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哈音乐的如火如荼让中国现代年轻人大呼过瘾,其鲜明的服饰风格形成了嘻哈说唱独有的血型。你可以没有嘻哈的态度但要知道嘻哈服饰的独特性和在时尚舞台的影响力以及表现力。
嘻哈服饰以张扬的高饱和度色调,夸张的饰品为主调,衣服图案无个性不欢,这些主要特点都和波普艺术有极大的裙带关系。先来了解一下波普艺术和嘻哈文化。
波普(Pop Art)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后期在纽约发展起来。关于波普的艺术形式特点,有几个关键词你必须知道。
a.商业美术形式的流行艺术风格
b.连环画
c.快餐文化及大众消费品
d.知名人物或者商标的包装放大复制。
e.倡导底层大众文化艺术,结合原始和民族风。
f. 轻松愉快的享乐主义和欲望的赤裸表达。
g. 反讽
h. 弱化传统手工绘画痕迹
明晰了这几个关键词,你大概可以勾勒出波普艺术的骨骼脉络,再结合几张特点鲜明的波普艺术图片感受一下。
不看不知道,一看才知道。原来波普艺术在我们生活中运用的极其广泛哦,以后再也别让艺术从你的眼皮子底下随便溜走了哦。
嘻哈(hip hop)于70年代在纽约市北部贫民区布朗克斯市区的非裔及拉丁裔青年之间兴起,继而发展席卷全球。嘻哈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大概分为四类:Graffiti(涂鸦)、Dance(街舞)、DJ(打碟) 和MC(说唱)。嘻哈文化的特质是对主流文化的反叛,对欲望和不满的宣泄,追求新异自由随意,感官刺激,强烈的娱乐性个性化,吸取和包容其他文化。这些特质和波普艺术的特性以及产生都有着相同的底色。
知道了波普和嘻哈两种文化精神气质的相似之外,还要清楚一些外在视觉表象本是同根生的手足关系。
1
色彩相似性
嘻哈和波普艺术的色彩都属于高艳度色系,配色原则多为对比配色,色调配色以及有明度艳度强烈反差的近似配色。用CMB色彩形象顾问的色彩理论定义就是以净暖,净冷,暖亮,冷亮,深暖,深冷色调居多。这些色调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具备色彩艳度偏高甚至很高,色彩明度中等或者偏高的色彩属性。这些色调有着强烈分明的色彩视觉,几乎令你过目不忘和眼前燃震。
2
风格相似性
嘻哈的服饰风格基本上都具有夸张的视觉冲击力,还没开嗓,你已经被服饰的张力所打败。不管这服饰的调调是浮夸的,炫富的还是搞怪的,都会令你发出一系列惊叹。波普艺术的风格也同样有如此功效,简单分明的图案重复,天马行空的图型解构,可以说,嘻哈服饰在波普艺术的土壤上汲取了不少养分。嘻哈服饰的风格特点用CMB色彩形象顾问的风格理论定义就是时尚型,戏剧型居多。这两个穿衣风格的特点就是强调变化和装饰感,衣不惊人死不休。时尚型中的潮酷极端分子,戏剧型的夸张气派和气场被嘻哈服饰承包和拿捏得死死的。
3
图形图案相似性
说嘻哈服饰是图形重复的文化一点没毛病,这些旗帜鲜明的波普艺术图案都影响了嘻哈的服饰特点。沉浸式看看以上图片就可以领略一二。如果你对嘻哈服饰的图形概念还是不甚清晰,对波普艺术也领会的迷迷糊糊,那就去看看街头涂鸦好了。一种舍我其谁的符号标签式的洒脱叛逆就是这类图形的特色
4
发 型
虽然嘻哈歌手的发型和饰品仿佛和波普没啥关联,但还是脱不了干系。理不乱,剪不断,重在气质相似。
脏辫儿是嘻哈歌手的主要发型,很多黑人说唱歌手是全天然的脏辫发型,生活日常就是如此。而中国的说唱歌手就需要和头发较劲了。编梳出肌理的造型感不能和黑人兄弟一样反而要适合中国人的面部轮廓和风格特质才可以。所以,中国嘻哈歌手只有具备时尚型或者自然型以及戏剧型风格的人才可以完胜非洲脏辫,不然只能领会精神,取一些脏辫儿元素即可。
5
饰品
大金链子,巨型饰品,层层叠叠都是嘻哈饰品的特点。赤裸裸的炫富或者燃爆你的眼球在这个领域里没人遭到白眼和鄙视。什么含蓄,什么内敛,什么深藏不露,都统统见鬼了。叠加这个时尚元素,应该就是源于嘻哈说唱歌手的freestyle.还有很多金属链条的装饰品,在这里都可以寻到灵感踪迹。
波普艺术和嘻哈服饰都是面向大众而设计兴起的流行风潮,都有着底层社会艺术的影子。闪电般的视觉冲击“破坏力”,批量生产的亲民性更属于年轻人们的菜,诙谐恶搞反讽吐槽奇葩的商业通俗文化却最直接的满足了人们的通俗心理欲望。其流行文化表征的旺盛生命力,对艺术,设计和服饰的装饰性美感呈现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