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部分男人而言
关于阿根廷最耳熟的就是梅西和阿根廷球队
但除了他们,阿根廷
还有什么会让世人为之疯狂呢
.
.
.
.
.
.
▼
答案,当然是
阿根廷葡萄酒
阿根廷是南美洲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商
也是世界上第四大生产商及葡萄酒消费市场
阿根廷葡萄酒的种植历史已经将近五百年了
在这近五百年的发展中有辉煌、有低谷
但最终在新世纪达到了新的高度
1.第一株葡萄——1551年:虽然是新世界国家,但阿根廷早在1551年便种下了第一株葡萄,随即迅速蔓延至中部、西部和东北部。虽然当时的殖民带来属于欧洲的葡萄品种,但是由于气候不同,找到适合欧洲葡萄的种植地却不那么容易。直到1577年来自于秘鲁的传教士在安第斯山脉下成功种植了葡萄。虽然凭借新航路的开辟,葡萄酒被带到阿根廷。但是当时的葡萄园都掌握在西班牙殖民者手里,因此葡萄耕植并不十分的兴盛。
2.打败殖民者——1820年:同样被殖民者统治,美国早在1776年就打败了英国殖民者,而阿根廷一直到1820年才由圣马丁将军代领下战胜西班牙殖民者。阿根廷独立建国后,一般居民才得以任意耕种葡萄,葡萄酒在阿根廷才被广泛种植。
3.向欧洲学习——1853年:在这一年阿根廷第一个农业学校Quinta Normal在门多萨创办。Michel Aimé Pouget被任命为校长。他很关注葡萄酒在阿根廷的发展,于是决定引进法国葡萄,推广法国葡萄的种植,教授提高果实发展的科学方法。门多萨和圣胡安出现了葡萄酒行业现代化的苗头。Quinta Normal的创办,对葡萄酒在阿根廷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也对未来葡萄酒在阿根廷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4.到达顶峰——19实际60年代:在1960年大型酿酒机构、装瓶厂和一个生产精化系统终于建设完成,葡萄田的管理更加科学化,政府也加大对葡萄酒业的投资与支持力度,坚实的分销和零售网络覆盖全国主要消费中心。这时的阿根廷葡萄酒在世界葡萄酒版图中已经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5.进入萧条——19世纪70年代:国内市场基于世界流行模式,大量低质量葡萄酒的生产模式被淘汰,而软饮料和啤酒进入市场下跌导致佐餐酒的消费从90年的人均90公升下降到1991年人均55升。在1982年和1992年之间,葡萄园被广泛连根拔起, 36%现有的葡萄园被移除。
6.新的启程——21世界初:随着1999年代阿根廷政府设定的法定产区标准 (D.O.C.) 的颁布和一群群来自西班牙、意大利与法国等新移民又带来先进的葡萄耕植、酿造技术,阿根廷葡萄酒才正式迈入新的纪元。
阿根廷拥有得天独厚的风土,使得葡萄可以良好地生长。阿根廷阳光充足,气候干燥,昼夜温差较大。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止了来自太平洋的寒流,保证了葡萄种植区必要的温度。
▼
曼多沙(Mendoza又译门多萨)
阿根廷最大也是最重要的葡萄酒产区
其葡萄酒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0%
它也是仅次于波多尔的世界第二大葡萄酒生产基地
该产区位于蜿蜒向西的安第斯山脉(Andes mountain)的“雨影区”,那里气候干燥,气温较高,灌溉条件优越,许多葡萄园都种植在平均海拔高达3000英尺(约900米)的肥沃土地上,土壤丰富多样,以冲积土为主,是世界上少有的、种植海拔如此之高的葡萄园。
由于高纬度所带来的微气候以及高海拔所特有的地形,这里孕育并生长着不少的葡萄品种,包括马尔贝克、赤霞珠、西拉和丹魄等红葡萄品种,以及霞多丽、赛美蓉、特浓情和维欧尼等,这也使得门多萨产区酿制出来的葡萄酒展现出别具特色的风格,吸引了不少葡萄酒爱好者。
▼
安第山珍藏解百纳干红
Sierra Los Andes Reserve Cabernet Sauvignon
来自阿根廷博德酒业Byrd liquor of Argentina 安第山珍藏解百纳干红,稳重的重型瓶设计,整体沉稳大气,14%vol 的高酒精度,香气复杂,口感富有层次,是喜好高酒精度的葡萄酒爱好者上上之选。
产 区:阿根廷-曼多沙产区
适饮温度:16℃-18℃
酒精度:14%vol
净含量:750ml
品 鉴:色泽呈现深红色,拥有成熟水果结合薄荷和黑加仑子的多层次口感。肉豆蔻等矿物和辛辣成分的加入使其香味更多变。 酒体丰富,单宁结构优雅平衡,余味悠长。
葡语WineWords|每天都在等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