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徐州本地企业江苏弗瑞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徐州云颐无纺布制品有限公司等多家医疗防护用品生产企业,抢时间、赶进度、保质量,将一件件质量过硬的防护服、口罩等运往各大医院、社区、企业等地,为打赢疫情阻击战添能助力。
江苏弗瑞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KN95防护口罩,对于PM2.5、病毒、流感等都有很好的防护作用。1月22日,接到武汉的采购订单后,公司取消了其他订单,第一时间将库存的30多万只KN95防护口罩发往武汉,优先保证武汉疫区的口罩订单供应。
据公司发展中心总经理李媛媛介绍,从1月19日开始,公司管理层到工厂里的十几位一线工人,一直坚守在生产一线,24小时开工,加大马力保障生产,公司两条口罩生产线日产口罩6万只,在口罩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保障口罩安全生产、质量过关是它们的第一要任。
原材料进入工厂后,第一步是消杀。在工厂二楼有一个分装车间,专门有两间屋子做紫外线灯消毒;消毒完成后,原料进入无尘车间后,仍然有一部分材料如热风棉和熔喷进行二次消毒,确保在上生产线之前,原材料的卫生和干净。口罩在自动流水线上完成后,进入质检车间,每一片口罩都是测试耳带,松紧度及韧性,同时检测中间的材质是否有破损,是否有漏洞或者说有无B品,保证每件口罩都是正品出厂。
在徐州云颐无纺布制品有限公司,该公司的车间的防护措施非常严密。单单是进门就要有多条严格规定:工人首先穿上鞋套和"蘑菇帽",鞋套杜绝了灰尘,蘑菇帽则要求盖住所有头发,再穿上防尘、防静电防护工作服,防护工作服犹如一身铠甲,仅仅能露出眼睛,然后进入风淋室,之后还要进行两次测量体温、两次进行双手消毒,随后又经过两个缓冲区才进入到生产车间。
为了能保证生产的防护服卫生安全,几乎每个工序都有一个生产车间,车间之间装置了传递产品的缓冲区,主要是为了防尘;车间内的空调也是特制的,不仅可以除尘杀菌,而且一直保持正压,阻止外面的灰尘颗粒"溜进来"。
对卫生安全生产要求近乎苛刻,对安全的检验更为严厉。检验员检验细到检验到每个针眼,整个防护服大约有3000多个针眼,工人用热合机将特制的压条材料"焊接"到这些针眼上,是为了防止病毒通过这些缝隙扩散出去,而检验员要对每个细节进行更严格检验。
目前,徐州共有9家生产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物资的企业,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这些企业正加班加点生产,保障疫情期间,防护用品的供应。
无线徐州全媒体记者:王佳佳 孙瑜隆 沛县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