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地带遭以色列空袭土耳其(掐起来了!以色列轰炸加沙地带之后,5月11日,土耳其呼吁出兵)

以色列战机空袭加沙地带之后,哈马斯武装对以色列南部城市发动了更加猛烈的火箭弹袭击,以色列国防军统计数据显示自5月10日以来哈马斯武装已经向以色列发射了超过600枚各型火箭弹。在哈马斯报复以色列空袭之后,以军战机对哈马斯武装关键情报人员进行了定点清除,这是2014年以来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地带发起的规模最大的军事行动。

◎5月11日以色列境内的空袭警报示意图

加沙地带遭以色列空袭

截止5月11日,以军战机在加沙地带发起的空袭已经造成至少30人死亡,203人受伤,其中包括不少儿童,以色列方面则报告了火箭弹袭击导致1人死亡多人受伤的伤亡数据。而在此前的耶路撒冷日冲突中,巴以双方共有1120人不同程度受伤,此时巴以冲突也是加沙地带近5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流血冲突。

◎“铁穹”防御系统拦截哈马斯火箭弹

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并迅速升级之后,国际社会纷纷表示严重关切,其中最上心的当属土耳其。5月11日,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公开表示,国际社会光谴责以色列是不够的,还需要拿出实际行动来保护巴勒斯坦平民。为此,他呼吁国际社会组建一支“国际保护部队”,进入加沙地带保护巴勒斯坦平民。

◎面对饱和式攻击,“铁穹”拦截系统也有失手的时候

值得一提的是,恰武什奥卢的这番表态是在与沙特大臣会面之后发表的。换句话说,土耳其的这个决定得到了沙特以及多数OIC成员国的支持,只不过这个头是土耳其来牵的。

土耳其最近2年来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异常活跃,利比亚内战叙利亚战争、纳卡战争、克什米尔冲突甚至顿巴斯冲突中都有土耳其的身影,土耳其在极力扩张自己的国际影响力。此次土耳其又主动牵头提出组建“国际保护部队”进入加沙地带,土耳其好像有点儿抢当中东地区维和警察”的意思,但是结合土耳其和以色列关系来看,事情或许没有这么简单。

◎在叙利亚巡逻的土耳其陆军装甲车

1、土耳其和以色列并非世仇,但是最近十年以来,两国关系在肉眼可见地恶化。2008年巴以冲突是两国关系恶化的开始,当时土耳其公开谴责以色列并宣布支持巴勒斯坦,两国随即交恶。2010年5月31日发生的“蓝色马尔马拉”事件进一步加剧了土以关系的裂痕。当时以色列军队在公海拦截了一艘悬挂土耳其旗帜的船只,登船之后双方发生冲突,以色列士兵开枪打死9名土耳其人,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公开谴责以军行动是“国家恐怖主义”,两国关系降至冰点。2018年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之后,土耳其-以色列关系再度恶化。

2、以色列已经成为土耳其寻求扩大地区影响力路上的绊脚石,这是土耳其最近十来年狂怼以色列的根本原因。中东乱局中,土耳其看到了成为地区领袖的契机,但是要想成为地区领袖,阿拉伯世界和巴勒斯坦是绕不开的,土耳其必须拿以色列开刀,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土耳其在二选一中选择了有利于扩大自身影响力的阿拉伯国家,所以我们看到近些年土耳其频频站到以色列的对立面与以色列唱反调,遇事不决谴责以色列换取阿拉伯世界的好感。

◎2010年的“蓝色马尔马拉”事件是土耳其和以色列双边关系中难以修复的裂痕

3、土耳其和以色列关系不会完全破裂。土耳其近年来虽然高举反以大旗,但是对土耳其而言,与以色列关系破裂的代价也是土耳其无法承受的。土耳其和以色列同为美国的重要盟友,而且两国在军事技术领域有密切联系,而土耳其所面临的库尔德问题、塞浦路斯问题以及亚美尼亚种族灭绝等难题,也不能完全离开以色列。在阿拉伯世界与以色列关系开始解冻的大背景下,土耳其也可以通过充当中间人来进一步提升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

4、综上所述,土耳其这次表态更多是为了站在以色列的对立面博取巴勒斯坦人的好感,组建“国际保护部队”进入加沙地带不现实也没有太多实际意义,以军对巴勒斯坦的军事行动都是通过空袭进行的,要想真正保护巴勒斯坦人得把S-400运到加沙,并不具备实际操作性,而且OIC组织成员国也很难就出兵达成一致。不过在这种时候,土耳其非常清楚这样一个硬气的表态就能让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感动流涕,这波稳赚不亏。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