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双11”收官!市民“买买买”背后,今年“双11”展现了重庆消费端和供给端哪些新特点?记者带你拆解“双11”成交大数据。
强大的消费潜力
天猫发布数据显示,“双11”天猫交易额5403亿元,京东累计下单金额超3491亿元。其中京东平台,重庆地区购买力位居全国省份第16位,11日当天成交额环比增长40%。这说明
重庆具有强大的消费潜力。
这种消费潜力不仅是在C端,B端也当仁不让。重庆快消品B2B平台淘喵喵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双11”,淘喵喵重庆地区共上线超2600个品类。截至11月9日中午12时,销售总金额超400万元。
其中,最畅销的单品TOP5为:伊利纯牛奶250ml*24盒/件、长寿花金胚玉米油5L+500ML/瓶、百事可乐500ml*24瓶/件、长寿花压榨玉米油5L+200ml浓香/桶、翟双龙泰香软米22kg/袋。最热卖的品类TOP5为:旺仔牛奶125ml*4盒*9板/件、康师傅矿泉水550ml*28瓶/件、蒙牛低脂高钙牛奶250ml*24盒/件、雪碧2L*6瓶/件、百事可乐500ml*24瓶/件。最具人气商品TOP5为:重庆33啤酒500ml*12罐/件、秒厨当家精选玉米胚芽油5L*4桶/件,统一阿萨姆奶茶500ml*15瓶/件,高山油米22kg/袋,康师傅冰红茶1L*12瓶/件。
另据快手116品质购物节首周趣味消费报告显示,重庆的网友很爱美,美妆护肤类商品购物中,重庆位列南方城市第三名。在美妆护肤商品复购方面,重庆也位列南方城市前三名。
同时,重庆人也利用“双11”大促时机“囤旅游”。记者在飞猪App上看到,重庆多个温泉商家推出优惠产品,覆盖九龙坡、北碚、南川等多个区县;滑雪产品也纷纷上线,涉及南川金佛山、武隆仙女山、丰都南天湖等地。“天气变冷,应季旅游产品开始热卖。”飞猪相关负责人分析表示,“双11”期间随心租、随心飞、旅游盲盒等特色新玩法,也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像囤化妆品一样“囤旅游”。
银发族和年轻人加速入场
是哪些人在买?
天猫发布数据显示,银发族和年轻人以更大的热情涌入“双11”。90后与00后消费者占比超过45%,尤其是00后参与“双11”的人数比去年增长了25%。同时,随着长辈版淘宝的上线,每天有110万“银发族”用“长辈模式”逛“双11”,他们喜爱买的商品前三名是:智能手机、羽绒服和毛呢外套。和年轻人喜欢“夜游”淘宝不同,“银发族”更喜欢扎堆在早上7点网购。
京东发布数据显示,根据重庆市用户特征显示,今年“双11”期间,重庆女性用户成交额占比43.75%;35岁以下年轻用户占比61%。本地新用户特征倾向于年轻化,消费者人群的结构变化也使重庆整体消费市场日益显得年轻、细腻、有活力。
今年“双11”各大平台普遍提前到晚8点开始预售和抢购,也加速了更多上班族、学生一族、年轻妈妈以及中老年人加入大促盛宴。
京东相关负责人表示,据QuestMobile发布的《 2021年双十一预售期洞察报告》指出,晚8点开始预付定金和付尾款策略更贴合用户行为,与用户最活跃时段一致。因此京东继续强化青年高价值群体的粘性,11月1日新安装用户中,19-30岁用户占比达到30.5%。
“重庆造”消费品也卖火了
除了“买买买”,“卖卖卖”也不容忽视。火锅底料、重庆小面、重庆自热火锅,在快手平台最近一个月的销量就持续攀高。乌江榨菜甚至上榜快手必吃榜。
“近两年来营销效果最好、销售量最多的渠道,就是直播带货。”涪陵榨菜相关负责人透露,近两年来,涪陵榨菜把直播带货作为线上营销的一种主要手段,除了传统的线上渠道,公司还抢占了快手等新电商平台。在直播带货的拉动下,“双11”期间,涪陵榨菜线上销售额近1400万元,同比增长37%。
小面也成为线上销售爆款。“双11”当天,金牌干溜小面就销售100万元左右。记者在拼多多上看到,今年“双11”期间,金牌干馏小面多次位居“重庆小面”类目第一,平均价格10多元/1盒(含100g面条)。
此外,重庆农产品在线上也卖得俏。天猫数据显示,从10月20日到11月11日上午12点,重庆农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