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就极度叛逆,这就意味着求学路上,我没考上大学,进入社会,我不愿意“正经”工作,好好的家业不去继承,开游戏工作室、开房产中介门店、开水果店……各种折腾,当我现在回顾这些的时候,会觉得可惜,浪费了很多时间,但并不懊悔,如果没有这些经历,我不会知道现在的自己需要什么,不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未来
01
游 戏
初中的大部分时光,我都沉浸在《传奇》《魔兽》里,成绩自然一塌糊涂,还是家里花钱才进了威海四中,游戏打到高中毕业,大学自然没考上,我干脆哪也不去就在家打游戏
那时候打游戏还挺挣钱,我打外服,挣得更多,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能挣四五万,两年时间竟也有了点小钱,就想把这些钱折腾出去
那是03、04年,威海遍地都是韩资企业,到处都是韩国人,我就去学了一年韩国语,然后申请去韩国留学
以我那种混世的态度,语言学得怎样可想而知,在大学里听课,跟幼儿园小朋友直接跳到大学听课差不多,所以说留学,只是给自己留面子,好听而已,实际上什么都没学到,就是换了个地方玩儿而已
回国之后,弄了上百台电脑,开了个游戏工作室,专门打韩国类游戏(这可能是留学的唯一成果了,对韩国游戏更了解)
这样干了将近三年,钱挣的还行,但是由于我们这种外挂的做法损害了游戏公司的利益,到了后来就很容易被封,一旦被封损失就很惨,即使赚钱也只能偷偷摸摸地赚
这种感觉很不好,就好像自己的脖子被别人捏着,要生要死都由不得自己,很难受
所以我关了工作室
02
房 产 中 介
游戏工作室关了之后,家里建议我去卖房子,主要也是从我自己的条件考虑,我没有什么专业技能,做销售门槛低
我想了想,在售楼处是等着客户上门,做中介门店是去找客户,挣得更多,就选定了做中介门店
对我来说,就没有老老实实当员工的想法,去上班就是抱着学习的目的,先是在鲁房,后来又去了联邦,学了三个月,感觉差不多了,就开了自己的门店——思达房产,后来加盟联邦,又开了一家
那时候房产中介这一行整体都是松散的,员工来去自由,也没有底薪,卖房子的提成和公司五五分,公司提供签合同、做贷款等服务,卓一、广德行这些正规的房产公司都是后期才出现的
员工散,我对自己更没有什么要求,上午过户下午打麻将晚上喝酒,每天都是这样的生活——当然钱挣得也不是那么轻松,我喝酒大部分是为了维护关系,客户买房卖房遇到的问题各种各样,你得有能力解决,这也是一个店能不能留住好员工的关键,不然的话人家去哪里干不是干
还得过小奖状
我开店只是因为我不愿意当员工被人管,至于说这个店该怎么发展,我没有想过
但是卖房子这事儿挣的钱不稳定,好的话一套三四万,不好的话,带着客户看了几十套没成也常有,还有的能看上半年一年没结果,可能好不容易成交了,中介费只有几千块,心里就觉得不平衡
这个时候,先后有两个朋友跟我提起水果生意,一个是做水果配送的,他说水果店生意太火了,另一朋友说自己想做水果生意,我的心思就转了:卖水果,卖多少就收多少钱,当场就能见到钱的,不像卖房子,看十趟也不知道能不能成交,这个生意不错
03
水 果 店
我这个人不墨迹,有了想法就行动
先是去了一趟青岛,看了看朋友水果店的经营情况,确实每个店的人流量都很可观,朋友开了十来家店,每家每年都能赚一百来万
接着我又飞去上海,考察水果批发市场——进口水果都是从上海和广州这两个地方往全国分发的
即使当水果贩子,我也要当个高级水果贩子
而且进口水果客单价高,一单一般都是一百块以上,而普通水果一单只有二三十块钱甚至更少,比较起来,感觉还是进口水果好做
回来之后,我就把房产店关了,在海韵华府开了家水果店——名品优果
开始的时候确实挺爽,投了十来万,没几个月就回本了
当初去考察朋友店铺的时候,我也参照朋友店铺的收益给自己定了个目标:一个店一年一百万,下半辈子就当一个快乐的水果贩子就可以了
开在海韵华府的这家店第一年虽然没有挣到一百万,但我想着是刚开店,可以理解,况且也挣了大几十万,自己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就在第二年又开了三家店
从上面房产中介的经历大家就能看出来了,我不懂管理,房产是找到干得好的员工让他们自己发挥就行,但是水果店不同,看店的人要用心,对店员的要求高;而且水果生意挣得是辛苦钱,每天都要半夜起来去进货,白天又是从早到晚地守店
进货都是我自己做,白天再看店,精力顾不上,员工又管不好,结果年底一算账赔了三十多万
我关了两家赔钱的店,找了个朋友合伙,一起专心经营赚钱的两家
这两家店的收入都挺好,疫情的时候生意没有受到丝毫影响,甚至还更好,但即使如此,也没有达到单店一百万的目标
我再次思考这个问题,又去朋友店里考察了几次,才慢慢明白过来,是威海的体量不行,以威海的人口基数是不可能做到青岛那个规模的,也就是说我的目标是不切实际的
这个时候,我的小儿子出生了,我感觉要靠两个水果店养两个儿子,太难了,就断然关了一家店,海韵华府那家店留下了,交给合伙人打理,虽然还没有找到可以替代的项目,但我觉得也没必要继续开了
04
初次接触自媒体变现
水果店关了,新的方向还没有找到,家里人劝我学工程继承家业
我家里是做工程的,但是我从小就对这方面不感兴趣,所以也从来没有了解过
现在算是空档期,也不知道干什么,想着反正也是闲着,就去试试吧
做工程的基础是造价,所以我进了一家审计公司跟着工程造价师学习
以前只是感觉自己不喜欢这个行业,现在正式接触这个行业,发现自己确实是不喜欢,不喜欢心里就没有热情没有冲劲儿没有内驱力,所以虽然每天这么学着,也没有放弃继续寻找合适的项目
造价学了一年的时候,抖音开始火起来,经常听到一些消息说有人在抖音上赚了多少多少,我就很好奇:通过抖音怎么赚钱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开始研究抖音,连续三个月,每天至少16个小时,我埋头在抖音里,研究它里面的各种赚钱方式——直播、书单号、影视剪辑、卖课等等等等,我不是干巴巴地研究理论,我还把每个方式都自己试了一遍,最后我发现大多数项目都是不好落地的,就是看着简单,真正做起来难,比如说书单号,它宣传的是你拍个金句,发个图文,就能月入十万,但做起来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我找到的第一个能落地的项目是抖音蓝V认证,也就是抖音企业号推广
拉一个商家升级蓝V,我能赚440,是抖音官方给的
那时候是21年年初,当时威海还没人做这个,我每天出去跑两三个小时,一个月挣了一万多,我觉得可行,就申请了蓝V代理商
然后,我拍了一条视频,说我有代理商资格,我做这个挣了多少钱,这条视频发出去后有800多人加我,我给他们培训教他们怎么做,他们出去跑业务,每一单我都有提成,这一次我挣了5万多
这是我第一次用短视频变现(后来做的人多了,给的返点少了,我也就不做了)
尝到甜头后,我又参加付费学习,报了两个课,一个3980、一个4980,学完却很失望,讲的都是理论,没有涉及任何实操,如何落地执行还是要自己摸索
有了这段经历,再加上做蓝V时积累的商户资源,我打算帮商家做短视频代运营来赚钱
去杭州深圳等地学习的时候,我发现短视频代运营在这些地方很火,而且最低报价也是一个月三万,一年三十万,有这种需求的商家还很多
真正在威海做的时候才发现,威海的商家连一个月一万都不愿意出,一个月三千五千就是顶了,另一方面我也发现自己能力很不足,对流量的理解、如何利用流量来获客,根本都处于混沌状态,做代运营最基本的需要编导、文案、摄影——当然你厉害的话自己一个人全做了也行,但是我这三方面都不行,我拉来了生意,却没做出像样的东西,也没人能帮我,就感觉四处都是墙壁
我想了一下,出去学习的时候,接触了很多年入千万的靠流量变现的大咖,说明这个方向是没有问题的
在杭州学习听大咖讲课
既然是我自己弱,那就得补上来,怎么补呢?杭州是互联网之城,我在那待的时间也最长,那里不但有义乌这样的供应链,遍地都是做这行的人才,还有氛围,那种你不管转向哪个方向,都能有新发现新收获的氛围,大家很热烈地都在做这件事,你不由自主地也会被推着走,我觉得只有在这样的地方把自己熔炼一遍,我才能做成这件事,便有了去外地历练的打算
在我决定要离开威海的时候,我遇到了丛政
05
走进「出海无忧」
去年六月,我在抖音上刷到丛政的视频,他的话一下子击中了我:在威海这样一个城市,一个人创业蛮难的,没有人和你交流沟通,也没有好的创业氛围让我们感觉被激励被需要……
当时我看了他的短视频,还没有弄清楚他具体要干什么,我对跨境电商也不了解,但他的话让我产生了共鸣,我知道他要干件事,要找一批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我当时就想,我得去看看
除了丛政在短视频中流露出的个人魅力,还有另一方面很实际的考虑:我有两个孩子,从内心讲,我是不愿意离开他们去别的城市打拼,情感上就很有负担
我是去年6月20号在达威直播电商基地我们现在的办公室见的政哥,当时这还是一间空屋子,什么都没有的毛坯状态,我记得很清楚,政哥说你7月2号过来就行,到那一天我去了,这里就成了我们现在的办公室的样子
这个速度很让我折服,这一件事就让我觉得:我在威海不可能再遇到这么一家公司了。正如我当时隐隐感觉到的,之后我们就是用这样的速度去创业,短短半年,就完成了从0到1
经过半个月的培训,正式进入工作
当时给我定的岗位是招商,我有销售经验也有短视频经验,所以上手还是比较快的
培训刚结束没几天,7月20号,青岛有一个跨境博览会,我想让自己更快更多地了解这个行业,就去了,并拍了一条视频,一下子爆了50万的播放,3天时间涨了一万粉,那三天电话一直响,就没有断过,我第一次体会到流量爆炸的感觉,感受到流量的威力,近乎恐怖的威力
这条视频给我带来了大约三十万的变现
当时韩国coupang招商还处于早期,很多人都不知道,所以内容吸引人是关键的一点,但也正因为这样,一些吃到红利的早鸟不希望更多人的进入,就恶意举报,导致我的账号被封
按理说我应该很沮丧,但当时我的微信里加了一千两百多人,我忙着沟通转化,没时间低迷,差不多同时,我的小红书也爆了,是另一条视频,3天涨了3千多粉,我只感觉时间不够用,微信里的未读总是一堆堆,睡觉时间一再压缩,只恨不得不需要睡觉才好
政哥身上流量变现的能力很强,经过他的指点,我在短视频变现方面可以说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对公司的另一位创始人——小林总,我是在一个月之后才对他慢慢了解,并由衷佩服的,现在我已经把他确定为我的目标
06
明确人生道路
我之前虽然也开过店开过公司,但都是粗放型管理,亲眼见识小林总怎样启动一个个项目、怎么管理公司之后,我才发现自己那根本不叫管理,对于商业模式、创业认知,我其实是没有的、从没有考虑过的;我开水果店的时候就想,我要年入百万,那时候我觉得一百万就是我的目标,但这时候看来,那根本就是空想,就好像我抬头看到天上的月亮,我对自己说我要够到它,但我并没有认真去想怎么才能够到那个月亮;而现在,我开始想我和月亮之间可能的联系方式,我和月亮之间的距离没变,但我渐渐看到一架天梯,通往月亮的路越来越清晰,每一步该怎么走也越来越明确,绝不是当初的虚空缥缈
小林总把公司设成阿米巴的模式,这非常对我的胃口
一方面我本来就是不愿意受管束的,我相信很多95后00后都和我一样,打工的心态很弱,更多的就是想着能自己干点事
公司已经搭建好了平台、搭建好了团队,你需要的各种资源、能力都可以从这里得到,你有多大能力你就能赚到多少钱;如果你能力更高了,还可以从公司分出自己独立的小组,单独带一个项目,这就是阿米巴模式
只要你有想法有能力,你就能做得越来越好,成长得越来越快,钱也赚得越来越多
我非常认可这个模式,我认为我有能力走得更高,我不想要传统公司那种螺丝钉似的用人方法把我束缚死
从这个时候开始,我真正认可了两位创始人,真正接受了这家公司
我决定在这里扎根,我要和这家公司一起从0到1,再从1到10
招商岗是公司给我定的岗位,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并没有给自己定位,我把自己当成一块海绵,来者不拒,什么都学,尤其是跟在小林总身边,我近乎贪婪地学习他的一切,他几乎什么都懂:管理、财务、运营、招商、销售、流量、售后服务、风控、起项目、做公司……
我不掩饰我对他的欣赏甚至崇拜,在追逐的过程中,我渐渐找到自己的方向——招商操盘手
在两位创始人身上,我理解了学习改变命运这句话,真正决定你一生能走多远的是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
我是从这半年才开始真正思考
也是从这半年,我开始认真学习,我报了很多付费课程,知识星球、小鹅通、各种网课,不管工作有多忙,我每天坚持下班后抽出时间学习,学习工作中需要的知识,再把这些知识用到工作中
就我目前赚的钱来说,我还没摸着成功的门槛,但这是我感觉自己离成功最近的时候,即使以前挣更多钱的时候,也没有现在这种状态:我有欲望、对成功的欲望对金钱的欲望;我坚持学习、不停止思考;有两位优秀的创始人带着我,让我不会走弯路;有一个充满活力的团队包裹着我,让我每一天都在激情的状态中工作;我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成长
以前那个通宵打游戏的我、那个每天打麻将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一天我会每天通勤两个小时(我住张村,公司在经区达威直播电商基地)勤勤恳恳、风雨无阻地在家和公司之间奔波;认知果然是一种很可怕的力量,感谢带给我这种认知的「出海无忧」团队
我是「出海无忧」孙建飞
我们现在对外招聘更多优秀的朋友,和大家说一下原因。
- 如果我们的目标是一年赚百万左右,或者略有突破,我觉得目前我和合伙人组建的团队可以做到,不过是打法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想把这个公司推向资本市场,未来有机会能做到过亿的产能,千万甚至更高的利润,是我们的能力所不足够的,我们需要更多优秀人才的加入,正常情况是随着一家公司的发展,人才慢慢的聚集,但是那样太慢了,我们不画饼,如果你觉得自己能够做好123,你说出来,我们愿意给到比市场更好的待遇。我们需要的岗位如下:
- 现在我们团队需要补充很多的岗位,需要更加优秀的人才加入我们,其中有韩语人才,专业的财务(未来的cfo)人事,行政,讲师,以及想做短视频和自媒体,各行业的销售精英加入。我们也欢迎在跨境和在威海有实力的企业家能够与我们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包括国内优质的供应链的资源对接。也欢迎和我一样的创业者来和我一起交流,威海很小,但我们在一起能量会很大,众木成林,聚林成森,希望这条路上我们会有更多的伙伴和我们一起前行。
- 对于你的意义。
- 我相信我们一样,都希望赚到更多的钱,也希望能做成一番事业,不是我们选择的行业和赛道就是最好的,每个人眼里都有自己觉得正确的方向,但从客观的角度来说,我们看两点,1.当前的市场,你在做的事情有没有拿到融资的可能。2.你在做的事情能赚到多少钱的天花板是多少,3.你有没有独立创业的可能性。从这两点来说,我觉得我们在做的事情你可以考虑一下。如果感兴趣我也可以把我们的规划讲给你听。
- 你在这家公司能做什么,能得到什么,未来有什么发展?
- 1,做你最擅长的事情,你懂行政把行政做好,你懂运营把运营做好,你懂管理把管理做好,你懂流量把短视频自媒体做好,你有资源把资源对接好,你懂供应链把产品做好,你懂销售把销售做好,如果你什么都不会,但是有踏实的心,想上进,会根据你的能力方向把你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培养。
- 其次能得到什么?第一,合理的甚至超预期的薪酬回报,我们做好自己的目标,完成了奖励,完不成,拿到自己该拿到的,公开公平。第二,现在是流量的时代,你无论从事各行各业,短视频和自媒体可以说是你必须要掌握的能力,因为流量都在线上,而这家公司是真正在依靠短视频和自媒体变现的公司,是你最好的学习和成长的地方。因为我们是应用到实战之中。也许你会想,现在不都是在带货么?是不是带货更赚钱,我很明确的告诉你,如果你有一个好项目或者好产品,你通过短视频和自媒体引流到私域并做好维护和交付,你的变现比卖货更靠谱。在这个公司你能得到能力的全方面提升(懂流量,懂管理,懂销售,懂跨境电商),最后就是伙伴们会给你一个轻松而有热情的氛围,因为我们是年轻人的团队。
最后,你的未来有什么样的发展。
1,我们注册的公司有持股平台,有明确的分股计划,提供给为团队做出贡献和结果的人,你可以和公司一起发展
2. 想独立创业,在其他的公司可能不允许,你想要年入几十甚至上百万,直接做一家分公司就好了,而我们给大家提供的是后端所有的支持和支撑。
3.有更好的项目想去做,没问题,你是否需要我们,资金,资源,能力,需要,我们一起合作,不需要,我们一起战斗过,祝福你,支持你。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年后如果没有好的方向,而你自己认为自己值得有更好的反馈,我们聊一聊,一起认识一下。
如果你已经做到年入百万或者千万以上,请看看这个。
我们现在在威海做了一个本地化的创业联盟,叫众森会
在这里也简单说一下想法:
1.进入的人岁数在80后,多数90后 同频交流
2.独立创业有年入百万以上的经历
3.我们有一段时间的接触,对人了解且认可
我们要做什么,能得到什么?
- 为彼此的业务导入资源 赋能方法
- 分享商业模式,创业经历
- 新项目的共同投资
- 不定时的共同聚餐,以及共同学习。
如何对外:
目前第一阶段的想法是我们基本在每月会组织我们核心成员的创业经历分享,目前在做的主项目头脑风暴,商业模式分享。
后期我们会组织线上线下多种活动,目的就是众森会发起的初心。
共同成长,资源互助,项目共投。
我们彼此都有自己的圈子,有资源圈,有事业圈,有朋友圈,同龄且同频的一群人在一起可以无缝交流,且未来在十年,二十年左右的时间,我们的成长性是非常恐怖的,除了现在已有的成名企业外,可能新的企业就诞生在这群人里,只有我们自己能成就自己,但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多数人的能力和认知都是在某一单项突出,因为不可能面面俱到,比如产品,品牌,营销,管理,合伙,财税,资本,流量。包括行业知识的局限,而这样的一个圈子能帮我们打开视野和认知,且靠谱。
致敬每一位创业者,众森会欢迎大家!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