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都知道,选择不同的广告计费方式,都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广告效果,随之而来的企业后续留存方案也要进行调整。广告主和流量主都会根据自身的情况来界定合适的广告计费模式,为自己争取利益最大化。
那么到底是选择CPC、CPM、CPA还是CPS呢?在赋能来看,应该分别从广告主及流量主的角度来说。对于广告主来说,主要来说是根据广告投放目标,希望取得什么样的结果。而对于流量主来说,核心点就是该广告位的价值,也就是可以获得多大的流量曝光。
一、广告价值
如果是为了广告价值的话,一般来说只用于长期展示不需要为后续转化承担责任的计费方式,对流量主来说更有有利。所以这个时候可以采用CPM、CPT以及CPD的广告计费方式。这三类计费方式主要是企业按照事先协定的时间段去进行一个广告投放,企业追求的也不是最后的订单转化,而是让更多的用户可以看到投放的广告。通过让客户反复浏览,对品牌产生印象,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让消费者形成品牌记忆,影响消费者最后的消费行为。
刚才也有说过,这三种计费方式主要是按照时间来评定。像是CPT广告,一般来说是具有非常大用户体量的广告位才会采取这种计费方式,例如今日头条的开屏广告就采取这种计费形式。一些企业广告预算充足,而且希望收获非常好的曝光效果,就可以选择那些具有海量用户的头部APP,例如知乎、微博已经抖音等。但是如果选择包下全天,也是一笔非常大的金额,因此,所有的广告都可以自行选择时间段,比如上下班时间这种黄金时间,价格就会比较好。企业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而流量主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去做推荐,确保高填充率,实现共生共赢。
CPD广告就是按照天数买断广告位,采用这种形式的一般是APP内置的广告位, 比如banner广告。这种广告其实处于一个中间地带,既可以通过展示获取流量曝光,也可以按照点击数量来促进后续转化。但是这种广告对于用户浏览以及使用都会带来影响,所以很容易被一些客观因素影响最终效果,但对于预算不多的广告主来说,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备案。流量主为了扩大自己利益,经常会使用实时竞价形式让广告主自行出价,该广告位价高者得。
针对CPM广告的话,比较常见的就是一些视频广告,其中以激励视频广告效果最佳。就以单个用户而言,可能会出现多次观看的情况,如果每次观看都是同一个广告,很容易让用户产生视觉疲劳;而且如果重复投放,一个用户还好,数以万计的用户就不是一个企业可以吃得下的体量了。这个时候流量主就会拆分出去卖给好几个企业,循环播放,一个流量用户可以多次利用,实现利益最大化。
二、广告效果
如果是一些以结果为导向的广告主,投放广告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产生切实的利润,简单的说,就是希望用户看到广告然后产生最终的转化行为,比如填写问卷、下载APP以及提交订单等。这种一般来说会采用CPA、CPS以及CPC的广告形式来计费,为的就是避免造成广告费浪费以及希望用户在看到广告后会产生后续行为。另外,根据这种用户数据,可以帮助广告主做好考核效果、广告复盘以及后续优化。
CPC广告就是根据用户点击次数来进行付费,广告传递的信息依附于落地页上,可以给用户传递更多有价值的内容,但是这类广告数据包括真实感兴趣的用户、误触用户、恶意点击以及平台刷量四部分,为了能够保障效果,可以选择在搜索引擎上投放这种形式的广告,因为搜索引擎一般会加入点击限制的机制,防止作弊行为,借此来保护广告主权益。
CPA广告是按照收到的有效问卷或者产生的实时订单来支付广告费,更为官方的说法是用户每行动成本,这种计费方式给广告主的后续转化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这种广告是否有效果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广告本身是否具有吸引力,一些对于广告创意比较拿手的广告主可以选择此类广告计费形式,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CPS广告更为彻底,是按照实际销售额来换算广告费,只有用户产生实时订单,给企业带来切身利润了,广告主才会支付相应的费用。无需任何后续转化行为,只要等着用户自己成交即可。这种广告计费形式更得电商平台青睐,因为没有其他的推广途径,也不知道如何推广才能产生效果,直接采用CPS广告可以解决很多不必要的烦恼。
因此,选择什么样的广告计费形式,归根结底还是要看自己追求的是什么,然后了解其背后的价值,就不会过分纠结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