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因为一个业务问题,单位老大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随之问我:“老张,此事你怎么看?”
我一时哑然,这句话似曾相识。
元芳,此事你怎么看!
我忽然意识到,这是当年很火的那部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的梗。那年正赶上我从部队转业回乡,在家赋闲待分配期间,对央视连续播放的这几部古装悬疑剧我几乎夜夜追剧,一集不落尽收眼底。剧情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尤其是几位老戏骨梁冠华、吕中、张子健的精彩演绎,更为本剧增色不少。
剧中狄仁杰、李元芳等人与各大反派斗智斗勇,相当有看头,但我并没有十分留意这句狄阁老时常挂在嘴边,问李元芳的话,“元芳,此事你怎么看?”不知何时此口头禅竟成为大众金句,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并美其名曰“元芳体”。仔细想来,确实,狄仁杰这样问过李元芳多次,不厌其烦,津津乐道,呵呵。
狄仁杰是唐高宗、武周两朝老臣,贵为宰府,清明廉政断案如神,据传为武则天晚年做出还政于唐的决定功不可没,在民间更是流芳千古,有关“狄公案”的小说评书戏曲影视剧层出不穷。而李元芳,根据记载历史上确有其人,但不是唐朝人,而是千年后的一位明朝官员,不可能穿越跟狄阁老共事。
咱不较真,单看剧情。狄仁杰深得武皇信任,微服四方历尽艰险,化解各种危机,是天下大智大勇第一人;李元芳是他身边专职卫士长,官拜检校千牛卫中郎将,是天下武功第一人。这两个“天下第一”组合,一个动脑一个动手,必定是纵横天下,所向披靡。
既然狄阁老脑力无双,为什么大事小事总要问上一句,“元芳,此事你怎么看?”仔细想想,挺有意思。
其一,狄仁杰心中早有答案,问一下李元芳,让部署多些存在感。
其二、狄仁杰举棋不定,问一下李元芳,“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没准会激发出自己的思路灵感。
其三、狄仁杰确实“蛤蟆跳井—不懂”,必须问一下李元芳。有狄仁杰不懂的吗?当然,关于武术刀剑,各门派来历渊源,这方面是李元芳的自留地。
以此为引申,个人认为作为领导不搞“一言堂”,能够“不拘一格降人才”与部署探讨,是对民主的尊重,对下属的重视,必须点赞。
再看,李元芳的回答却显得固定化,不外乎此两句:“大人,我觉得此事有蹊跷”;“此事背后一定有一个天大的秘密”。
浓眉大眼的李元芳啊,不知你是真傻,还是装傻。但这真怪不得李元芳,要怪只能怪编剧就是这样编的,如同沙僧的台词,“大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师傅和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师父,大师兄说得对啊”;“师父、二师兄,大师兄说得对啊”。
如果是你,对于领导的问话该如何回答呢?个人认为,当审时度势,然后果敢坚定一锤定音。
此举可参考和珅的发家史。据清史记载,乾隆一次乘马出行,得到奏报,一地方官员徇私枉法,请皇上定夺。乾隆一时犹豫,又没有大臣商议,顺口向身边的侍卫,更像是自言自语,说了一句:此人如何处置?换成别人谁敢答腔,但是乾隆的侍卫长正是和珅,年轻气盛的和珅果断进言,此人依律当斩!乾隆惊诧之余龙颜大悦:准了。
好了,刘罗锅、纪大烟袋、和中堂、乾隆爷,系列故事从此开启,并流传不衰。
同样,面对同样的场景,我没做李元芳,我做了和珅。哈哈哈!
诸位看官,“元芳,此事你怎么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