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食形成示意图视频(魔力科学小实验,天文大戏金环日食,错过再等十年)

每天1个科学小视频,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

文|魔力科学小实验,本文为原创,欢迎关注及转载分享。


刚刚过去的夏至,也正逢父亲节,刚巧碰到难得一见的金环日食,这可是未来10年内中国境内唯一一次可见全程的“日环食”,下一次得到2030年了。

#点击播放按钮,观看视频#

日食形成示意图



相信大家会很好奇,为什么这次的日食是日环食,而不是日全食。


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就会出现日食了。


由于此次月球处于远地点,它的本影锥不能到达地球,所以在地球上看到的就是日环食了。


△日食原理示意图


如果有小伙伴昨天在户外赏日食,不知道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树荫下的光斑和平时的有些不同?


要说我们平时在树荫下,看到的光斑可都是圆形的。



而昨天的全是月牙形,像无数轮弯月洒在路面上。


△树荫下月牙形的光斑


如果你今天再去看,这些光斑又恢复成圆形了。


为什么日食会对树荫下光斑的形状产生影响?


在奶爸之前推过一套48课时的STEAM探究课里,就探究过“为什么树荫下的光斑会是圆形的?”这个课题。


通过发现问题,让娃学会动脑筋,提出自己的猜想。


△根据观察,提出猜想


然后通过专业的STEAM教具,让娃经过动手探究并证实提出的猜想。



☆ 接着,用形象的动画将其中的原理进行解读,娃在脑子里能理解的更透彻。



☆ 最后根据其中的原理,进行扩展和延伸,再提出新问题。


在知道了树荫下光斑为什么是圆形的,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日食会对光斑产生影响了。


在这个过程中,娃能有效的提升跨学科学习及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奶爸一直坚持STEAM教育理念的原因,单纯的传授知识,解答疑惑不难,但它的弊端就是无法让娃提升知识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就像那句话说的“让孩子学1000次,不如让他玩1次”。



如果娃的学习还是死记硬背的话,越是到了高年级,学习也就越吃力,综合能力也就提不上去。


在娃还小的时候,就引导接触STEAM教育非常有必要,一个是能激发孩子好奇的天性和主动探索能力。


还一个就是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全方位培养孩子的观察力,理解力,协作/动手能力,跨学科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娃长大,这些能力对于后续的学习或是步入社会,都非常有帮助。


我是一名理工硕士奶爸,爱生活、爱科学,陪娃做了300多个“魔力科学小实验”。关注订阅我,每天3分钟,陪孩子在家做个小实验,培养孩子科学素养!

更多精彩有趣的家庭亲子实验请点击:

魔力科学小实验,用塑料瓶做个动力风车,一根蜡烛就能转起来

魔力科学小实验,用鞋码数就能算出你的年龄,这个算式这么厉害?


THE END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