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和董事长谁职位大(周总理、朱老总都以职务称呼,他却被毛主席称为“老板”,为何?)

在新中国诸位中央领导人中,大家为了表示尊敬常常用职务称呼他们,如毛主席、朱老总、周总理等,听起来亲切又自然,不过在革命队伍中却有一个人,毛主席时常称呼他为“老板”,这个人就是谭震林,那么为什么毛主席要叫他老板?这个称呼的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呢?

谭震林

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还请各位帮忙“长按2秒点赞按钮”来个强烈点赞。并且“关注”一下,以后常来,不迷路。

谭震林的革命人生

1902年谭震林出生于湖南攸县的一个工人家庭,小时候曾在私塾读书,当学徒时因为工作便利,得以阅读大量书籍。那个时期新思想萌发,很多进步读物和书籍在社会上广泛传播,谭震林读后很受触动,逐渐产生的对革命和民主的向往,在社会形势下积极参加组织了各类工人运动,为今后的革命事业奠定了基础。

1926年入党后的一年多时间里,谭震林的革命生涯有些曲折,从事各项革命活动时被反动派盯上,随后又赶上了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组织数万人游行示威,又被反动派下令通缉,一时间没有找到党组织,只得回到家乡进行地下革命工作。

1927年年底,谭震林和工农红军汇合,,随后在毛主席的带领下,上了井冈山,开辟了新的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时,谭震林先后担任红四方面军第二纵队政委、红十二军政委等职务长征开始后,谭震林在组织的安排下,和新四军一同在南方诸省指挥领导游击战,和同志们一起将革命队伍扩大到10万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其实谭震林是最早一批到达井冈山的政工类领导,那么为什么在之后的革命岁月中他名声不显呢?难道是因为他不会打仗吗?

其实不然,虽然谭正林一直在后方工作,但并不代表他没有指挥作战的能力。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南方带领战士们在敌后与日寇和反动派展开了8年的斗争,也就在这一时期,谭震林指挥了一场五战五捷的知名战斗。

繁昌战役谭震林一战成名

1938年新四军在南方的苏南、皖中等大片敌占区与日寇进行周旋作战,凭借着本身对地形的了解和对游击战的深刻认知,屡次挫败日军的扫荡,取得了蒋家河口战斗韦岗战斗等知名战役的胜利,一时间在群众中打响了新四军的名号,也树立共产党带领部队在地方上的威信。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民党屡次被日军吊打和战斗中的一败涂地。国民党部队就开始产生了一些不一样的想法。在个别人士的鼓动下,开始造谣一些不利于新四军的言论,将矛盾和日军的关注点逐渐引向了新四军身上。

1939年,日军进攻武汉之际,并没有忘了在南方地区巩固早前拿下的长江流域地区交通线的控制权,战火逐渐向苏皖两地蔓延。而此时国民党第三战区和新四军指挥部均设置在黄山屯溪,一旦让日军达成南进路线,势必会威胁到第三战区指挥部以及新四军指挥部的安全,战斗一触即发。面对这种危机形势,第三战区司令顾祝同希望皖南地区的新四军第3支队,即刻前往繁昌,挡住日军进攻的脚步。在新四军军部的指派下,谭震林率第3支队4个营的兵力前往繁昌一带准备战斗。

总裁和董事长

繁昌城地形特殊东面是河滩,北面是开阔地,西面和南面皆是山地地形。谭震林经过分析认为,如果在这里展开战斗,我军对敌的最佳位置就是城西南的山地区域。日军进攻的途径多数是从繁昌城北的荻港和铁矿山地区的据点出发。因此阻挡日军的关键要塞就应该选择在敌人必经之路的孙村和汤口坝,这里是山地地形,更便于我军展开战斗。

就在谭震林带领第3支队来到繁昌不久,日军也已经完成进攻部署,双方都心照不宣地做好了全部的战斗准备。1939年11月7日,日军第15师团下属的川岛警备部队500兵力对繁昌一带兵分三路发起试探性进攻。

日军的进攻早就在谭震林的预料之中,并提前完成了作战部署,并根据当前即将发生的进犯制定了一条“请君入瓮”战术。并命令他们分别在城北的马家坝、城西南的白马山附近进行埋伏,另外还派遣了一只小分队占领峨山头制高点,进行总体作战观察和战场形势的把控,同时也部署重点兵力,切断敌人的支援线,便于将包围圈内的敌人和前来支援的敌人一网打尽。

8日一早日军发动全面进攻。在谭震林的指挥下,新四军打退了敌人的攻势。不过日军并没有放弃进攻繁昌,在整合战斗情报后,于11月13日午夜,派遣500兵力再次对繁昌发起冲击,不过这股日军不巧,刚行到孙村就被我军的侦察人员发现了。谭震林当即下令伏击日军,让日寇这股数百兵力有去无回,并着重交代战士们尽量在汤口坝设伏,一部分人吸引敌人进入包围圈,另一部分人守在包围圈外阻击前来增援的日寇。

战斗在14日一早,新四军打响伏击战第一枪,日军被枪声惊住了,过了许久才反应过来中了新四军的埋伏,随即向后方发出支援请求,根据新四军情报人员汇报,敌人又派遣了超过千人的兵力正在急速前进增援这支500人的小分队,很快敌人的增援部队也被我军消灭殆尽,14日凌晨,日军在进行了数日战斗后,依旧没能打破新四军在繁昌的防线,只能暂时宣布撤退。在这次战斗中日寇被击毙300余人,其中还包括一位日军中佐。

11月20日晚,日军驻荻港和铁矿山的石谷联队和川岛警备队再次集结2000兵力,打算分兵五路第三次发起对繁昌的进攻。谭震林再次下令从城外占据有利地形开始阻击日军脚步,尽可能多地消灭前来进犯的日军。20日下午3时日军进入繁昌城,开始发起对我军制高点峨的进攻。双方几经争夺,战至23日拂晓,在谭震林的指挥下,再次消灭数百敌人,日寇进攻再次失利。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敌人的3次进攻皆被谭震林带领的新四军阻断,日寇迟迟无法拿到任何优势,便将繁昌的情况层层上报芜湖驻扎的日军主力部队。12月15日,芜湖地区派遣1700多名携带重型武器的日军第四次发起对繁昌的进攻。此时日军主力加上原有驻军共计3000兵力意图攻取繁昌。不过他们的攻势在谭震林四两拨千斤的安排下,仍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新四军仅凭借4个营的兵力,就将敌人耍得团团转,以运动战和伏击战相结合的方式再次击退日军进攻,并取得了歼灭300多日军的好成绩。

这四次战斗,谭震林用自己的的指挥能力将日军彻底打怕了,再不敢轻易进犯繁昌。12月下旬不甘心失败的日军又对繁昌发动了第五次小规模突袭,依旧没拿到任何优势,只能铩羽而归。这五次战斗中谭震林用自己的指挥能力和新四军的作战能力再次证明了我军的势力,进一步增加了新四军在南方地区的影响力。

从新四军政委到“谭老板

1940年抗日战争正处于战略相持阶段,新四军在苏南地区的抗日根据地迎来了新一轮的挑战,只不过这次的对手却是国民党反动派。正在作战的关键时期谭震林接到组织的命令前往苏南地区,重新建设根据地。

不过苏南历来是国统区的战略要地,在当时也是日伪统治的核心地带,三方势力重兵把守,此时来到苏南几乎就等于进了狼窝般危险。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谭震林只得隐藏真实身份,以林姓布行老板的名头从常州出发,途径苏州最后赶往东乡。为了让身份更具有说服力,谭震林还真的在这里开了一家豆行,骗过了日本人。

一段时间后,谭震林顶着“老板”的身份为我党打开了收集情报,发展实力的方便之门。在组织的要求下,谭震林将江杭义勇军改编为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并指挥了多次战斗,又带领战士们开辟了新的革命区,壮大了我军力量,接下来的战斗中,这一部分兵力歼灭敌人数千人,缴获大量急需物资,夺回了94个地区的控制权。

而这一时期的谭震林多数时间都穿着讲究,以老板身份示人,负责接头和保护他的地下党人,也都称呼谭震林为“老板”,连毛主席都调侃的称呼他为“老板”,因此这个称号逐渐在中央领导班子中延续了下来。

1983年9月30日,谭震林在北京逝世,他是战争年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斗士,也是新中国的国家级干部,他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为新中国事业做出了不朽功绩。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