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大型预警机又一次难产拖延,俄罗斯的航空工业又被卡脖子。苏联老本已经吃光了,新技术基础非常薄弱,俄罗斯航空工业现在很尴尬。
备受瞩目的俄罗斯新一代大型预警机A-100“首相”的研制工作再次遇到困难,原计划在2022年完成研制,现在已经确定无法实现了。俄军承认,该机不可能在2025年之前装备服役。造成延误的主要原因就是西方制裁导致的航电元器件(包括芯片)的交付延迟,俄罗斯在生产预警机雷达时发生了严重困难。俄罗斯在A-100预警机使用外国芯片替代品的努力“遇到了问题”
A-100预警机已经多次拖延。A-100的原型机于2017年11月18日首飞,机体是基于伊尔-76MD-90A新型军用运输机平台制造的。A-100在2017年首飞时,俄方曾宣布该机将于2020年服役。然后到了2020年底没实现,俄方又“将”在2022年装备,现在俄方又一次推迟了该机的计划服役时间。
相对比的,同样是采用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大型预警机,中国的空警-200预警机于2003年11月完成首飞,到2007年就顺利装备部队。简单推算,俄在大型有源相控阵雷达预警机领域要落后中国十年以上。
A-100是俄罗斯最新型的新一代预警机,采用伊尔-76MD-90A新机体,配备了背靠背安装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由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俄罗斯联合仪器仪表集团、金刚石·安泰空天防御集团等十几家军工企业联合研制,代号为“首相”。该机于2001年启动项目,但研制进度一再拖延,至今已经研制了21年,目前还没有研制成功。从技术水平看,俄罗斯的预警机已经严重落后于中国。
A-100是一款集侦察、监视、情报、预警和指挥于一体的新一代预警机,安装着前所未有的新一代双波段相控阵雷达。该机的主要优势是配备了带有相控阵天线的新型双波段雷达,分别是S波段和UHF波段,两部雷达采用背靠背式设计,这意味着A-100预警机将成为全球首款采用双波段雷达的预警机。新型雷达较大地增加了探测半径,也能够探测隐身飞机。
以我国空警-2000和空警-500预警机为例,采用的是固定式相控阵雷达阵列,每个阵列“视角”120度,三个阵列完整实现360度环绕侦测,所以雷达是固定式,不需要旋转,信息刷新率非常高。而A-100是两个雷达阵面,分别是S波段和UHF波段两部雷达组成,换句话说,每部雷达的扫描时间都是有间隔的,这就让A-100对目标的持续监视能力不如空警-500/2000。
A-100预警机的优势是探测距离和反隐身能力则比较强,雷达探测距离估计达500千米以上,高空探测距离则在800公里以上,据悉可以同时跟踪150批空中目标。有消息指出,A-100预警机的作战能力,是俄军现役A-50U预警机的两倍以上。从这方面来说A-100确实有其自身的优势,并且可以说,A-100已经把回转式雷达预警飞机的性能发挥到最大水平。但是和固定式主动相控阵雷达预警飞机相比,其性能依然有固定的缺陷。
A-100预警机拖延的主要原因是西方制裁导致该机的大量芯片和元器件无法获得进口,A-100以G.M. 别里耶夫命名的塔甘罗格航空科学技术联合体(TANTK Beriev,隶属于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的“织女星”无线电工程有限公司负责研制该机的雷达设备和机载指挥中心,但目前被卡了脖子,尤其是有源相控阵雷达的T/R组件和关键零部件,这方面俄罗斯还没有实现国产化。
俄罗斯空军现役的A-50预警机,生产于苏联时期,一共量产了30架。目前只剩下大约10架还能飞行的。该机的技术状态非常落后了,主要设备都是上世纪80年代的,已经不适合现代化战争,只是由于俄罗斯的新型预警机数量严重不足,才保留了一部分A-50凑数。
俄罗斯预警机部队的主要技术基地在位于俄罗斯西部腹地的伊万诺沃空军基地内,这座机场里还有一座罕见的“战机坟场”。整齐地排列着一大批停飞的A-50预警机。
目前俄空军只有5架相对还算比较现代化的A-50U预警机,是由A-50为基础改装升级的,该机采用方向机械扫描、俯仰电扫描的E/F波段三坐标脉冲多普勒雷达,技术水平不如中国采用有源相控阵雷达的空警-2000。A-50U预警机曾在2016年部署到叙利亚执行任务,主要作战性能依然大幅度落后于中国或西方的相控阵雷达预警机。因此俄军急需A-100相控阵雷达预警机的服役。
除了核潜艇等少量尖端武器比较厉害,俄罗斯大部分军事武器技术的发展都已经落后。很多新型武器装备对西方电子元件的严重依赖,反映了俄罗斯更深层次的落后和衰退。不仅技不如人,底子也没打好,苏联老本已经吃光,所以俄罗斯近几年多次发生关键武器研制被卡脖子的事情,例如苏-57第五代战斗机的难产,以及海军水面舰艇的拖延。
俄罗斯在电子技术方面至少落后于西方20年,也大幅度落后于中国。其实中俄在军事武器领域有很多互补性,俄罗斯还有些独门技术,而中国在军事电子产品领域具有很大优势,其实可以好好坐下来商议一下互通有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