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铁卢是拿破仑的最后一战。
恩格斯曾经评价拿破仑的滑铁卢战局方案说:“这个战局方案是一个近乎完美的杰作。”
既然非常漂亮,那么为什么最终会失败呢?
这就是战争阻力在起作用。所谓战争阻力,就是不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都有可能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也是人力无法抗拒的阻力发生,它虽然不需要通过直接对抗,却可以以相对柔性和缓和的方式成为战争的阻碍性因素,并且直接导致战争的最终失败。
拿破仑
在滑铁卢战役的初起阶段,拿破仑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了英国和普鲁士的联军之后,继续追击威林顿率领的英军,但是就在即将大获全胜的时刻,突然天降大雪,阻碍了拿破仑的行军,威林顿也借机迅速地撤退到了滑铁卢一带构筑防御攻势。
之后,便有了被历届军事理论家们反复研究,并且稳坐各大军事院校反面教材之首的滑铁卢之战。
尽管在此次战役中,拿破仑的军队也存在兵力分散、主要将领失职,以及临时组织的官兵素质低下的问题,但是压倒拿破仑最后的一根稻草却是当时人力无法改变的恶劣天气的影响。
由于“百日王朝”的战争准备十分仓促,对于大自然所带来的战争阻力无暇应对,使得“滑铁卢”成为了虽然计划完美却最终败走麦城的军事代名词。
法国的文学家雨果在凭吊滑铁卢这个古战场时,就发出了这样一个感叹,他说:“多几滴雨或者少几几滴雨就决定了拿破仑的成败。只要一片乌云违反时令穿越天空,就足以让一个世界崩溃。”
当然,这也仅仅是一个文化家理想化的感慨,因为战争从来不会那样按部就班。之前如果不能把困难考虑周全并做好完全的准备,而寄希望于任何的天时地利人和都配合自己的计划方案,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雨果
因为,在战前你有可能会把计划制定得非常完美,但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战争阻力也是如影随形,这就要求作战指挥员必须时刻做到心中有数。
那么,到底该怎样去克服这样的问题呢?
除了把困难想得复杂一些,准备工作做得充分一些之外,克劳塞维茨还说:“战争锻炼是减轻战争阻力的润滑油。”也就是说要加强实战化的演练。
但是,实战的机会往往不多,一般的国家和军队不可能能像美国一样,会经常找一些弱小的国家来练练手,而作为一个正义之师,此时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平时要搞好实战化演练,并通过这种方法来克服战争阻力,做到“像作战一样训练,像训练一样作战”。
那么,这种实战化的演练究竟该从何处入手呢?
在实践中,这种阻力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第一就是危险。到处刀光剑影,随时要流血牺牲,那么这种危险会给参战人员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第二就是劳累。他不仅仅是一个智力活,而且还是一个体力活,大量消耗人的体力和精力;第三就是情报不确实。战争中充满了迷雾;第四就是困难和意外。战争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偶然性,各种各样的意外。
这便是实战化演练的具体方向和重要抓手。而其中的重中之重则是精神因素,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军事不过硬一打就垮,政治不过硬不打自垮”。政治解决的是精神因素。
拿破仑
拿破仑曾经有一句名言:“世界上只有两大力量,剑和心,从长远来看,剑总是被心所击败。”
克劳塞维茨把精神因素和物质因素的关系比喻为一把刀,他说:“物质因素只不过是这把刀的刀柄,而真正能够杀人的、见血的是精神因素,他是这把刀的刀刃。”
在各种精神因素中,克劳塞维茨非常推崇军队武德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做官的要有官德,当老师的要有师德,当医生的要有医德,当兵的就要有武德”。
那么,什么是武德呢?“对个人而言,主要是指彻底的献身精神和高超的军事技术;对军队而言,主要是指团结战斗,勇往直前的作风和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
武德有五要素:一是勇敢,二是忠诚,三是团结,四是坚强,五是能力。也只有具备了这五点,才能让这支部队具备了武德,才可以干出许多丰功伟绩的事业。因为“军队武德是战争中最重要的精神力量之一”。
克劳塞维茨
古罗马帝国在古代历史上,是一个非常大的帝国。
古罗马之所以能够建立一个帝国,是因为他的罗马军团非常强大。在共和时期,这支军团就非常珍视荣誉,忠诚团结、勇敢真挚。
但罗马帝国后来为什么灭亡了?
西方有很多理论家都在探索这个原因。若米尼分析认为:“在西匹阿时代,也就是罗马的共和时期、顶峰时期,罗马军团的士兵在非洲的酷暑烈日之下作战时,都不觉穿戴甲胄疲劳,所以令人望而生畏。可是,后来到日尔曼和高卢的凉爽宜人的天气之下作战,却忽然觉得甲胄太重了,于是罗马的帝国的末日也就来临了。”
换句话说,他们之所以能够建立一个帝国,是因为他们所拥有的武德,而最后导致这个帝国的灭亡,同样是因为他们丧失了武德。
身披铠甲的罗马帝国勇士
所以,当代我们中国军队非常强调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要求全体军人必须做到: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这就是在培养我们当代中国军人的武德。
当然,对于武德的培养不仅仅是军队的事,而是整个国家的事。因为一个军队伍形成和发展的深厚基础在于民族的尚武精神,在一个民族的国民性格。
克劳塞维茨说:“一支军队之所以能够具有大胆精神,可能是因为这个民族本来就有这种精神。”在古代,我国有所谓的汉唐雄风,到了近代,我们的国民性格开始有了弱点。
于是,我们就开始呼唤我们要建设少年之中国,要血气方刚,国家也开始重视不断给我们的国民性注入了敢于斗争、敢于牺牲、敢于胜利民族基因。开始向“伪娘”现象、“饭圈”现象宣战,彻底纠正“男人女人化,女人儿童化,儿童宠物化,宠物贵族化”的新四化现象。
新时代的革命军人
另外,还有一个消极的现象就是,在当代的社会中有许多人津津乐道去否定我们历史上的各种各样的英雄,而这些历史虚无主义者对英雄的这抹黑,是对我们中国国民性格的一种极大的摧残。因为当崇尚英雄之风日益没落时,一个民族的尚武精神将会被渐渐地腐蚀。
美国的总统肯尼迪曾经也这样说:“评断一个国家的品格,不仅要看它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民,还要看它的人民选择对什么样的人致敬。”
所以,我们当代中国的崛起,不仅仅要富国,不仅仅要强军,而且要壮民。
不知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真知灼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