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演出票
原价 880元
涨到 1704元
三个月前
咬咬牙
跺跺脚
票牛网
1花了高价1
1订下了票1
1没想到1
演出 10天前
被通知
票子 没了
1更没想到1
票牛网
票子 还在卖
炒到 四五千
1违约赔款1
原票价30%
只有 264元
1违约抛售1
卖掉已订票
能赚 好几千
这难道
真是
传说中的
低赔高抛
消费者的心
真是
碎成了碴
市民雷小姐向“新民帮侬忙”反映:
她为了观看一场热门音乐剧,提前三个多月在票牛网上购买了门票,可距离演出开始仅剩10天时,却被告知出票失败!
但讽刺的是——
票牛网上当时仍有门票在售,只是票价早已“蹿”上了天,原价880元的门票竟被炒到了四五千元!
提前买票价格翻倍
等了数月就不发货
今年7月,雷小姐得知,百老汇音乐剧《摇滚年代》中文版将于11月3日在上海人民大舞台上演,因该剧汇集了国内最当红的几名音乐剧演员,官方渠道发售的门票已被一抢而空。后来,她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互联网票务交易平台票牛网上“碰运气”,该网站倒是有大把门票在售,但 “溢价”也十分惊人,原本880元的票面,当时的售价已高达1704元,接近翻倍。但为了一睹偶像的风采,雷小姐还是咬牙下了单。
雷小姐在票牛网的订单截图
帮忙君从雷小姐发来的订单截图上看到,她在7月16日购买了一张演出票,票务提供商为获得平台资质认证的“裹裹言言”。雷小姐购票成功后,页面上即显示:商家已备票完成,预计8月1日前发货。
可半个多月过去,雷小姐心心念念的门票,并未如约而至。她联系票牛网客服询问原因,对方信誓旦旦称,票务没问题,最晚9月一定寄出,让她尽可放心。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雷小姐和票牛网客服在8月交流的记录截图
不料这一等就是两个多月,到了10月初,票牛网不但仍不发货,甚至连通解释电话也没有,“拖了这么久,不会出什么变故吧?如果没票,也应该尽快通知我,让我早做打算啊!”雷小姐感觉不妙,再次致电票牛客服,对方的回答却和此前如出一辙,“你别着急,我们已经催过卖家了,肯定不会错过演出的!”
雷小姐和票牛网客服在10月交流的记录截图
开演前十天票没了
违约赔偿只有几百
但雷小姐的担心最终还是成了现实。10月23日,距离演出开始还有10天,票牛网突然来电告知,她的门票“断供”了!
雷小姐和票牛网客服当时的交流的记录截图
“我提前三个多月高价买的票,还和他们反复确认过,如今却告诉我没票了,这不是故意欺诈消费者吗?”
更让雷小姐气愤的是,就在票牛通知她无票的当天,网站上的演出票依然有售,但售价已经“蹿”到了4000多元,比她当初的购买价又翻了一倍多。
雷小姐向票牛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案:
■ 要么正常提供演出票;
■ 要么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按下单金额退一赔三。
但票牛网称,平台上的演出票由不同商家提供,雷小姐没拿到门票,是接单的那家票务代理“放了鸽子”,但他们不能“拆东墙补西墙”,让其他商家来“接盘”。
关于赔付事宜,按票牛网规定:
在演出开始前7天通知消费者无票的,除了退还购票款外,只能赔付票面价的30%,而这笔费用也无法提现,只能在票牛网上继续购票使用。
对于这样的解释,雷小姐一一反驳道:“我是通过票牛网买的票,出了问题,当然找票牛负责,至于商家违约,平台可以事后去追责,但他们必须履行对我的承诺!另外,卖票时溢价这么多,赔付时却只按原价的30%计算,明摆着是逃避责任,太不公平!”
再联想到临近演出时,网站上同档次的门票已涨至四千多元,雷小姐甚至猜测,平台或商家有可能故意毁约,从而牟取更大的利益,而相比之下,毁约需要付出的代价可谓九牛一毛,微乎其微。
票牛回应轻描淡写
若涉欺诈退一赔三
帮忙君致电票牛网客服,一名工作人员查询订单后表示,雷小姐订购的演出票之所以“落空”,是负责提供票品的商家与主办方之间的衔接出了问题,他们对此也无能为力,只能按照公司规定,赔偿票面价(880元)的30%,即264元。
票牛的无票赔付规则“避重就轻”
对此,上海汇业律师事务所律师吴冬认为,票牛网应当按照与消费者的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最终无法提供门票已构成违约,并给消费者造成了损失,应承担相应违约责任。
如果消费者能证明票牛网的违约是主观恶意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热门演出票价飞涨
加强监管打击欺诈
近年来,随着文化演出市场的蓬勃发展,以票牛、摩天轮为代表的互联网票务交易平台也应运而生,标榜为用户提供各类现场演出门票(演唱会、话剧歌剧、音乐会、舞蹈芭蕾、体育赛事、旅游玩乐等),并自诩“解决了用户买票难、买票贵、无法退票、售后混乱等问题”。
但帮忙君登录票牛网搜索发现,平台上的演出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景象,部分演出门票确实可以打折购买,但也有一些热门演出,溢价现象十分普遍,最夸张的甚至高出原价的三四倍。
而新浪微博上对票牛出尔反尔、订了票最后却拿不到的投诉也比比皆是,网友“一颗人间水蜜桃吖”就质疑票牛:
9月8号加钱买五月天的演唱会门票,今天打电话跟我说没票了要给我退钱。刚爆出来周杰伦可能去做嘉宾,就缺票了?这不是明摆着把我的票再高价卖给别人吗?
业内人士表示,文化演出市场越来越火的背景下,有关部门更应加强对互联网票务交易平台的监管,严厉打击消费欺诈行为,净化演出市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帮侬忙工作室
策划 | 钱俊毅
文字 | 房一浩
摄影 | 受访者
编辑 | 蒋一俭 姚储杰 李 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