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凝聚力的句子经典(《道德经》:以包容之德成就团队)

第六十一课 常 德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无割。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道白色的物质,其中包含着黑色的杂质,这是天下物质结构的一种模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天下物质不可能绝对的纯,这种模式是一种不散的德,也就是一种分不开的德,最终融为一色。比如金子,含金量最高的也就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多,还是有那么一点杂质,达不到百分之百。就是常说的金无足赤。

物质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思维复杂的人呢?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缺点,也并不完美。我们作为社会人,离不开人与人协作,比如家庭里的成员可以看作是一个团队,学校和公司等对外是一个大团队,内部又细化成很多的小团队,各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包容,求同存异,团结协作非常重要。通过身边的诸多事例,我们可以看到有凝聚力的团队并不是人人都是精英,而是大家都能相互发掘对方的优点,并最大化地发扬各自优势,凝心聚力形成强大的合力,他们做事有执行力,有成效。一盘散沙的团队彼此看到的大多是对方的缺点,彼此缺乏信任,不但凝聚不到一起,还相互指责来内耗,力量发散合力小,合作成效自然就差,分道扬镳的也不少。

本课讲常德,道生万物靠德来延续。一个人的言语行动是其内在德行的外在表现。能够阳光看待别人的人必有深厚的包容之德,这样的人在团队中也有其一定的影响力,能感化和感染着他人,促进团队形成凝聚力。有一句话说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养不够,我认为至少是缺少包容之德。通过学习和吸收《道德经》智慧,使我慢慢学着透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去看其本质的原因,扬长避短,来逐渐提高自己为人处事和社会适应能力。

和平

《道德经》:简朴生活铸就高尚品质

“故大制无割”所以再大的制度都无法割开。这里说圣人、修道修德的人与简朴是不能分开的。没有简朴,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就没有办法谈什么道德修养了,慢慢贪欲上身,哪里还顾得上修行呢!所以一定要保持简朴的作风。

其实这不仅对于圣人、修道修德的人来说要简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简朴。道生万物,滋养万物,所有的资源都是公共资源,有人占用过多的资源,就会有人得不到,这样就容易产生抢、争的现象,有了纷争,各种人道的私心欲望都出来了。反之,如果大家都节省一点,资源就够用,这样就少了纷争,人与人之间没有了冲突,大环境就会平和了,人的生存环境不就好了嘛。所以说简朴很重要,每个人都要在行动中践行的!

史健靖媛

《道德经》:人无完人,宽以待人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道白色的物质,其中包含着黑色的杂质,这是天下物质结构的一种模式,就是说任何物质都不可能绝对地纯,都包含有杂质在其中。正如俗话说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再好的人,也不可能完美无缺,我们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人不管是谁都会有缺点,我们要明白这是客观事实。譬如夫妻之间,一方做错了,另一方再有理,不要去与之争吵,要学会包容,容忍对方,古话说: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忍是一种智慧,忍就会处理、化解矛盾,能让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这样夫妻之间就能和谐相处。

人与人之间也是这样,得饶人处且饶人。宽容他人,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最后总能收获到无穷的益处。归根结底,宽容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清静无为胡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团队凝聚力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