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网友留言,手哥,你敢不敢说说你们东北?那有啥不敢的呢?今天,和大家聊一个非典型东北城市——大连。
大连,在东北绝对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大连之于东北,犹如香港之于祖国。你问一个大连人,“你似东北银吗?”,一小部分会回答:“我似”,绝大部分会回避这个问题,不置可否的告诉你“我似大连银。”大连人究竟是不是东北人?这个问题争议很大,为什么呢?首先从语言上就可以看出端倪,大连人讲的话是胶辽官话,也叫辽胶官话,一个意思。辽自然是辽宁了,胶是哪呢?当然是胶东半岛,即山东。相比东北其他地方的老铁,山东更像是大连人的真亲戚。事实也是如此,早期的大连人都是从山东逃荒过来的,到这一看,海风中弥漫着熟悉的海蛎子味儿,和青岛烟台老家何其相似,渔网都不用扔了,就不再往北走了。
第一次从山东坐船到大连的人,上船的时候听到下面出租车山东口音的吆喝,下了船还是出租车司机吆喝着山东口音,很容易让人懵逼,以为船没开呢,其实早已经到大连了。只要是依山傍海地方,都不会混的太差,大连当然也是,大连可以说是东北发展最好的城市了,早在九十年代就是北方的一颗明珠,足球之城,服装之城,啤酒之城……各种美誉,尤其是万达垄断甲A的那些年,大连人无一不以足球之城而自豪,那时候你问十个大连人,有八个都能告诉你自己家亲戚孩子在万达梯队踢比赛,大连人对足球的热爱,可见一斑。后面因为种种原因没落了,那就是另外一个long story了。
大连的城市口号是“浪漫之都,时尚之都”,一个城市敢自称时尚,那是相当的有勇气,就好比一件衣服上印上FASHION一样。大连的城市规划确实可以,亚洲最大的广场星海广场足以让大连人骄傲很久,大连的女骑警更是全国独一份,女警骑着马在广场巡逻,一种英国皇室style,这你受得了吗?但与此同时,也因为被批评“城市建设的像欧洲,农村发展的像非洲”遭人诟病。
大连有一阵子还被称为过“软件之都”,这是东北独一档的存在。08年之前的大连软件行业发展的还是不错的,因为大连有大量的日资软件企业,当时大连人靠着给日本人做外包工作正经风光了一阵子,涌现出来东软华信海辉等一批对日外包企业,当时大连的领导目标是把大连建设成为中国的班加罗尔,可惜好景不长,08年之后就完犊子了。一来是全球金融危机,日本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缩减了大量业务;二来是中国互联网大潮兴起,给人干外包那都是低端产业,不如去搞互联网创业,人才纷纷涌入北上广深,大连刚硬了不久,又萎了。
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连相对东北其他地方,优越感还是很强的,一般有什么杀人放火的恶性新闻,大连人第一反应就是:“不是本地银干滴,肯定是黑龙江那帮biang干滴。”一看新闻,果然是犯罪的是黑龙江人…大连人普遍不太能瞧得起其他地方的北欧人,可是出了东北,自己也成了南方人眼中的北欧人,这让他们很尴尬。这就是大连和东北的关系。
那么大连人和另外一个真亲戚山东人关系怎么样呢?据我观察,也不咋地。山东人不用说了,孔孟之乡,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捍卫者。山东之于中国,就好比德克萨斯之于美国,美国德州都是坚定的白人至上的捍卫者red necks,山东人亦是如此。山东人有一句古训:Shandongness always pay his debts(山东人有债必偿),也可以理解为有仇必报,所以山东一直都是仇日大省。但是大连恰恰相反,大连是个包容性很强的城市,这里的日资韩资企业比比皆是,老一辈的大连人更是能讲一口流利的日语。大连话里有许多外来语,布拉吉(连衣裙)俄罗斯语,晚霞(衬衫)日语……这你在别处见过吗?再跟大家分享一个冷知识:全国五十六个民族,第一个汇聚齐的城市不用说了,自然是北京,第二呢?答案正是大连,大连的包容性可见一斑。
有分歧,也有相似的地方,相似之处就是大连人和青岛人一样,都有着一个直辖市迷梦,都认为自己的家乡马上会成为下一个直辖市。有大连人和青岛人坐一起的酒局,千万别聊这个问题,聊聊能打起来。
最后我再教给大家一个分辨大连人和其他东北人的方法,你到了大连,如果看见一群小年轻走过来,穿一套阿迪达斯的,肯定是大连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