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前十名的p2p(2018年度投资理财APP TOP50)


支付宝最新上线的“相互保”推出第一天便有超过100万人参与。这一互联网互助保险计划像一枚深水炸弹,不仅冲击了一众传统保险公司,还直接刷新了人们对理财投资的认知。虽然其因业务合规性被监管层约谈,但这似乎并不能妨碍改名后的“相互宝”成为热搜新名词。

“相互宝”的爆红,是大众对“传销式”保险从业者的反感情绪的集中爆发;也是“余额宝”、“花呗”、P2P等理财产品对用户习惯培养的结果。“闲散小钱就能做投资”对普通民众的吸引力很大,甚至只要比银行储蓄多出十几元的盈利就能让父母另眼相看。

投资理财概念很广,储蓄、证券、基金、房地产、保险甚至收藏品都可以计入其中。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连接世界的最重要入口,各个产业都在进行数字化尝试,如果按资金流向划分,投资理财APP则分为两类:一类是把钱投出去增值,如P2P、余额宝、相互宝等产品;另一类则属于把钱借过来救急,包括小额融资贷款、花呗等形式。

钱是赚来的,不是省吃俭用攒起来的

在许多中国人讲的故事中,似乎提到理财和智慧,就一定要引出犹太人的传说。“犹太母亲会把蜂蜜滴在书本上让孩子去舔,告诉他们书本是甜的”“犹太人是天生的商人,他们掌控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财富”。抛开故事真假与过度神化,“犹太人”三个字确实贡献了许多“钱生钱”的经典案例,其中就包括“节流更需开源”这条“铁律”。

财富是赚来的,而不是靠省吃俭用积攒起来的。这一观念随着P2P的崛起直接打破了国内以储蓄、国债、股票为代表的“理财铁三角”格局。当市场发现P2P网贷是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角色时,国资、银行、上市公司、民营等各路人马陆续杀入P2P行业,加上监管的要求以及投资人的日趋理性,行业洗牌开始加速,小的平台开始陆续爆雷。

为了规避风险,以余额宝为代表的活期资金管理服务产品规模开始愈加庞大。虽然投资回报率很低,但胜在安全,最重要的还是比银行储蓄收益高,这种“稳稳的幸福”正是父母一辈最心仪的理财新选择。

如果抛开数字货币繁荣与幻灭,股票投资是获得超高收益的理财方式之一,但风险与收益自然成正比。从市场开发角度来看,证券类APP已经相当成熟,除了提供可靠、稳定的行情信息,实时快讯、热点挖掘、甚至技术模型也已经十分健全。但以同花顺为代表的证券APP的营收能力正在下降,为了提升业务能力,证券行业已经开始引入AI技术,来帮助客户获得更多的收益,规避风险。

对于当前的投资理财产品来说,虽然技术投入与合规管理不会立即变现,但只要不掉队,后期一定会有收获。

善于借钱也是一种理财

经济学中经常提到一个很经典的故事:一名中国老太太奋斗大半辈子,70多岁终于住进了大房子;美国老太太则通过按揭买房,年轻时就住进了大房子,在70岁还清了贷款。实际上,“中国老太太”的情况在中国已经基本消失,按揭买房几乎已经成为所有购房者的选择,即便有全款买房的能力也会选择按揭,因为市场变化已经赤裸裸地告诉人们:30年所需要支付的利息远远低于房价上涨和货币贬值的速度。

华尔街有一句经典名言——“不会借钱,永远不会成为有钱人”。只有通过整合资源,将钱流通起来,才能体现它的最大价值。资本的积累像滚雪球,原始积累最为困难,而贷款便是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的方法。P2P理财的一端连接的是希望增值财富的投资人群,另一端则是渴望资本,急需借钱过关的个人和企业。

理财前十名

对于放款方来讲,为拆借人做风险评估至关重要,因为还款能力不仅关乎企业经营,更与投资人的钱袋子挂钩,信贷结构急需风控技术和监管去重塑。庆幸的是,大数据风控技术的出现也在弥补P2P金融和现金贷的风险与检测漏洞;政策层面的“老赖名单”、公安部、工商局、社保局与商业社会的数据合作也在丰富信用的价值,金钱、信用、价值正在实现新的融合。

对于普通人来说,学会记账、存钱和资产配置,便已经是初步踏入了合理使用资金的门槛,这一门槛随着理财APP的出现还在不断降低。像管理公司一样管理财富,可以让手中的资产进入良性循环,这不仅是对金钱的合理使用,更是对人生的美好经营与高效规划。

(文/文乾)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