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2月,就在悉尼奥运会举办前夕,澳大利亚奥运申办负责人考兹承认:
7年前,也就是1993年9月22日夜,他给了国际奥委会的两位非洲籍委员7万美元的现金。
虽然这事并没有改变2000年奥运会在悉尼举办的事实,但却极大地刺激了大洋彼岸的中国。
因为在考兹贿赂奥委会委员的第二天,在决定2000奥运会举办城市的投票中,北京仅仅以2票之差落败于悉尼。
可见,2000年的奥运会是有多香,竟要靠贿选争夺主办权。
但奥运贿选不仅没有打击到中国人,反而增强了中国申办奥运的决心。2008年,中国北京举办了一场改变奥运历史的运动会。
本文将与大家探讨这么几个问题:
1)奥运会的城市争夺战,是何时兴起的?从无人问津到贿选上岸,这背后的原因是啥?
2)城市争夺战最激烈的十多年里,北京是如何申奥成功的,这背后些啥故事?
3)08年以后,奥运会是否重新跌落神坛,从香饽饽又变成了烫手山芋了呢,这背后又是一种什么心理?
本文大约4500字,阅读需要15分钟。
01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那时候,希腊200多个城邦天天打架,为了培养战士,奥运会应运而生,而奥运会办着办着,大家却在运动场上感受到了和平和友谊。
1894年,现在国际奥委会最初成立于法国巴黎,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举办于希腊雅典,4年一届的规定也是从这时开始的。
1915年,因一战影响,奥委会总部搬往瑞士洛桑,并在1981年取得了瑞士授予的永久法人资格。
然而,近一个世纪以来,两次世界大战让3次奥运会停办,柏林和莫斯科奥运会又被抹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不仅如此,随着参赛人数和国家越来越多,奥运会的成本也水涨船高。
因此,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不愿意举办,这个烧钱又不讨好的运动会。奥运会成了烫手的山芋。
1978年,在决定下一届奥运会举办地的时候,洛杉矶环顾四周,发现已经没有人跟它竞争了。
奥委会赶紧抱住了这条唯一的大腿,而洛杉矶也就此拿下了1984年的奥运会主办权。
然而,并不是所有洛杉矶人和美国人都想这届奥运会顺利举行,1978年11月,洛杉矶所在的加州通过了一项法律:不准动用公共资金举办奥运会。
而奥委会的宪章规定,奥运会必须由所在的城市和组委会负责全部财务责任。
奥委会宪章:洛杉矶市政府负责出钱;加州法律:洛杉矶市政府不能出钱。这下,对于洛杉矶政府来说,奥运会更加烫手了。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境况却最终促使奥运会竟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1979年,洛杉矶市政府邀请尤伯罗斯全面负责筹备奥运会,而尤伯罗斯只用了三个手段,就让全世界都闻到了这无米之炊的香味。
1)开源:引入私企投资
既然没钱,那就空手套白狼,而奥运会最大的卖点就是人气。在这个问题上,精明的美国人与奥委会经过了长时间的谈判,奥委会才最终妥协。
于是,尤伯罗斯与企业订立协议,你出钱,我允许你打广告;同时,出售电视广播的转播权和比赛门票。
2)节流:能省的就省
仅仅是开源是不够的,因为奥运会成本是巨大的。在这之前,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花了10亿美元,1976蒙特利尔20亿,1980年的莫斯科更是花了90多亿美元。
然而,尤伯罗斯通过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尽量不修建新的场馆;租借加州两所大学的宿舍作为运动员和官员住所、招募志愿者义务工作等等方式,大力地压缩了奥运会开支。
于是,洛杉矶奥运会不仅没有亏钱,事后结算,奥组委还赚了大约1.5亿美元。
凭借洛杉矶奥运会,尤伯罗斯登上了时代杂志的封面,也挽救了奥运会的窘境。
021985年,国际奥委会通过了TOP计划,也就是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计划。
简单地说,就是延续尤伯罗斯的策略,把这场运动会从政治的阴影下挪出来,放到了商业的太阳底下。
奥委会严格规定,每一期每一类别只允许一家赞助商,于是凭借着奥运会的强大人气,赞助商们挤破了头,而奥运会也借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赞助商们除了给钱,还可以给技术、给服务,而他们得到的,除了官方认证的全球合作伙伴称谓,还有4年的全球奥林匹克市场开发权、知识产权、市场营销权等等,总之,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什么是他们不可以拿来卖的。
而加上奥运会的门票、电视广播转播权等等,奥运会从单纯的运动会变成了一场生意,获得的收益,一般当地的奥组委得到一半,奥运会和所在的城市分另一半。
逐利是人类的本能,于是1984年以后,争夺奥运会举办的城市越来越多,奥运会从一个烫手的山芋变成了抢手的香饽饽。
奥运会的城市投票一般在奥运会举办的5-6年前进行,比如1984年的奥运会举办城市就是在1978年决定的。
因此,1992年的奥运会主办权,在1986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
法国巴黎、荷兰阿姆斯特丹、澳大利亚布里斯班、英国伯明翰、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以及后来成功夺得主办权的西班牙巴塞罗那,一共6个城市参与了此次竞争。
而4.1亿美元的电视转播权、6亿美元的国际品牌投资,还有大量的企业赞助、纪念币发售、门票收入等,也的确让巴塞罗那尝到了商业化奥运会的甜头。
为了争夺1996年的奥运会主办权,美国亚特兰大先在国内击败了旧金山等4大城市,又在国际投票中击败了来自英法等国的5个国际大都市,才最终如愿以偿。
而会徽会歌、火炬传递、吉祥物,现代奥运的100周年,亚特兰大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奥运会。
而随着奥运主办权的越来越激烈和白热化,逐渐崛起的中国,也开始参与角逐这场世界盛会的主办权。
031993年,当初无人愿意承办的奥运会,却迎来了史上最为最激烈的竞争,先后有30个城市表示想要承办2000年的千禧奥运会。
最终,澳大利亚悉尼、中国北京、德国柏林、土耳其伊斯塔布尔、英国曼彻斯特,共5个城市进入到了最终的投票。
1993年9月23日,最终投票显示,北京以2票之差惜败于悉尼,失去了2000年奥运会的主办权。
虽然最终查明,可能存在黑幕,但中国没有放弃。1998年,北京再次正式申办2008年奥运会。
1999年-2000年,中国展示出了对申奥的极度重视和志在必得。
2000年2月1日,中国确定申奥口号、申奥会徽,开通申奥网站;6月2日,中国代表团正式提交申请报告,详细陈述了申奥计划和构想。
9月8日,申奥秘书长王伟带领代表团赴悉尼宣传北京申奥口号;9月9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致信国际奥委会支持北京申奥。
一国元首亲自为申奥说话,似乎还是历史第一次。
10月26日,成龙成为官方申奥形象大使;次年,邓亚萍、巩俐等众多运动员和国际艺人先后成为申奥大使,用他们的国际人脉纷纷为奥运助力。
北京申奥持续了2年多,才终于落下帷幕。
1999年7月4日,国际奥委会接受北京申奥申请;2000年8月28日,中国成为2008奥运会5个申奥候选城市之一;9月9日,北京申奥会徽获得国际奥委会批准。
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主办权。
在通讯尚不发达的20年前,这一消息却迅速地传递开来。当晚,北京40万人齐聚天安门狂欢申奥成功;次日,这一消息几乎传遍了我国的大街小巷,整个中国,沸腾了。
04申奥成功后,从2001年到2008年,我们几乎是全民奥运。
很多国人,第一次了解到奥运会是个什么概念;萨马兰奇的声音和面孔让很多国人记了好多年;大街小巷讨论着奥运会的种种神奇故事。
奥运吉祥物5个福娃、舞动北京的奥运会徽的的等等,几乎有关奥运的一切,都会在第一时间传递到每个国人的耳朵里。
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拥抱过就有了默契,你会爱上这里。
我相信,即使过了这么多年,再次看到首歌的每一句时,很多人还是会不自觉地哼唱起来。
well come to BeiJing,很多人都曾用蹩脚的英语练习过这句话;全民观看的春晚舞台上,也总少不了为奥运加油添彩的节目。
鸟巢、水立方,这些为奥运会兴办的体育馆,一直到现在也是很多人到北京必去的景点之一。
然而,就在奥运会举办的2个月前,四川汶川发生了5.12特大地震。
重伤未愈,却并未阻止中国踏上奥运的征程。
作为一个四川人,08年的暑假是令人难忘的。
电视画面中,几乎全天候转播着奥运赛事,连70多岁的姥姥姥爷都对中国运动员获得的金牌数量如数家珍。
而在奥运赛事休赛的间隙,画面一切,却是来自四川汶川的哭声,幸存者的悲戚和坚强,还有解放军战士在一个个废墟里挖掘的场面。
我相信,这个画面,几乎印在了很多人的脑海中,成为无法割裂的记忆。
就在这难忘的记忆中,中国拿到了08年奥运会金牌榜和奖牌榜的第一,北京奥运开创了一个又一个奥运史上的奇迹。
北京奥运会,是一场中国故事,承载着每个中国人的记忆和难忘,也是中国大国记忆的转折点。
正是从那一年开始,很多人不再仰望西方,公知和慕洋犬在中国开始衰落。
奥运会为什么能有这么大影响呢?看看20年前的奥运会,竞争有多么激烈就知道了。
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02年盐城湖冬奥会,某些城市和国家,为了获得举办权,曾先后传出贿选丑闻,并差点导致萨马兰奇引咎辞职。
因此,能在这样激烈的情况下获得举办权,并举办了一场举世难忘的奥运会,这的确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也的确让中国人开始挺直了腰板。
而北京奥运会,也由此开启了奥运会的另一种新纪元。
那就是,奥运会不只是一场运动会,也不仅是一场生意,也是一个展示国家和民族自信的巨大舞台。
0508年过后,大国崛起的自信逐渐传开,90后也成了第一代,挺直腰板不再仰望西方的一代人。
而奥运会,也就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成为了中国崛起路上攻克的又一个战略高峰。
这本是好事,但随之而来的,是另一种声音。
北京奥运之后,伦敦奥运会抠里抠搜,里约奥运会亏空巨大。奥运会不再香了,香饽饽又变成了烫手山芋。
一个有力的证据便是,2032年的夏季奥运会,几乎都没有城市参与竞选。
那么,真相是不是这样呢?
的确,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水涨船高,索契冬奥会、里约奥运会的花销都大大的超出了预算,似乎办了奥运会没有迎来北京那样的自信,却剩下了一地鸡毛。
但事实上,这事没这么简单,我们来看历届奥运会申办情况。
2000年奥运会,有30个城市表示参加竞选,5个城市进入最终投票,悉尼获胜;2004年奥运会,10个城市参与竞选,包括雅典在内的5个城市进入最终投票;
2012年伦敦奥运会,9个城市参与竞选;2016里约奥运会,7个城市参与竞选。即将到来的东京奥运会,也曾有6个城市参与正式竞选;而2024和2028年奥运会,也曾有多个城市参与申办。
而2032年申办城市稀少,只是因为时间还早,申办城市还在酝酿。
可见,奥运会虽然当期巨额亏损,但却并不是门庭冷落宾客稀少,很多国家和城市仍旧看到其背后带来的城市知名度的传播、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不愿放弃这个香饽饽。
那么,为什么“奥运会跌落神坛”这种论调会尘嚣甚上呢?
曾经的中国人,还没有到过山顶,看惯了山腰的风景,对山顶的风景十分憧憬;而现在,有过一览众山小的经历,有人似乎又觉得除却巫山不是云了。
这不禁让子彧想起了,曾经天朝上国的傲慢。极度的自卑和过度的自信,有时候只在一瞬间。
12年前,有些底气不足,但我们敞开大门,勇敢地欢迎全世界来到中国;而今天,抛开眼前的浮云,我们同样会发现,还有很多高峰等待着我们去继续攀登。
现在可以停下来歇口气,看看过去的路有没有走歪,但还不到可以俯视一切的时候。
文/子彧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