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意思解释(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怎么来的?)

韩信最初投奔的是项羽的叔父项梁,项梁战死后,韩信就跟了项羽,做一名“执戟郎中”。

韩信多次给项羽提建议,但是因为人微言轻,都没有被项羽采纳。

等到刘邦封为“汉中王”,韩信因为不受重用,就改投到了刘邦的麾下。

但是奇怪的是,刘邦也不重用他。

萧何偶尔跟韩信交谈,发现韩信有非凡的军事才能,于是就郑重地把韩信推荐给刘邦。

但刘邦仍然不重用韩信。

韩信觉得自己壮志难酬,于是一天晚上,他就独自骑马离开了。

萧何得知后,就连夜追赶。

当时韩信的马被挡在了马道,这附近有一条溪水,叫韩溪,韩溪从西向东流入包河。

恰巧赶上下大雨,溪水顺势而涨,挡住了韩信的去路,萧何也正好就在这里追上了韩信。

经过极力劝说,韩信终于打消了出走的念头,随萧和回来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萧何月下追韩信”。

萧何去追韩信,就有人向刘邦报告说:“丞相逃走了”!

刘邦非常担心,因为当时刘邦实力很弱,每天都有逃跑的人,如果连丞相都跑了,那对他来说,打击就太大了。

等到萧何带着韩信回来之后,刘邦就问萧何:“你为什么要逃走呢?”

萧何回答说:“我没逃走呀,我是去追人了!”

刘邦问:“大晚上你追谁去了呢?”

当听说追赶的是韩信,刘邦很生气,说:“那么多人逃走,你为什么偏偏追一个毫无用处的韩信呢?”

萧何回答说:“人再多也容易得到,但韩信是独一无二的(这就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典故的由来)!假如大王只想做汉中王,那就用不上他。大王想要争夺天下,那就非韩信莫属了!”

于是刘邦说:“看你的面子,就给他个将军做吧!”

萧何马上说:“就算给个将军,他也未必肯留下来!”

刘邦只好说:“那就让他做大将军吧!”

从此,在刘邦的重用下,韩信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立下赫赫战功,成为汉朝的开国元勋。

韩信战功卓著,被刘邦授予“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军不死;没有能捆他的绳;没有能杀他的刀”的五不死。

由于功高盖主,刘邦做了皇帝以后,时刻担心韩信谋反。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意思

原因是韩信英勇善战,战无不胜。如果要起兵谋反,就连战神项羽都不是韩信的对手,没人能够制服他。

刘邦一想到这些就害怕,于是开始约束韩信。

先是解除了韩信的兵权,接着又将韩信由齐王改为楚王,最后又贬为淮阴侯

公元前196年,刘邦率大军出征,攻打叛乱的陈希。


这时有人向吕后密报,说韩信因彭越被处死后,心怀不满,要密谋造反。

吕后既害怕,又着急,便宣丞相萧何入宫,商量怎么办?

萧何就向吕后献计说:“可以假装说刘邦攻打陈希得胜,要在宫中宴请群臣。”

又说,“为了避免韩信怀疑,由我亲自去请,等他进宫后,用“五不死”之外的方法将他击杀,以免后患。”

韩信果然没有怀疑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萧何,二话没说,未带一兵一卒,就随萧何来到了长乐宫

吕后见韩信只身前来,随即让一群宫女用布袋把韩信罩住,然后用竹签将他刺死。

一代名将韩信,就这样被诛杀于长乐宫。

这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典故的由来。

友友们,看了这个故事,你又有什么感慨呢?欢迎留言#你有典故要分享出来吗?#韩信起兵打得过刘邦么#

(图片来源:影视资料及网络)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