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瞬间记者吴公然、杨斌、张兴诚、潘锦湖南报道
春节应该是团圆的日子。许多在户外努力工作的人由于工作和其他原因不能和家人一起度假,但他们对家庭的关心不亚于其他人。大海升起,月亮升起,此时地平线正在升起。除夕之夜,《红网时刻》记者采访了不同行业的几位苦苦挣扎的人,了解他们是如何承担起对家庭的爱和工作责任的。
送给母亲最好的“新年礼物”
1月31日下午14点,珠海一家钢铁企业的员工吴乐因为前一天晚上加班而醒来。当他一起起床时,他接到了来自湖南省安化县青塘铺镇龙高村的母亲吴德英的电话:“家里一切都好。安心在外面工作!”
吴德英告诉吴乐薇,村里非常关心没有回家的农民工的父母。元旦那天,村干部也把年货送到门口。我们非常高兴。一直为家里的新年担忧的吴乐,立刻在心里放了一块石头。
从李连利(左念一村)处收到货物。
由于疫情,在珠海工作的吴乐计划在当地过年,以避免跨省回家过年带来的感染风险。但是老母亲和她的孩子们在家。他担心今年他的家人会有点孤独。但这位经常关注国家事务的母亲知道,在当前疫情下存在跨省流动的风险,并要求吴乐暂时不要回家。等疫情平息后,她会有机会回来看看。
家是最小的国家,这个国家有几万人。吴德英告诉吴乐,防疫人员日夜抗击疫情并不容易。农民工应遵守当地的防疫政策。要量温就要量温,要戴口罩就要戴口罩,接种疫苗,做好本职工作,避免给国家和单位添麻烦。这是送给母亲最好的新年礼物,也是最孝顺的。
听到母亲的话,吴乐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不管他在外面多么劳累,他认为只要他的家人生活得好就值得。今年春节他不能回家孝顺母亲。他为他的家人感到羞愧。现在母亲的话让他再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吴乐决定在疫情平息后,带着她一生中从未远行过的母亲去珠海,让老人们开心。
我更有动力去工作
1月31日,安化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科技专家服务组组长谢疆用手机向组内科技服务专家拜年,对来年春耕生产等重点工作进行了重新部署和重新部署。
自2018年成立以来,谢疆领导的服务团队连续三年被授予“省级优秀科技专家服务团队”称号,也是全省唯一一个实现“三连冠”的科技专家服务团队。
该服务团队由来自全省“三区”的89名省、市、县级科技人才组成,活跃在安化市农业和农村生产第一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为工作目标。
谢疆在工作(右二)。
在电话中,谢疆和他的团队成员围绕一年后的工作重点进行了分工和布局。他带着一批科技特派员和“三农”的感觉,怀着“科技在土壤中生长”的雄心,从“依靠天堂”到“科技兴农”,逐渐进入村民的心中,让大家尝到科技的甜头,与农民朋友结下最真挚的友谊。
工作和事业都取得了成果,但对父母、妻子和孩子的愧疚已经埋在谢疆的心里。在服务团的三年里,我不记得谢疆带着成员们在没有照顾其他人的情况下,包括元旦,在安化的山区和田野里奔波了多少个节假日和周末。
然而,他的父母、妻子和孩子非常理解谢疆。他的母亲对他说:“农民朋友比我们更需要你。别担心家。安心在外面工作。”这让谢疆感到,他的家庭的心永远与他同在,他有更多的精力去工作!
坚守岗位,保护患者健康
今年除夕之夜,陈成必须再次值班,不能回湖北老家过年。母亲说家里一切都很好,并要求他做好工作,做一些美味的食物,照顾好他的健康。
作为湖南大学中医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师康复科的主治医师,陈成已连续三年未回故乡。在2020春节期间2019冠状病毒疾病爆发。他坚守岗位,当值。2021春节期间,他支持西藏山南省佐考县西藏医院。回到湖南后,他从初中第一天起就在部队值班。
陈成(右二)和他的同事坚守岗位,检查病房。
春节应该是团圆的日子。许多人回家过年。当了七年医生后,陈成习惯了春节期间值班。前几年没有疫情。轮班后,他会回湖北襄阳老家陪父母几天。
由于医生的特殊职责,只要科室有病人不回家,医护人员就需要值班。陈诚所在的科室是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和湖南省瘫痪中心。每年春节期间都有住院病人。
陈成说,除夕夜值班的日常工作其实和往常一样。它也是每日查房和针灸康复治疗。但是,因为我们要对医院里的每一位病人负责,要分析、检查和处理所有病情变化的病人的情况,所以我们有更大的责任和更多的事情。
在陈诚的办公室,大多数患者都是老年中风患者,许多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几乎没有自我照顾能力。他们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关心。春节期间,许多家庭成员陪他们回家。他们还需要检查患者是否按时、定量服药。他们需要反复告知他们注意预防跌倒和复发,并鼓励患者积极康复,争取尽快回家。
“事实上,每个人都想回家过年,但作为一名医生,我有特殊的责任。我心里一直有责任,因为我是病人的依靠;我心里一直有一种坚持,因为我想保护我的健康。”陈成说,春节期间,他并不孤单。许多医务人员坚守岗位,每个科室都有值班人员;其他行业的许多工人因为工作需要和责任而坚守在第一线,默默地贡献和履行自己的职责,让生活变得更好。
在新的一年里,无需关闭即可恢复客户的信任
1月31日,在涟源市蓝田街文一北路的“香农土特产店”,贫困家庭吴农斌和妻子胡建江在除夕夜照常营业,上午8点来到店里。
“明天是探亲访友的时候。许多人喜欢质量好、味道好、有礼物的农产品。”吴农斌高兴地说。在不到3小时的时间里,它就卖出了2000多元,“蜂蜜满窝”高山蜂蜜、福田桥豆腐等当地特产成为热门商品。
由于妻子生病等原因,吴农斌在2015年被评为贫困家庭,有档案和卡片制作。这对夫妇一起养蜂和工作,一年多后摘下了贫困帽子。2018年,这对夫妇在市区开了一家当地专卖店,出售的所有商品都是当地农村的“土生土长”。当地人对这对夫妇的评价是“诚实”和“绝不参与假货销售”,他们非常信任他们。
“除了在第一个月花几个小时为父母俩庆祝新年,我们一年有365天。”胡建江说,这家店不是一年四季都关门,一个是为了留住顾客,另一个是为了方便大家购物。
家里的老人也非常支持他们。吴农斌母亲说最重要的是你不能因为春节就失去信用,忽视村民对你的信任。
胡建江(左一)正忙着向顾客介绍产品。
“老板,帮我准备三盒扇子和四瓶蜂蜜,我来拿。”在半小时的采访中,吴农斌三次接到老客户的电话,一直很忙。
长期以来,胡建江先生和夫人一直“为顾客的需求担忧,为顾客的需求着想”。在赢得消费者赞誉的同时,他们也不断开拓市场。“当市场更大时,试着开一家分店。”看着不断壮大的客户群,胡建江对新一年农产品和土产品的销售充满信心。
资料来源:红网时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