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led企业排名(显示行业大掘金)

作者:《股市动态分析》研究部

资料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从最直观的分辨率可以看出中国显示器行业的进步。2008年北京奥运会地面屏幕的画卷相当于四台高清电视的拼接,而2022年冬奥会的地面屏幕则是超级屏幕8K分辨率这相当于拼接64台高清电视。2008年奥运会地面屏幕长147米,宽27米。LED显示屏的像素间距为20mm。整个卷轴的分辨率为7056x1296。2022冬奥会地面屏幕椭圆长156米,宽76米,LED地面屏幕像素间距5mm,整个地面屏幕分辨率高达14880×7248


不仅LED在本届冬奥会上取得了显著进步,中国其他显示领域,如LCD和OLED,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AR/VR等新显示技术也具有本地比较优势。具有英格兰银行莱亚德以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企业已经崛起,并逐步引领行业的发展。


Led:迷你Led加速渗透


传统的LED显示屏行业已经发展了多年,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了行业产品的迭代。根据LED内部发光单元组的尺寸分类,LED显示屏可分为传统LED显示屏迷你LED微型LED其中,微型led属于下一代显示技术,批量生产的难度尚未完全解决。微型LED的芯片尺寸为50微米或更小,商业化仍需时间。因此,中间过渡产品迷你led应运而生(尺寸为50-200微米)。两个LED灯珠中心点之间的距离称为点间距。根据业界的共识,点间距小于3mm的显示屏是一种小间距显示屏。芯片尺寸的小型化和点间距的减小是提高单位面积的关键像素密度可以提高显示效果。


中国LED显示屏产业目前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据济邦咨询统计,受疫情影响,2020年世界将全面展开LED显示屏产值55.3亿美元,同比增长-12.80%。2021,LED显示屏产业的繁荣将逐步复苏。2020年,全球LED显示屏制造商中收入排名前两位的是中国的lyad和周明科技,市场份额分别为11.30%和10.80%。他们也是冬奥会开幕式上LED地面显示屏的供应商。此外,强大的巨色海康威视阿布森、山西高科技(在新三板上市)排名第三、第五、第七和第八,分别占10.20%、4.40%、3.70%和3.60%。上游LED芯片制造是中国最大的萨南光电华灿光电两者都在行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游LED背光与封装,国兴光电聚飞光电、瑞丰光电、宏利智辉等企业的实力不可低估;朝鲜的芯片制造和显示企业也取得了巨大进步。


2021,微型LED进入商业应用的第一年,这是LED行业的新机遇。迷你LED可应用于两种场景:直接显示和背光。


在直接显示领域,迷你led直接显示产品已于2018年开始批量生产。作为小间距显示器的升级替代产品,它可以提高可靠性和像素密度。未来,它在商业显示领域(会议室、指挥中心等)具有巨大潜力,有望逐步取代LCD和投影产品。


在背光领域,采用mini-LED背光技术的LCD屏幕在亮度、对比度和颜色恢复方面远远优于采用普通LED背光的LCD屏幕。它可以直接与OLED竞争,主要用于高端大屏幕电视等产品。背光显示器的规模化生产进度取决于下游电视、PC、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制造商的市场开发进度苹果全新迷你LED面板iPadPro随着智能手机的推出,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商有望加快后续行动,迷你LED市场即将爆发。

全球五百强企业排名


中信证券预计2022年迷你led订单的知名度将很高,这将推动产业链各个环节相关制造商的持续增长。苹果公司推出了带有迷你LED背光的iPadPro,在中型产品中,迷你LED占2%,该公司已花费3.3亿美元在中国台湾建厂,并开发迷你/微型LED。晶电和隆达等中国台湾制造商预计将受益于供应链带来的增长机会。三安光电、精密新闻等中国大陆制造商已逐步引进。大盘主要由韩厂领衔,三星投资400亿韩元越南已建成50多条迷你LED背光电视生产线。受越南疫情影响,供应方面受到严重限制。迷你LED电视的年出货量约为150万台,低于预期(根据工业研究);TCL华为预计中国大陆制造商将从迷你LED背光产品的推出中充分受益。


Omdia预计,随着时间的推移,普通LCD和迷你LED背光LCD之间的成本差距将迅速缩小。2025年,迷你LED背光电视出货量预计将达到2530万台,占整个电视市场的10%。假设迷你LED背光灯在笔记本电脑和显示器中的应用渗透就像电视一样,开源证券据估计,到2025年,用于切割迷你LED的2英寸外延芯片的需求将达到约1120万个。参考资源朱肯光电固定增长方案中迷你led的价格由开源证券公司在2025年估算LED外延片市场规模约16.95亿元。三安光电、聚灿光电和华灿光电等制造商加快了迷你LED背光灯市场的布局。


中信预计2022年背光将加速,普及率将超过直接显示。2024年,迷你背光电视笔电、平板显示器、车载显示器和电子竞技显示器的普及率预计将分别达到15%、20%、10%、10%和18%。我们对迷你/微型LED技术给显示领域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以及给LED产业链带来的增长机遇持乐观态度。


开源证券表示,覆铜层压板、驱动IC和封装也将受益于迷你led的发展趋势。


(1)覆铜板:迷你LED背光电视渗透率的快速增长推动了相关覆铜板市场的快速扩张。市场空间预计将在2022年同比翻番。市场规模预计分别为34.80、79.70、116.20、135.50和150亿1000万元,从2021降至2025。


(2)驱动IC:迷你LED屏幕上的LED珠子数量显著增加,增加了对背光驱动芯片的需求。


(3)包装环节:对于包装制造商而言,一方面,迷你LED芯片数量大幅增加,从一个显示终端中的几十个LED增加到数万个,包装环节在产业链中的价值比例增加;另一方面,迷你LED封装方法使封装制造商能够提供SMDLED灯泡封装设备,而不是简单地提供SMDLED灯泡封装设备背光模组,产业链向前延伸,整体价值显著提升。



小组讨论:从大到强的转变


如今,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制造商都能在两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生产面板:韩国、中国大陆和中国大陆台湾。一些地区的这些公司支持全世界200多个国家的数十亿人看到更大的世界和更清晰的视野的愿望。


就在十多年前,像今天的芯片一样,面板在这个行业“卡住了”。近20年前,中国大陆投资超过1万亿元,2017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面板生产国。华兴光电(TCL科技控股)等龙头企业。


2020年,全球生产了超过3亿平方米的LCD面板,中国大陆公司贡献了其中的一半。随着三星显示器乐金中国大陆的市场份额将在2021之后扩大。


目前,主流的面板类型分为需要背光的LCD面板和能够自发光的OLED面板。在大多数投资者看来,LCD面板是一个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对社会有利,对股东不利。它被戏称为“价值毁灭产业”。改变这种“诅咒”的唯一途径就是从追求“更大”变为“更强”。令人欣慰的是,中国许多面板企业正在与上下游供应链合作伙伴一起进行变革。


1、弥补不足,完善本地化产业链配套设施。中国的显示行业已经解决了显示终端生产大国的屏幕短缺困境,但上游设备和材料的国产化需要进一步改进,如蒸发机光刻机、蒸发OLED材料、印刷OLED/qled材料氧化物TFT材料、玻璃基板等产品国产化比例较低。通过努力,我们可以看到一批本地企业正在逐渐崛起,比如彩虹股份玻璃基板、奥莱德蒸发源和OLED发光材料8亿时空液晶材料中卫公司北华创蚀刻设备在面板企业的供应链中占有一席之地。


2、不断迭代发展主流技术,通过创新改善消费者体验。在性能方面,层叠屏、迷你LED背光等技术将更加普及,从而提高LCD的对比度、清晰度、分辨率、刷新率等性能指标。中小型OLED还将通过ltpo等背板技术有效提高刷新率,降低屏幕功耗,扩大应用范围。此外,对于大型OLED,TCL技术、京东方和其他大公司不遗余力地投资印刷技术。外界一直认为OLED将颠覆LCD。这些面板工厂不担心吗?然而,白色OLED的蒸发成本太高,不足以撼动LCD的主流地位,可能的颠覆性技术是印刷OLED。在这方面,京东方和TCL的技术不仅不落后,甚至略高于韩国和台湾的同行。京东方、华兴光电等企业每年投入数十亿甚至数十亿美元进行研发,并取得多项专利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最终将形成坚实的技术壁垒。


3、高端和品牌。中国第一个半导体技术品牌于去年12月21日正式发布。在新闻发布会上,京东方带来了业界领先的高端LCD技术adspro、高端柔性显示技术f-oled和基于高端玻璃的新型LED显示技术α-Mled的三大技术品牌系统和徽标,并首次亮相,这不仅代表了京东方在显示技术领域不断创新的丰硕成果,也展示了中国科技力量面对全球市场竞争的信心和信心。此外,京东方进入iPhone供应链、灵活的OLED供应、华为等品牌的折叠屏幕,以及华兴光电首次赢得电子竞技屏幕领域的首个月度赛事,都显示了中国显示企业在高端和品牌化方面的努力。这些努力有利于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给投资者带来更好的回报。


AR/VR:部分比较优势

元宇宙是一个长期的行业趋势。作为元宇宙的流量入口,VR/AR硬件仍然相对较低,出货量已达数千万,行业可能会达到爆炸点。此外,华为奥波还有一些已经发布了头部显示产品。苹果可能会在明年推出消费级头部显示设备,并已开始规划第二代AR/MR头部显示设备,发货时间可能在2024年下半年。预计2023年苹果AR/MR头部显示设备出货量将为250-350万台,2024年出货量将为800-1000万台。苹果的第二代AR/MR磁头显示设备出货量将大幅增加,预计将推动该行业全面爆发。


依托手机产业链积累的优势,国内企业纷纷进入VR/AR供应链,尤其是OEM和零部件领域。在OEM领域,中国处于垄断地位,观众分享、利迅精密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国际大客户。在VR一体机的成本比例中,屏幕、处理器和存储的成本占到了近80%,在整机中占据了较高的价值。基于在手机产业链上积累的经验,国内企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如京东方、TCL科技等晶体光电、联创电子在各自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图:苹果Mr供应链结构预测

资料来源:天丰证券研究院


(编者:小股)

版权声明:股票市场的动态分析除了发表原创财经文章外,我们还致力于交流和分享优秀的财经文章。有些文章推送时无法与原作者联系。如果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