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1 16:46 | 浙商杂志微信公号
一则感谢政府的广告,把浙江威欧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飞和推到了舆论的浪尖。
2月15日,威欧希在企业当地的《温州日报》刊登了整版广告,内容很简单,只有一段话:“我们用一个整版,只想对温州市委市政府,瓯海区委区政府说一声谢谢!”
就是这一声“谢谢”,令威欧希和当地政府受到了关注,也带来了质疑。其中争议最大的一点是:“企业有没有必要以刊登广告的形式感谢政府?”
而林飞和对此有些无奈:“作为一家初创型高科技企业,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感受到了政府的关心和尊重。出于纯粹的感恩之心,同时也是想为企业做个简单的宣传,没有想到引起这么广泛的关注。”不过,他同时也表示,有争议也是好事,“我们感受到的来自政府的温暖,也希望在广泛的讨论中被人们更广泛地知晓。”
浙江威欧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飞和
以下内容为林飞和接受《浙商》记者专访时的自述——
温州速度感动企业家
我是土生土长的温州人,即使这样,也还经常为温州日新月益的变化感到惊叹。
威欧希并不是我的第一个创业项目。2004年时,我创办了一家做智能安防的企业,名字叫创世科技。当时的企业经营环境可不像现在。记得当时办理一张营业执照,我们就花了20多天时间,浪费了很多精力在各个流程之间。
威欧希这家企业是从2013年开始创立,一开始我们就打算做智能门锁。因为行业前景大,自行研发、制造的产品品质过硬,企业增长迅速。企业当初的注册地在潘桥(瓯海区一街道),工厂面积不过2000多平方米。很快,企业人数就增长到100多人。2015年,我们租到了现在这块位于郭溪街道的厂房,占地5亩。短短3年多时间里,威欧希产值每年翻好几番,但是企业用地等一系列硬件条件却无法跟上,这些成为了制约企业发展的桎梏。
用地难,怎么办?作为企业,我能想到的就是政府,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在一次由瓯海区领导牵头的现场会上,20多个部门的一把手到了威欧希现场协调办公,此后,用地项目得到了迅速推进。从用地摘牌到进场施工,这个项目只用了短短3天时间。去年12月8日,占地逾30亩的新厂房项目正式进场施工,总投资约1.7亿元,可承接年产100万套智能门锁的产能,预计今年就可落成投用。比较起现在这边最多只能满足年产能30万套智能门锁的租用场地,威欧希将面临新的变革。
在这件事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政府效率的改变,也感受到了对企业、企业家群体的关心和尊重。过去我们办张执照都要团团转,到处问人打听。现在碰到用地这样的大问题,政府主动上门帮助企业办理,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什么是“服务型政府”,我真正从身边的政府部门和负责人身上看到了这样的精神。
点滴关怀帮助发展
这样的服务精神和办事效率,也让企业真正成为受惠者。除了在大事、要事上政府部门为企业提供高效率的服务,在日常当中,我也感受很深。像我们现在的郭溪街道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几乎每隔两周都要上门走访,来问问“最近遇到什么困难”。正是在这样的点滴关怀中,政府时刻发现企业的需求,并且能给予迅速的反应和支持。这也推动了企业、行业的发展。
以我们企业所在的智能锁行业为例,2017年,瓯海区委区政府提出了打造“中国智能锁之都”的目标,2018年的年中,《促进智能锁产业发展十条政策》就出台了,这也是全国第一个智能锁专项产业政策。
在你采访之前,温州市金融办的相关负责领导刚带着深交所辅导企业上市的同志登门为我们做辅导。我们作为拟上市企业,最需要的就是这些信息和帮助。从去年到今年,市、区金融办组织了多场活动和讲座,让我们从上市的“小白”变成初通门道的学生。
另外一个很好的改变是企业的融资环境。过去,在温州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要寻找投资机构,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到深圳、上海等地去寻找。因为温州的民间借贷氛围虽然发达,但关注创业创新、高新技术行业的投资机构却并不多。2016年上半年,我们完成了A轮融资,投资机构就是深圳的万兴科技投资。
就在当年的7月,温州设立了10亿元的科技创新创业投资基金,主要是希望帮助好项目能在温州扎根创业。这个消息一出来,在企业家中间引起了轰动。2017年10月,我们完成了B轮8000万元融资,就来自于这个投资基金下的子基金。温州的高新技术企业再也不用怕有好项目还要跑到外地去融资了。
“爱”要大声说出来
在我身边,和我一样受惠于政府的高科技企业也越来越多。就在这次的广告发出后,我在朋友圈的转载就被纷纷点赞,有朋友特地留言,说“感同身受”。
我其实就是当了一回企业家“代表”,把平时大家的心里话勇敢地做了表白。毕竟,爱要大声说出来。此前我们也考虑过送锦旗的形式,但是股东们都是“80后”的理科男,大家希望用影响更广、更直接的方式来表达。
另外,广告刊登的2月15日正好是我们开工的第二天,我们也希望有个好兆头。
这次有不少观点说政府只不过是做了应该做的服务,企业家没有必要专门回应。我认为,“亲”“清”政商关系之下,企业家也应该对享受到的良好服务和环境有感恩之心。就像遇到交警辛勤守护,路过时我也愿意摇下车窗,对他们说一声“谢谢”。这是回馈我们得到的尊重和帮助,也是对越来越优越的营商环境的回应。
(原标题《独家对话 | 我为什么登报感谢政府》,原作者姚恩育。编辑李欣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