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文《史书不会明着告诉我们,平阳昭公主是战死在河北的》、《诡异的记载帮助我们还原平阳昭公主战死的历史真相(上)》和《诡异的记载帮助我们还原平阳昭公主战死的历史真相(下)》、《平阳昭公主具体是什么时候战死的?在这场战役前》
因为李渊不顾李世民等人的反对,直接斩杀窦建德才导致了刘黑闼叛乱。而且李渊为了打压李世民,不肯让李世民出战,才致使刘黑闼做大,最后不得已派才派李世民出战;而且李世民刚取得胜利,李渊便将其召回,导致在齐王李元吉和庐江王李瑗等人的作祟下,李世民留下的安抚工作没有进行,使得刘黑闼有了卷土重来的机会,三次换帅也不肯让击败刘黑闼的李世民重新领兵。
如果李渊肯听从李世民等人的建议,不那么着急的斩杀窦建德,刘黑闼就不会叛乱。如果不是为了打压李世民,直接让李世民去平定刘黑闼,说不定李世民连爱将罗士信都不用牺牲就可以彻底平定河北地区的判乱。自然不会有后面,让李元吉和李建成挂帅平定刘黑闼,平阳昭公主也不用参加与刘黑闼的战争,自然也不会战死沙场。
如果非要算谁的过错最大,绝对是李渊,他是害平阳昭公主战死的第一责任人和第一罪魁祸首。
唐高宗李渊
因为李元吉和李建成军事能力不行,他们及东官集团(这里主要是王珪和魏征),又为了稳固太子之位,限制李世民,非要去抢军功,而不是为了万无一失,请李渊再派李世民讨伐刘黑闼。
李渊为了保证他们能赢,只好启用了平安昭公主,让她辅佐李元吉和李建成,导致平阳昭公主战死沙场。
如果李建成和李元吉真的有较强的军事才能,或者有自知之明,不去抢功劳,让李渊重新启用李世民(尤其是李建成,早点劝李渊以大局为重,根本没那么多破事,加上李建成是这个集团核心,所以李建成是东官集团第一责任人)。李渊也不会为了能赢,而派出镇守娘子关的平阳昭公主,最后害得她战死沙场。
最帅李建成的扮演者严屹宽
刘黑闼在被斩首前说:“我辛在家锄菜,为高雅贤辈所误至此”,确实,如果他和高雅贤等人有自知之明,在见到李世民一战擒双王后,知道李世民的厉害,不自不量力的起兵反唐;而是隐姓埋名,他们不会死,平阳昭公主也不会死。
东汉王刘黑闼
听到刘黑闼说这话,我想打他。明明是自己主动的,还说高雅贤等人害;人家刘雅是明确拒绝,他是稍微谦让、便高兴地加入了;这就是他主动加入,不是高雅贤等人强迫他。
而且他被李世民击败后,卷土重来可没人逼他;如果不卷土重来,也不会有后边,李渊派平阳昭公主帮助李元吉和李建成,平阳昭公主也不会战死沙场。
虽然是整个刘黑闼集团都有错,但刘黑闼责任最大,是他们集团第一责任人。
所以是李渊和东官集团,以及刘黑闼集团共同造成了平安昭公主的战死;但罪魁祸首是李渊、李建成、刘黑闼三人。
至此,《平阳昭公主死亡之谜》节选系列五部分内容已全部更完。
致亲爱的读者们:
为了维护封建礼教,史官们没有秉笔直书,使得平阳昭公主在史书上死因成谜。
我们只能通过史书中的蛛丝马迹,推理出这一真相。
而且经过千年的传承,又经过《四库全书》对于有碍政治稳定和封建统治的文字全部删去、概不存留,那种篡改;谁敢说我们今天看见的《史记》、《三国志》、《旧唐书》等史书就是作者写的原内容呢?
同时这些作者也不是事件的亲历者,如何能确定他们写的就是历史的真相呢?
就算是亲历者,也很难百分百客观表达真相,尤其是事件中的人物怎么想的?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那怕是本人,因为名声等因素,也未必会说出真相,尤其是位高权重之人,很少会吐露心声。
但是在没有通过考古考据等证明记载有误前,我们必须相信史书,以史书为依据,否则我们就会陷入历史虚无主义。
所以通过对史书的抽丝剥茧,我个人认为,这就是平阳昭公主死亡之谜的真相,至于这个谜团真相是否如我分析的一样,只能期待相关考古发掘出真相,来印证了。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册府元龟》、《资治通鉴》、《大唐创业起居注》,引用《旧唐书》、《资治通鉴》内容,省略内容与本文无关。
本文是从我之前的文章平阳昭公主死亡之谜,真相居然是这样中,节选的第五部分。因为该文章全文10296字,篇幅太长,导致很多人,没有阅读的兴趣。
所以我将原文内容拆分为五部分,希望大家阅读后,有了兴趣,再去读原文,原文五部分内容结合在一起,比本文更好、更清楚、更深刻。
认同本文,请[来看我]加[赞]支持作者一下,感谢大家的阅读[作揖]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