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地人
“帮汪峰上头条”,已经成了一个娱乐圈经常会出现的梗。由于汪峰每次发新歌总是会冲击头条失败,也让这个话题不断加码和发酵,于是在汪峰推出新作的时候,反倒成了一种最好的营销。
今年的1月31日,汪峰终于凭借新歌《没有人在乎》喜提热搜,也让所有“帮汪峰上头条”的歌迷们颇有一种功德圆满的满足。不过可惜的是,这次汪峰凭借作品上热搜,却是因为一个让创作者无比尴尬的关键词——难听。
当然,评价一首歌曲好听还是难听,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但一首歌曲在发行后竟然引来那么多质疑声,无论作为现象和话题,都是很值得解读的事情。
汪峰在新歌里的表现更像一个菜鸟
在音乐风格上,《没有人在乎》是一首说唱作品,并且还邀请了Gai周延和张艺兴两位擅长说唱的歌手合作。
听起来这样的阵容足够让人放心,但事实是Gai周延和张艺兴确实做到了让歌迷放心,真正没到位的是这首歌曲的主角汪峰。
汪峰作品里的说唱部分更像是念白,这种接近于朗诵式的说唱,如果放到二三十年前,还可以被人原谅,因为当一种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首次碰撞时,难免会有一个借鉴期、磨合期。比如,最早崔健在《不是我不明白》里唱的“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就是过渡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中文说唱。
但经历了二十多年的说唱文化普及,尤其是经过《中国新说唱》《说唱新世代》等大量综艺节目的扩散,如今的中文说唱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类似双押、三押、跳押等技术更新,通过每个人不同断句和衔接,甚至还将汉语的单音节韵律激活出很多新的语言属性。
但汪峰在这首作品里的表现,在技术上却是降维和逆时代的,他在音乐里的表现更像是一个菜鸟。也难怪很多人说,就汪峰的说唱水平,很多普通歌迷去唱也不会表现得太差。这对于一个国内顶尖的唱作人来讲,简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是不是创新就可以掩盖一切?
即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鼓励汪峰此次的创新,尤其是一个摇滚歌手第一次真正涉及到说唱领域,这种创新精神还是值得鼓励的。
但不得不说,这是模糊了创新原本的意义。创新这个概念,包括了动机和结果。可以这么说,绝大部分的创新动机确实是值得鼓励的,但这并不代表创新一定是对的,创新好不好结果说了算。
而汪峰这首《没有人在乎》最大的问题,就是他在一个自己完全不擅长的领域实践着他的创新。也因为这样的创新,缺少真正的技术储备,以及跨界与融合的全新角度和方向,让创新变得草率且不负责任。
事实上,汪峰并不是音乐圈的个例。这几年非常流行一个说法,叫“走出舒适圈”。一个歌手和一个音乐人敢于突破自己固有的舒适圈,当然是值得鼓励的事,但在走出舒适圈之前,也必须认真对待两个问题:你是不是已经真正拥有自己的音乐体系与风格?走出舒适圈之后,你是不是明确自己要做什么?
汪峰当然已经拥有属于自己的音乐体系和风格,但他显然没有做好跨界说唱的准备,至少从《没有人在乎》这首歌曲来看,汪峰并不是一个合格的说唱歌手,甚至有点拉低了中文说唱的门槛。
用娱乐来表现严肃,严肃也变成了娱乐
其实,《没有人在乎》原本是一首主题严肃的作品,就像汪峰曾经的摇滚乐创作一样,《没有人在乎》立意于现代人的冷漠和孤绝,从作品的文案上,更引入了AI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背景,从音乐文本上解读,其实是一首有着人文出发点的作品。
但在创作上,这一次的汪峰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还没有熟悉说唱音乐的文字规律,所以于文字的表达上显得完全流于表面和空洞,根本没办法让人有一种醍醐灌顶的冲击感。
更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觉之间,汪峰本人也开始陷入互联网的娱乐语境里。比如从他预告新歌发布,以及太太章子怡在社交媒体的加码,再到这首歌曲的形式与合作嘉宾选择,都有着很明确的市场导向痕迹。
《没有人在乎》的两位帮唱嘉宾,一位是目前说唱歌手出圈代表的Gai周延,另一位是兼具偶像和实力派的艺人张艺兴。两位歌手各自都有着很固定的粉丝圈层,在音乐行业内也有一定的话语权。选择这样的两位歌手助阵,即使音乐合作上没有让作品出圈,但至少从经济学上来讲,确实已经打通了另两个圈层的壁垒,让汪峰的新歌可以更出圈。但Gai周延和张艺兴的加入却只是带来两段各自的说唱,和汪峰的主歌放在一起,因为彼此之间缺乏应该有的融合,导致《没有人在乎》就像是三首歌曲被串烧到了一起,三者之间毫无关联。
作为一直以人文创作见长的汪峰,这一次显然是过于追求形式,通过最新颖的曲风、最火的艺人、话题性十足的营销,不断为自己的新歌加码,却忘了对作品本身的雕琢,最终让“没有人在乎”这个严肃的议题近似于一场娱乐闹剧。
只有话题,没了议题。
流量时代汪峰们何去何从
在流量时代,音乐在传播平台和渠道上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很多时候也反向影响了音乐作品的创作,很多音乐人的创作初衷和创作视角也有了许多变化。
“唯流量”的结果,让音乐越来越成为快消品,过度强调副歌旋律洗脑,也让神曲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专辑模式被打破,让单曲重新变为创作和传播的主流,没了更概念化的酝酿和结构,那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创作,也势必让创作者的思维变得分散和游离,从而无法形成高质量的艺术对焦。
另一方面,大量选秀节目里过度追求编曲玩法和加法,也让很多音乐人都以无休止的跨界与融合为荣,也以音色的堆积作为作品品质的保障,这些问题在汪峰新作里有一定程度的投射。
在新歌里,汪峰不断喊着“没有人在乎”,其实这真的是一个好的议题。当音乐人的目标全在满足市场、满足娱乐、满足形式层面的创新,而没有在作品里投入最诚挚的情感、最深刻的反思,那么,这样的作品“没有人在乎”也就变得合乎情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