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群英传7刷武器的地方(2022年值得期待的7款中国武器,有了这些,没人敢瞧不起)

时间已经来到2022年,在过去的一年里,很多武器都有一些“风吹草动”的动态,那我们今天就来展望猜测下2022年有望出现的或者崭露头角的7款武器。

①、新航母海试

003航母在过去的2021年成为了西方关注的焦点,尤其是随着美国商业卫星MAXAR先后公布了多张003航母建造进展的图像后,西方智库对003的分析从来没有间断过。

根据美国CSIS智库的分析,在去年9月18日至10月23日之间的某个时间,航母甲板上两个大开口被密封关闭,这些大洞可以将动力装置等大型内部部件放入船体,如果分析可靠,这意味着003航母在2022年很有可能会下水进行海试。

新航母从海试到服役还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这意味着在3年内,中国有望同时服役3艘航母,达到了航母威力的“最低配数”。一般而言,三艘航母其中一艘执勤,另一艘用作备航,还有一艘可以进行维护保养。当然,这只是“规则状态”下的部署,就算3艘航母同时执勤,也并非不可能,只不过使用强度会很高。

航空母舰作为海上最大的水面舰艇,拥有携带固定翼舰载机的能力,而如果甲板能够更大、具备弹射器能力的话,将会提升航母的战斗力。对于航母这种移动平台而言,搭载的舰载机越多,意味着攻击力越强。

②、隐身舰载机上舰试验

目前全球只有美国能够制造隐身舰载机,虽然英国的航母上也有隐身舰载机,但那也是采购自美国的F-35B。隐身舰载机目前在航母上虽然还没有投入实战的案例,但是坠机事故不断,英国前不久摔过一架,美国也摔了一架。

舰载机本身相对于普通战斗机制造工艺就更加复杂,从美英两国坠机来看,就算是航空大国美国的隐身舰载机也不能保证百分百起飞、着舰成功。所以,对从无到有的中国而言,隐身舰载机肯定要进行完善的陆地试验后才能真正地上舰展开试验。

隐身战斗机上舰,可以大幅增强航母编队的攻防能力。隐身舰载机在面临陆地起飞的截击机时将会比普通舰载机更具优势,更小的雷达截面,意味着隐身舰载机很难被提前发现。而航母编队前期依靠精确制导导弹清除有威胁目标的方式,也可以演变成由隐身战机和导弹协调作战的模式。

这样不仅可以形成更具优势的战争初期优势,还可节省成本,防止有漏网之鱼。最重要的是,隐身战斗机编队正在向着数据链共享、预警、打击等全方位作战模式发展,其打击威力势必会提升航母编队的核心战斗力。

③、隐身战略轰炸机亮实质性进展

在重型武器装备领域,美国有的洲际导弹我们有,美国有的隐身战斗机我们也有,美国有的航母我们也有,美国有的大型运输机,我们也有,唯独隐身战略轰炸机是我们的短板。

隐身战略轰炸机,目前全球只有美国空军服役20架左右。B-2科幻的外形,强大的隐身作战能力,把战略轰炸机的威慑力提升了一个层级。隐身战略轰炸机一旦没有被发现,意味着可以对敌方最具威胁的目标进行核轰炸,其产生的全面战争时期优势十分明显。而就算在和平时期,隐身战略轰炸机形成的威慑力也同样比常规战略轰炸机更犀利。

美国的B-2隐身战略轰炸机不仅仅是个“花瓶”,而且投入过实战,在阿富汗投掷过GBU-43,素有“炸弹之母”称呼。而且B-2还可以携带巨型钻地弹,对地下目标进行轰炸。

从中国在战略轰炸机领域的发展看,轰-6K很可能是唯一一款常规战略轰炸机了,不太可能发展第二款传统战略轰炸机,隐身战略轰炸机很可能是下一代轰炸机的目标。虽然近些年关于轰-20的传闻很多,但是久久没有露面,可见研发隐身战略轰炸机的难度。这要突破气动布局、发动机、航电系统面临的难题,所以不要奢望隐身轰炸机横空问世,在2022年或许能够有实质性研发进展的消息。

而隐身战略轰炸机一旦首飞进入量产,中国将会在重要的武器装备领域追赶美国,有了隐身战略轰炸机,才能在空军领域平起平坐。

④、高超音速巡航导弹试验

高超音速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巡航导弹还不一样,高超音速巡航导弹一定程度上而言更难拦截。弹道导弹如何发展,都离不开抛物线的飞行轨迹,这决定了弹道肯定要高,只要弹道高就有可能会被提前发现。

但是如果是巡航导弹,速度层面的限制被解决,拦截起来就非常难了。俄罗斯的锆石超音速巡航导弹就是这类武器,而号称航母杀手也有一定说服力。

2021年中旬俄罗斯就成功试射过一次锆石导弹,不过虽然锆石导弹宣称射程超过1000km,但是当时的试验距离是350km,击中的是地面目标,对于海上目标,尤其是移动中的目标试验并不多见。毕竟,对于攻击移动目标,末端的跟踪、变轨难度会更大。根据美国的推测,七枚锆石导弹就可以击沉福特级航母,而实战中,航母并不需要击沉,只需要让其丧失作战能力即可,这意味着,航空母舰甚至不能承受一枚锆石导弹的攻击。

高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利用的是超燃冲压发动机,而中国在该领域也有质的突破,完全有能力研发和制造类似锆石反舰导弹高超音速武器

目前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美国已经开始呈现落后的态势,美国国防部也在拨资金催促军工企业在高超音速领域奋起赶超。高超音速武器的诞生和发展,势必会对现有的防控手段形成直接威胁,甚至会让很多的路基、海基防空系统无还手之力,这也是值得思考的事情。

⑤、新型无人机

中国在无人机领域的发展有目共睹,但是依然有上升的空间。目前全球比较知名的无人机有美国的MQ-9和RQ-4无人机。

RQ-4无人机更是扮演了热点区域监视重要军事动向的“移动卫星”,经常出没在克里米亚半岛附近,RQ-4无人机巡航范围高达22780公里,滞空时间32小时,飞行上限18000米。这种无人机不但可以监视地面目标,还可以监视海上目标。

而对于中国追求反舰中继这一块,如果打造一款大型无人机进行海上跟踪移动目标,扮演中继角色,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强反舰能力。

⑥、水下无人驾驶潜航器

三国群英传7刷武器

自从俄罗斯的“波塞冬”核鱼雷亮相后,无人潜航器就成为了一个热门。实际上无人潜航器有很多,美国也有潜水无人潜航器搜集水文信息,甚至一些军事情报,这些无人潜航器经常被释放到全球各地。

水下潜航器是中国的拿手好戏,在军事层面应用的案例还不是很多。随着局势紧张,美国航母经常来耀武扬威,中国也不可能放弃水下无人驾驶潜航器领域的武器研究。类似波寒冬核鱼雷一类的武器也可能成为我们研究的对象。

当然,波寒冬更类似一种战略武器备胎,而在常规层面,追求新型的尤其是1000-2000公里内的水下打击手段,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⑦、新型山地作战武器

山地作战武器,依然是诸多国家需要的。比如自行式火炮轻型榴弹炮轻型坦克、越野步兵车等等。什么因素会催发新的装备?那就是争端。随着西北边陲的压力加大,保持装备的优势,是震慑对手最好的手段,也是捍卫和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陆军装备中,中国火炮、坦克等装备已经形成大批量出口,而南亚大国印度还在购买美国的榴弹炮。如何让对手不敢肆意惹事生非,最好的手段就是在军事装备领域甩对手一条街。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喜欢惹事生非的人只敢动嘴而不敢动手。

20年来,中国人靠着自己的勤劳智慧,完成了很多武器的从无到有,比如大型驱逐舰的建设、两栖舰的建设、航母的建设甚至高超音速度的建造量产。除了能够在空军领域借鉴俄罗斯的技术,中国已经被西方在武器技术出口上封锁了几十年。而纵使如此,在俄罗斯不能造大型驱逐舰的时候,中国白手起家了,055大驱横空出世。在隐身战斗机领域,更是直接先于俄罗斯造出来并且已经大批量列装,这都是有目共睹的进步。

面对西方封锁,面对周边国家耀武扬威,面对美国的打压,中国卧薪尝胆几十年,从空军落后日本,装备不如印度,到现在的全面赶超,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才让中国军队,中国军事装备有了如今日新月异的变化。

但是,我们制造先进的装备,并不是为了制造战争,而是为了遏制战争。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