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中开始,中央和深圳市改革委就透露,将在县级以下的事业单位推行由中央办公室印发的管理人员晋升制度《关于县以下事业单位建立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的意见》从那时起,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的晋升问题一直是体制内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关注的焦点编制人员这是激烈讨论的焦点。
那么,事业单位的管理岗位是如何晋升的呢?何时实施?谁能升职?
让我们今天在这里做一个解释。
1、何时实施?在中央政府印发《意见》之前,已在宁夏、海南等地试行了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晋升。结合这些地方的试点经验,中央政府已经形成《关于县以下事业单位建立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的意见》,计划在全国推广。目前,计划从2022年1月1日开始试行
2、谁能升职?根据《意见》,本次对管理岗位人员实行等级晋升制度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一)必须是县级行政区域(包括市区、县级市、市辖区)内的事业单位,如县委、县政府直属机构、县直属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和乡镇事业单位均在适用范围内。但不包括市级事业单位、市级机关所属科室级事业单位和省、市、县所有的事业单位参与的公共机构。中央的意思很清楚,就是在县级试点,逐步积累经验,然后在各级事业单位落实。很多人把“县以下”理解为“县以下”,认为只要部门以下的事业单位可以实行政策就错了。
2.必须是县级以下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不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
根据《意见》,县级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将分为五级、六级、七级、八级、九级、十级六个职等。5级工作人员的级别大致相当于2级公务员。6级对应4级研究员,7级对应2级首席文员,8级对应4级首席文员,9级对应1级文员,10级对应2级文员。职等与职务职等分离,职等晋升与职位、政治待遇、薪酬无关领导职位数量勾搭,只享受经济待遇。这种形式相当于公务员的级别,与过去公务员的非领导职位有些相似。相应的职位级别为领导职位。
换句话说,职业管理岗位不再局限于一种晋升方式。只要符合条件,也可以提升员工级别,享受相应的薪酬。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管理岗位的晋升上限,这对基层管理岗位人员非常有利。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过去,县级公共机构的股份制职位只能设置九级管理层。新规定实施后,九级管理人员不再晋升为八级管理人员,而是可以晋升为八级管理人员,并享受副科目的经济待遇。打个比方,8级职位不能晋升到7级领导职位,但也可以晋升7级工作人员享受正科的待遇;七级不能晋升为副主任,但可以晋升6级工作人员职级,享受副处级待遇。
4、员工级别为职位数目限制?毫无疑问。这与公务员职级平行的初衷是一致的。事业单位实行管理岗位人员等级制度,是为了增强基层干部的创业积极性。这是一种竞争机制,而不是包容性政策。因此,设立一定数量的职位是合理的。此处未列出职位的具体比例。总的想法是,级别越高,职位比例越低。主体仍然是七到八级的科级工作人员待遇,这与一到四级公务员的科长待遇相同。这两个等级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县级以下事业单位的单位规格一般在主体以下,主要在分部和单位两级。因此,尽管有员工级别的晋升制度,但对于县级以下的事业单位员工来说,这并不意味着该级别可以无限期地提高。例如,如果他们被提升到6级甚至5级,他们将得到部门级的待遇。这是不现实的。该县管理人员最实际的目标应该是8级,达到7级。
首先,必须有一定的服务年限。例如,晋升到5级员工,一般要求担任6级管理职位或6级员工5年以上;晋升至六级人员,须担任七级管理职务或七级人员四年以上;晋升至七级人员,须担任八级管理职务或八级人员四年以上;晋升到8级需要9个管理职位或9级职员4年以上工作经验。9级员工等等。此外,这还取决于个人表现和经验,而不是重点。例如,年度卓越评估可以缩短半年的时间,这与公务员晋升类似。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