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下午
呼和浩特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第八场新闻发布会
发布了以下内容
↓↓↓
呼和浩特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八场)通报,截至2月22日14时,本轮疫情呼和浩特市累计报告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99例。
截至2月21日24时,呼和浩特市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79例。22日0-14时,呼和浩特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0例。
目前,确诊病例均在定点医院(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接受隔离治疗。经专家会诊,69例为普通型,123例为轻型, 6例重症,1例危重症,无死亡病例。确诊病例最小年龄2岁,最大年龄85岁;60岁以上老人57人,80岁以上老人6人。
23日7时开展第五轮核酸检测
从2月23日7时至2月24日7时,呼和浩特市继续开展第五轮核酸检测。提醒广大市民,从第四轮开始,市民在做完每轮核酸检测后,工作人员都会给市民一个标签,有了这个标签,就表明自己已经做过核酸,包括在出入一些需要提供核酸证明场所的时候,出示标签就可以了,大家出行也更方便了。
目前高风险地区有3个中风险地区有63个封闭管控小区及村81个
截至2022年2月22日14时,呼和浩特市高风险地区有3个,中风险地区有63个,封闭管控小区、村81个。
本轮疫情已累计排查出密切接触者8049人
次密切接触者3743人
截至2022年2月22日14时,呼和浩特市本轮疫情已累计排查出密切接触者8049人、次密切接触者3743人。后续确诊病例的流调和溯源工作仍在持续进行中。
核酸检测结果可以这样查
针对市民关心的如何及时查询到核酸检测结果的问题,呼和浩特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通报,按照自治区统一要求,健康码不再显示核酸检测结果,转到“青城医疗”微信公众号或“蒙速办”APP中进行查询。呼和浩特市卫健委已经紧急搭建了专用查询通道,市民可通过登录“青城医疗”微信公众号,点击“个人中心”,进入“大规模核酸查询一”或“大规模核酸查询二”进行查询。下一步,还可通过“爱青城”APP进行查询。
为何部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轨迹简单?
呼和浩特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王大伟给出解释
呼和浩特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王大伟针对网友提出的部分病例轨迹简单的问题给出解释。疫情防控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流行病学调查,主要是根据确诊病例的回忆进行信息收集。为了弥补疫情防控可能存在的漏洞,进一步寻找可能存在风险人群,因此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公布确诊病例的活动轨迹。对于部分病例活动轨迹简单的问题,主要是一部分密接、次密接人员对社会面影响小,活动范围相对局限,接触人员相对固定;再一个与传染源接触时间比较短,并在早期得到诊断;还有就是流调时确诊病例不能提供更详细的活动轨迹和接触人群。
流调中时空伴随和时空重合是什么意思?
呼和浩特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王大伟说,时空伴随和时空重合基本属于同一个概念,都是为了满足疫情防控需要而提出的新名词。时空伴随和时空重合者是指本人的电话号码与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号码在同一时空网格(范围是800米*800米)共同停留超过10分钟以上,并且最近14天内任何一方号码累计在该时空网格停留时长超过30小时以上,查出的号码为时空伴随或叫时空重合号码,持时空伴随或时空重合号码的人员即为时空伴随者或时空重合者。
除了封控区、管控区,你了解防范区吗?
呼和浩特市政法委副书记孙羽介绍了防范区的管控工作。
按照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强化区域管理工作指导意见,旗县(区)内封控区、管控区以外的区域均为防范区,遵循“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原则。主要从三方面进行管理。
一是加强管理。对进出区域人员、车辆执行登记、测温、扫码等措施,防范区人员非必要原则上不离开本区域,如因就医、特定公务等确需出入的,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二是保持基本生活秩序。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基本生活物资供应场所合理控制购物人员数量。从严控制聚会、聚餐等聚集性活动规模。在发现疫情初期、流行病学调查尚未排清风险前,暂停棋牌室、影剧院、网吧、歌厅、酒吧、台球厅、博物馆、图书馆、健身场所、培训机构等有关室内公共场所的运营活动。控制餐馆、公共食堂经营规模和营业时间,必要时暂停堂食。
三是严格限制区域内人员聚集,提倡企事业单位进行线上办公。
8名国家级医疗救治专家进驻定点医院
对重症患者救治实行一人一策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工作组已派出8名国家级医疗救治专家进驻定点医院,同时从全区三级医院抽调292名医护人员支援定点医院开展工作。
在国家和自治区医疗专家组的指导下,医院对患者实行分区收治、分类管理,将治疗关口前移,对重点患者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强调患者的早期预警。治疗中给予俯卧位通气、呼吸支持、营养支持、个性化对症治疗、中西医综合施治。对重症患者救治实行一人一策、精准施治,同时开展多学科诊疗和精细化管理,尽最大努力提高对重症患者的治愈率和治愈水平。
记者:王雅静 徐跃闫晨光
来源: 内蒙古日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