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是指中国三大互联网公司阿里、腾讯、百度,这三家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除了稳固自己领域的产业,还紧随时代的变化向其他领域“触角”,有些人就想提问了:这三家公司实力那么强,他们为什么不做手机业务呢?答案是:不是不做,而是都失败了。
百度是在2012年向手机领域伸出“触角”:先上线百度云OS手机系统,更新了67个公测版;这一手机系统被大量使用就是在2014年爱奇艺与100+手机制造商推出的视频手机,这些100+V6的手机搭载的就是百度云OS;不过这一切都在2015年戛然而止了,百度云OS手机系统被网传倒闭,后经董事长证实,百度手机确实已告一段落,暂停手机业务。
腾讯的手机业务比百度还要早两年,在2010年与华为联手推出hiqq手机,这款手机一度是华为千元智能机普及战略中的热销产品。腾讯公司推出的手机系统就要比百度迟了,在2015年推出基于Android研发的操作系统Tencent OS,虽然适配机型很多但遗憾的是也没坚持多久,2017年宣布停止一切业务。
阿里时间正好掐在百度和腾讯中间,2011年推出YunOS系统,阿里的这个手机系统搭载的厂商虽多,但大多数都是小众手机厂商,如斐讯、波导、奥克斯、青橙、优思、蓝天信、广信、欧奇等,因为手机的受众面较小,所以阿里把这个系统深研到了智能汽车等领域,目前还不知道后续发展如何。
综上所述,阿里、腾讯、百度三大互联网公司在2010年左右都尝试入驻手机市场,企图分一分国内手机市场份额这个大蛋糕。不太幸运的是三家公司推出的手机系统及智能手机比起手机企业来说略显稚嫩能,除此之外加上不了解制造业的技术、没有制造业的手机供应链以及手机厂商接近饱满的情况,所以未取得骄人的成绩。
手机业务在科技圈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手机首先要做好的就是满足消费者的体验感,抓住消费者的心,做好粉丝经济,优化手机系统。不过“退一步海阔天空”,相比手机业务,三大互联网公司明显还是更适应互联网的服务及信息交互,希望三大公司在移动互联网方面的发展做大做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