志良、黄中、马亿、杨杰、梁希任、李旭华等及大理大学部分师生代表及友人与会。

上图左一为鲍波老师夫人黄德娟;

上图左起曹炜、鲍波;

汇报会上,来自《绕三灵》影片中的白族民间艺人杨海兴、段德元、杨庆如、杨正兰、李常兴等为大家献上激情热烈的白族对唱与唢呐演奏,把会议气氛推向高潮。

补记:著名电影电视导演曹炜在《绕三灵》结项汇报会作了交流发言,事后发来他的“观后感”:

大理是云南的一张名片,《大理绕三灵》就是这张名片里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写照,观了此片深受感动,为记录者起早贪黑,辛勤劳作深表致谢!

本片最大的特点是集中反映了不经人为导演控制的叙事结构,坚持了记录片的记录记实本性,是一部人物、形象、环境事件真实反映生活的记录片。它客观地反映了白族人民的生活状态。值得一提的是片中老姐妹,(70一80岁)对话很感人,记录者通过长镜头的运用很到位,记录中特写、中景、全景对人物表情捕捉的很好,阐述了现实意义比较成功。

大理《绕三灵》有六种说法,摄制此片避开了众说纷繁,主题立意很直接,做到了用记录手法真实捕捉,是对历史,对现实的一种非虚构的叙事结构,此片的现场同期声处理的很到位。但不足之处是;第三天的"仙都"捕捉激动人心的场面视频不够理想,老姐妹最后有个视频画面交待就好了,片中多穿插点四乡八里,各种《绕三灵》大小队伍,会对该片字幕‘十万之众’更具说服力。

总的来说:该片很难得、很生动、很辛苦的记录了曲折、婉转、浪漫、动人的《绕三灵》千古流传,是对《绕三灵》的真实写照和记录,很珍贵。”

链接:

【双木堂】双木堂是新建的一处讲学场所。清净饮食,上万册精品藏书,是让人静心向内的好地方,“双木堂位于大理古城南门外文献路上一处妙地:三百年古槐在门右侧,一棵古榆在门内左侧,内外相应,名曰双木。

双木堂素食以无蛋奶素食为基础,来自广州的大厨将海派的清淡,食材的养生功用性融汇云南当地的食材和滇系的酸辣生鲜香,力求在健康和美味上达到和谐与平衡。大厨在延续喜乐地素食九年的精华,更契合当地的环境,为讲学服务。相信双木堂将会是大理的又一个让人欢喜的去处。

2022年1月10日胡云龙于洱海之滨苍露园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1. 战场猛将
    战场猛将
    发布于:2022-04-27 19:48:06 回复TA
    了《绕三灵》纪录片。上图为王观远先生及夫人汪瑞莲与会者反响热烈,一些观众感动得留下热泪,场内不时响起阵阵掌声。观摩结束,到会嘉宾、朋友发表了观后感,纷纷给《绕三灵》项目很高评价并提出有益的建议。王观远先生发言:“绕三灵是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的大型民俗活动,刚才看了这个专题片感受很深,真实、朴素,
  1. 冰火
    冰火
    发布于:2022-04-27 16:01:04 回复TA
    绕三灵项目共拍摄2.7T数据,视频素材近200小时。最终成片45分钟。影片经历4次重新构建叙事结构,9次全片整体调整,我们对绕三灵节日影片的追求是:①真实、②丰富、③全面、④好看。2015年6月8日(农历四月二十二)开机拍摄。2015年10月提交毛片。2016年11月2日初次评审
  1. 国茗慧梅
    国茗慧梅
    发布于:2022-04-27 09:56:45 回复TA
    每个人都想和别人不一样,结果是每个人都一样。
  1. 葛柔政芬
    葛柔政芬
    发布于:2022-04-27 09:56:45 回复TA
    对大多数人来说:艺术只是个装饰,能装点在身上固然好,可是重要的还是把衣服穿好。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