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寒冷的冬天,补鞋的锥子不小心深深地扎入南存辉的手指中,他咬牙拔出锥子,用片破纸包上伤口,坚持为客人补好鞋。回忆这段非常经历时,南存辉说,修鞋那阵子,我每天赚的钱都比同行多,我就凭自己的速度快,修得用功一点,质量可靠一点。
在温州的低档压电器创业潮中,南存辉找了几个朋友,四处借钱,在一个破屋子里建起了一个作坊式的求精开关厂。四个人没日没夜地干了一个月,赚来的第一笔钱只有40元钱。三个合作伙伴都沮丧极了,而南存辉却兴奋异常,因为他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一条通往财富的路子。南存辉说,我们要干,就要讲究质量,不能赚昧良心的钱。
后来,一位退出舞台的大业主不无感慨地说:当年产品好坏都有人要,我们只图眼前利益,没想到这是条末路。南存辉看得清,他胜我衰,这是关键。
另起炉灶创立正泰后,摆在南存辉面前有两条路,一是坚持自己的绝对控股;另一条是走分红入股、分担风险的道路,南存辉选择的是后者。
1991年,南存辉拿出家产,与美商合资创办了柳市镇历史上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并且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把自己的家产交出去与别人一起经营管理的做法,遭到了一些非议。但南存辉说:家庭企业要发展,首先要打破家庭经营。只有走现代企业制度之路,才是家庭企业的出路。从此,南存辉踏上了提升"温州模式"的探索之路。
1994年正泰集团正式成立,先后有38家企业以各种形式加盟正泰,而南存辉的个人股权也被稀释到了不足30%。
但合并后的分权管理却成为正泰的难题。"这种贴牌生产的合作方式是极为松散的,很多加盟企业都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由于法人多,难管理,很快就出现'集而不团'的现象。这种合作是以品牌为纽带而非资金,管理也很不到位,一些加盟企业的其他与正泰无关的产品也开始打正泰的品牌,造成品牌管理的混乱。"正泰集团廖毅回忆说。
经过这一次产权改革,正泰的核心股东也由此扩充到118位,包括原始投资者、子公司所有者转换来的股东以及加盟正泰的科技人员和营销管理骨干等二级股东,南存辉个人的股份下降到20%。集团的核心决策层中,南氏家族成员所占比例已不到三分之一,118位核心股东中,南氏家族成员也只占20%左右。
正是通过对自我股权的不断稀释,使得正泰的总资产已经由创业时的200万元变成了31亿元。正泰集团现已拥有六家核心子公司和50多家分公司。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儿时的经历是苦涩的。对于南存辉来说,那也是人生最重要的回忆了。
本文来自生意我最行,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关注创业家公众号(ID:chuangyejia),读懂中国7000种赚钱生意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