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淘宝天猫占据了电商巿场的半壁江山,当然也方便了很多用户购买产品的便捷性。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顾客就是上帝”,成了整个商业服务最基本的消费理念。然而现在有没有发觉这个上帝理念已经被很多用户给玩烂了,甚至变味了。
用户拍下产品,等货到了,竟然拒收,也不验货也不打开,就是不要,不可思议吧?站在商家的角度来讲,这个来回的运费和包装损失费全部都有商家在承担了。
用户拍下产品,等货到了,也签收了,可没有去详细的看说明书,自己以为什么都懂,无意间的人为损坏,结果联系商家,说收到的货就是这样坏的,不可思议吧。
商家如果说是人为损坏,这个时候用户就拿差评来要挟?搞不搞笑?如果每个用户都是商家,怎么看待这样的购买行为的用户呢?我们都换位思考一下,好好去琢磨一下,顾客就是上帝这一句话。
用户在淘宝上买一个产品,当产品有瑕疵,内心里面已经承认自己选了好久的这个产品品质有问题,这个时候有两种情形,第一个就是七天无理由退货退款,也就没有任何评价信息?事实上这个时候已经产生了产品品质问题,却无法反馈在平台上。第二个就是用着用着,品质不是很好,向商家客服反映,本来要给差评的,结果双方沟通返现10元到50元不等,求求给个好评。事实上这个时候也产生了产品品质问题,同样却无法反馈在平台上。以上这两种情形产生的结果恰恰相反,这不是误人子弟吗?让下一个消费者重走上一个消费者同样的老路,恶性循环。
当然还有阿里的霸王条款,如果一个产品链接没有什么销量,平台也不会给你流量,也不会给你展现,你产品再好也无法在平台上面体现出来,只能通过刷单,刷单,再刷单,有了坑产,有了销量,有了好评,流量才会慢慢进来。一旦一个差评出来,就用10多个好评刷出来置顶上来,尽量把这个差评压到最底下。那当我们打开淘宝,搜索需要购买的产品的时候,销量排名前5名或者前10名的产品链接,作为一个新用户,谁看得出来谁的产品好,谁的产品不好呢?整个平台的公平性在哪里呢?
再来聊一下拼多多,尽管拼多多是清库存的打低价格的平台,但它有一个亮点不得不让我们承认,你在拼多多上面刷单,好评怎么都出来不了,只有真实用户的评价才能出评,刷单的评价很难出来。所以你在拼多多上面刷单呀,刷呀,刷了也白刷。
再来看一下淘宝和天猫,你的月销量以及排名这些底层逻辑规则如果不去根除掉的话,刷单平台永远都不会死掉,我们只能认为你们是互惠互利的。而且真正要购买的用户可能花了几个晚上的时间和精力,眼睛都看花了,产品挑了又挑,选了又选,可结果却不是自己非常满意的产品,站在用户的角度来想一下,是什么感觉?什么想法,是不是直接想骂人了?当然也有用户购买的产品品质有瑕疵,也懒得去退货懒得去评价了,一旦评价了信息都是公开的,不断的被电话骚扰,何必惹那么多事呢,而且还掉了自己的品味。
整个淘宝天猫平台的信用背书就在于销量?在于刷好评?在于好评返现?真正的客观公正公平性在哪里呢?
一句话总结,阿里电商平台真的是在为用户提供更加便利的购物体验吗?也真的是在为商家在谋福祉吗?正能量和公平公正又在哪里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