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ibm笔记本官网(国资流失?背刺华为?直击关于联想的10大争议)

视频请看下面链接:

美帝良心?背刺华为?直击关于联想的10大争议


不是中国公司?退休年薪上亿?国资流失?背刺华为?


关于联想,也许你有太多的疑问。


今天,我们就一起拨开重重迷雾,走进疑团中央,直击关于联想的10大争议。


或许我可能也会和同行一样,收到律师函警告。


不过我事先声明,本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公开材料,就事论事。


话不多说,我们开锤。


10、不是中国公司?


2018年9月14日,英国媒体《The Inquirer》发表了一篇标题为“Lenovo CEO: ‘We’re not a Chinese company’”的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


很快,“联想CEO:我们不是中国公司”的“大新闻”,便疯狂刷屏朋友圈和各大社交平台,“联想卖国”“美帝良心”等网络评论蜂拥而至,将联想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9月16日,联想集团连夜发布声明,表示英媒的报道“曲解了CEO杨元庆当时完整的表述,并在标题中断章取义,进一步衍生出错误解读”。



当事人杨元庆也坐不住了,连忙表示这是翻译错失(lost in translation)造成的小波澜,“联想不管走多远,都不会忘了自己源自哪里,家在哪里”。



在英媒的采访中,杨元庆被问道,在中美贸易争端中,为何联想集团没像中兴、华为那样在美国市场遭受很大冲击?


杨元庆回答,“Lenovo is a global company. We're not a Chinese company”,然后讲了联想业务和高管的全球化,并称联想会严格遵守各国法规。


我们先不提大型采访都会有的提前对稿流程,这个“not a Chinese company”的表述就的确容易引起歧义,如果真想表达“不仅仅是中国公司”,或许 “not only a Chinese company”更加合适?大家觉得呢?


9、歧视中国消费者?


联想招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被指在中国市场和海外市场上搞区别对待,歧视中国消费者。


比如,经常有人说,同样一款笔记本电脑,美国卖得比中国便宜很多;又比如,在论坛、贴吧等各种网络空间充斥着这样一张联想的负面清单。



事实到底如何?


针对那张负面清单,联想曾专门发文回应,表示所有“海外召回,中国不召回”的信息都是水军造假,联想也从来不敢歧视中国消费者。


至于有没有歧视,中国消费者应该心里有数。


而且既然联想对于大家关心的话题能够“积极回应”,也希望联想能对2014年向美国劳军组织捐赠大批电脑一事给出公开回应。


8、贸工技or技工贸?


联想发展史上,也许最重要的,便是那场著名的“贸工技”和“技工贸”路线之争。


“贸工技”即“贸易-加工-技术”,强调贸易先行,先赚钱,再搞技术,主张这种观点的,主要是时任联想总裁柳传志


“技工贸”则是“技术-加工-贸易”,主张技术为本,先做好研发,再去搞销售,主张这一观点的,是时任联想总工程师倪光南


而这场决定联想未来的路线之争,也被称为柳倪之争



路线分歧之下,柳倪二人明争暗斗,渐行渐远。


1994年,倪光南投入极大热情的芯片发展计划,却遭柳传志拒绝。


此后,两人在各种会议中都吵得不可开交,倪光南还曾向上级中科院指控柳传志作风霸道,甚至有严重经济问题。


不过,这场柳倪之争却在1995年截然而止,迎来最终结局:柳传志大获全胜,倪光南被直接免去联想总工程师职务,彻底出局。


联想的芯片发展计划,也最终搁浅。


从此,联想便在柳传志的主导下走上了“贸工技”的道路。


时任中科院院长周光召曾表示,当时中国的企业家比科学家更稀缺,因而在二选一的时候,只能选柳传志。


但如果当年,历史选择了倪光南,采用“技工贸”路线的联想,是否会有截然不同的命运?


联想ibm笔记本报价

而中国的芯片困境,又是否会有变数?


7、谁收购了谁?


2004年12月8日,在长达一年多的沟通谈判后,联想集团与美国科技巨头IBM签署了收购协议。



联想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价格12.5亿美元,包括6.5亿美元现金和6亿美元联想股票。


而这场收购案,在当时一度被视为民族资本国际化的大胜利,开创了中国企业并购跨国巨头的先河,当然也一举奠定了联想的PC市场地位,联想市场份额直接跃至全球第三,仅次于戴尔惠普


不过在这场“胜利”、“先河”的背后,是联想丢失了美国政府在IBM的所有订单。


而且在并购后和IBM的磨合中,联想数次裁员,业绩摇摆不定甚至连续5年亏损。


而IBM,不仅在这次并购案中,甩掉pc部门5亿美元的债务,还成功套现6.5亿美金,并直接持有联想集团18.5%股份,变身为联想第二大股东。


所以这场收购案,到底是谁收购了谁?


6、总部疑云


联想的总部在哪儿?


在收购IBM电脑之前,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明确,在北京。


但在那之后,答案似乎变得模糊起来。


2005年4月,即将完成收购的联想集团宣布,全球总部将从中国北京迁往美国。


此后,联想北京将称作联想中国总部,主要负责亚洲PC市场;而联想国际总部将设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首府罗利(Raleigh),主要负责研发和市场营销。


据说,当时联想高层本想在北京和纽约各设一个总部,而IBM倾向只在美国设立总部。


结果很明显,最终做出妥协的是联想。


如今,虽然联想官网信息显示,联想全球总部在北京,全球行政及运营中心在美国罗利,但真正的总部到底在哪里呢?



5、科创板“一日游”


10月8日,上交所的终止联想上市审核,创造了历史。


联想集团,这家早在港交所上市的知名科技企业,只经历了1个工作日的上市申请,便草草收场,结束了这场史上最短科创板IPO之旅。


对此,联想很快表示,别误会,这其实是我方主动撤回了上市申请,一切正常。


但网友却不买账,


啥子主动撤回,是被要求撤回的吧!

“一个组装机厂,还想上科创板?


其实,关于科创板要求的科创属性,联想的确是达到了相关要求。



但有争议的地方在于,虽然联想研发投入的绝对金额在科创板位列前茅,但其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相对比例,也就是研发强度却极低,最近3年分别为2.98%、3.27%和2.92%,平均3%的水平。


而科创板中近半数公司的研发强度高达12%,并且还在稳定增长,部分公司的研发强度甚至能到40%。


另外,在联想的申报书中,此次融资的45%将用于再投资和补充流动资金,这与科创板募资用于科技创新的要求也相差甚远。


所以,联想这次终止上市,到底是主动撤回、还是被官方叫停的,大家自行判断。


4、高薪迷局


不久前,一则联想创始人柳传志退休年薪上亿的消息,猛烈地挑动起公众敏感的神经。



这是要让先富更富的节奏么?


不过,联想控股很快就出来辟谣了,表示这一消息严重失实。


2019年12月,年满75岁的柳传志从联想控股退休,此后,便不再领取工薪、奖金等职务薪酬。


根据联想控股财报数据,2019年,柳传志的薪酬高达7603.5万元,明显高于往年,主要是因为在退休金一项上多了2526.6万元。


如果加上联想集团发放的968万元退休金,柳传志2019年能拿到8571.5万元,虽然很接近,但真的没到1亿元,看来我们是“错怪”柳教父了。


而比柳教父更猛的,是他的继任者杨元庆。



2021财年,杨元庆的年薪达到了惊人的1.77亿元,甚至比苹果公司CEO库克0.95亿元的年薪还高出一大截。


有媒体计算,2012-2021财年,10年间,杨元庆的累计薪酬高达12.6亿元,平均年薪为1.26亿元。


对于这种高薪,杨元庆曾公开表示:


我不能比美国的员工、下属、高管拿更低的工资,这个说不过去”。


嗯,来个计算题,1.77亿除以365,48.5万,再除以24,1个小时两万块,杨老板睡一觉就赚了我一年的工资。


3、资不抵债?


招股说明书显示,最近几年,联想的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2021财年,这一数值更是达到了惊人的90.5%。



前不久,恒大暴雷就是因为负债太多,而恒大的资产负债率大概是85%。


对此,联想CEO杨元庆则表示,IT行业与房地产不同,资金周转要快得多,并且负债中70%为供应商应付款,不用支付利息,因而安全冇得问题,大可放心。


因此,尽管2020年联想应付账款上千亿,高管们还是拿走了近10亿的高薪。


现如今为了补充现金流,又准备科创板融资。


难怪有些网友发问,“到底是谁掏空了联想?”


2、流失13亿国资?


11月初,网络大V发文质疑,中科院在2009年转让联想控股部分股权时,涉嫌贱卖国有资产,导致国资流失13亿元。


其论证过程是,2008年底,联想控股拥有净资产(所有者权益)139.73亿元,29%的股份价值为139.73*29%=40.52亿元,而这次股份转让的成交价只有27.55亿元,因而,国有资产流失了40.52-27.55≈13亿元。


不过,有财经媒体指出,网络大V的计算有些问题,即“少数股东权益”所涉及的净资产并不属于中科院,所以在转让时,并不能以网络大V提到的139.73亿去计算,而是应该用剔除了“少数股东权益”的77.18亿计算。


那么当时29%的股份价值也就是22.38亿元。


而这与27.55亿元的交易价格相比,也就不算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当然,我认为网络大V质疑精神完全没有问题,毕竟国有资产涉及公众利益,都应该经得起推敲和质疑。


大家怎么看呢?



1、背刺华为?


2018年5月10日,几篇类似“联想为什么不给华为投票?”的热帖直接将联想送上了风口浪尖。


帖子的大意是,在确定5G标准的国际会议中,联想把票投给了美国高通而非中国华为,致使华为的技术方案落选。


帖子一出,舆论迅速发酵,群情激奋,纷纷指责联想不顾民族大义,是个投奔美帝的“卖国贼”。


但很快,联想就进行了表态澄清,表示对华为提出的P技术方案,自己及旗下的摩托罗拉移动,都投了赞成票。



就连一向低调的华为也站了出来,肯定了联想的相关说法。


但网民似乎并不买账,依然指责联想避重就轻,“没有完全说实话”。


那真相到底是什么?


事实上,当时主要有三项关键投票,5G data长码,5G data短码,以及polar控制码。


在5G data长码投票中,联想把两票投给了美国高通,结果高通取胜。


而在5G data短码投票中,联想两票弃权,致使华为以23:24,一票之差输给了高通。


联想回应的给华为投赞成票的polar控制码,有会议记录证明,这票联想确实投了,不过是华为本身在这个项目就拥有极大的性能和效率优势下,投票领先后的锦上添花。


突然想到后来网传联想断供华为时,人民网曾做过这么一个评论,与其坐而“联想”,不如奋起“华为”


好了,言尽于此,喜欢本篇文章记得点赞关注,如果你还有什么想法爆料,欢迎在评论区、私信留言,我们下期见。




参考文献:

1.公开发行存托凭证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申报稿),联想集团

2.保持思考,青年不老,联想新媒体办公室

3.人民网评:与其坐而“联想”,不如奋起“华为”,忠言

4.柳传志退休后年薪1亿?联想回应:严重失实!去年已不再领取职务薪酬…吴永芳

5.“联想不是中国公司”?杨元庆和联想集团紧急表态…郑直

6.中科院转让联想股份,流失了13亿国资?刘建中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