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创新与乡村振兴(百佳案例丨创建农技推广服务驿站 重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2018年,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三年来,南粤乡村大地上涌现出了一大批推进乡村振兴的先进典型,谱写了一个又一个的动人故事。“广东乡村振兴”微信公众号及官方网站特别推出【广东乡村振兴百佳实践案例】专栏,展现广东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果,总结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可落地的经验做法,以期为各地在新征程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作出“三农”战线新的更大贡献。

为破解农业老龄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弱化问题,广东省积极探索创建农技推广服务驿站,重构起“1+51+100+10000”四维一体的金字塔式农技推广服务创新体系,建成省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1个,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孵化园1个、现代农业产业培训中心1个,指导建立全省首批30个县级驿站,链接联动3.2万名科学家和6.7万家企业家,获经济日报、中国报道、广东科技报等主流媒体广泛宣传报道。

广东创新构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遴选培育了一批“乡土专家”。

(一)打造1个省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天线”平台。依托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高品位打造1个省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作为全省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示范指挥中心、资源媒介中心、要素匹配中心。目前该平台已汇聚起全球40多个国家及国内19个省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的6.7万家企业、3.2万个专家、3000余个种质圃、4096名律师、336亿产业发展基金、50万方物业、12万名退役军人等要素资源,数字中台直通服务超30万家商脉终端。

(二)链接5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中线”。以市场为“选择压”,紧紧围绕主导产业,从全省近10万名农业科研科技工作者中精选出639名实用技术骨干,组建起了5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之后,依托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核心凝聚,把51个团队链接组建成立“广东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既保障“行内抱团”科技研发,又构架“跨行链动”协作平台,为“三农”“满汉全席”的全链技术需求打造好了一支“汇零为整”省级科技服务“尖兵”队伍;根据全省主导产业分布情况,由省农业农村厅统筹统配,把51个团队的个体专家再“化整为零”长期结对21地市的产业园、标准园、“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基地。经过这个“分—合—分”的过程,最终构建起了“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大篷车”。

江门市新会区农技推广服务驿站利用电商网红直播间打造“科技网红”。

(三)夯筑100个县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地线”驿站。县级农技驿站由地级以上市农业农村局作为项目主管单位,县(市、区)农业农村局作为项目建设单位,每个项目县须依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按照“六大功能、四个定位”创建1个县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按照“科技创新、技术集成、生态环保、推广示范、培训孵化、指导服务”的功能,将其打造成为促进产业发展的推进器、5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与科技特派员在基层的工作站、农村电商网红的孵化器以及农民群众寻求技术支撑的服务台。县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须有固定办公场所,建立1个电商网红直播间,配备必要设备设施。县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日常管理工作由项目县农业农村局与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共同负责,确保正常运行。

农业科技推广

(四)培育10000名“乡土专家”农民。用3年时间在全省遴选、培育首期10000名“乡土专家”农民,赋能他们真正成为新时代农业科技“信使”,扎根农村、服务农业、带动农民。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