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元创业项目有哪些知乎(国家送你10万,要不要?)

上周有个大新闻——

若不是财联社红字新闻,我都怀疑是我妈转的小道消息……

舆论瞬间炸裂,浙江人社厅赶紧加了个补丁——

这事从宏观和微观、政府和个人两个角度分析,结论大相径庭。

站在浙江省政府角度看,没毛病。

关于创业扶持的政策,不是新出的,2015年“双创”时期就有,只是后来在实践中不断微调升级。

为啥7年前的老政策,现在突然旧事重提?

根本原因,是在老龄化加速的大环境下,要抢人才

这次官宣新政,是吸引更多年轻人来浙江发展的一揽子组合拳。

包括补贴生活开支、租房、购房等,但政府不能直接给你分配工作,只能再加上创业补贴——就算找不到工作,过来自主创业,我也资瓷~

把年轻人才抢过来的好处太多了。

有人就有生产,有创新,有消费,要买房租房,结婚生子,还要交税……

如果自主创业,不但自己就业问题解决了,还能带动当地人就业,完美~

经济发展是为人服务的,前提是有人,还得是生产力和消费力双旺盛的“三高”(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年轻人。

没人还搞个球……

浙江本是中国最富省,共同富裕示范区,政府口袋里有钱,拿出一点吸引年轻人才,鼓励创新创业,从宏观上看,怎么都赚。

很多人担心,有人会趁机薅国家羊毛。

政府不傻,都运行好多年了,中间肯定对实施细则不断打补丁,堵住制度套利空间。

因为创业失败概率很高,大学生缺乏经验技术人脉,失败概率更高,又没房子之类的抵押物,所以银行不太敢放贷,限制了大学生创业可能性。

反过来说,怕创业失败背一屁股债,一辈子都完了,也抑制了大学生创业积极性。

浙江说,万一创业失败,一时还不上钱,政府先帮你把钱垫给银行(10万以下,创业担保基金全额偿还,10万以上,还80%)。

这叫“代偿”,政府出面给你作保。

这么一来,银行敢大胆给大学生放贷,大学生更有勇气贷款创业。

违约风险转嫁给了创业担保基金,所以人社厅会组织专家,对你提交的创业项目进行严格审核。

审核通过后,再把资料交给经办银行二次审核,同样要对你的创业项目、信用状况、偿债能力综合考察,再决定要不要放贷,以及放多少钱。

要知道,以现在物价和劳动力价格,10万对大多数创业项目来说,远远不够。

超过10万,政府只还80%,万一创业失败,银行还是有损失,所以银行也会认真审核。

随便开家空壳公司,装模作样拍点照片,写点材料,糊弄一下就想通过政府银行两道卡,把钱套出来,并非易事。

更重要的是,政府代偿≠一笔勾销,而是债务转移,政府还是会要你还钱。

如果故意拖着不还,会影响征信,跟你一辈子。

欠银行钱和欠政府钱,哪个性质更恶劣,你心里没点数?

实在亏得一无所有,穷得叮当响,按规定程序经审批后,才会从创业担保基金中核销。

所以这10万元“羊毛”,“薅”起来难度不小。

当然,任何政策都不可能尽善尽美,难免有人动歪脑筋骗银行/国家钱,但代价是个人信用受污。

我劝那些自作聪明,又极其短视的大学生,别动这个歪脑筋,回头是岸。

人生路还很长,以后征信一定越来越重要,征信毁了,别说银行不待见你,求职也会四处碰壁,HR一查就知道你丫老赖,谁还敢用?

你一生信誉,10万都不值?

哪怕眼下工作难找,日子苦逼,也别这么作践自己。

……

反过来说,如果你本就有完备的创业计划,没这笔贷款也要干,当然可以申请。

但你本没有创业打算,只是刚遭遇裁员/降薪,或者打工不开心,受新政刺激,就想试试单干,那我强烈建议你不要冲动,从长计议!

一个最朴实的道理:如果你连帮老板打工都做不好,又如何能成为一个优秀老板?


创业绝不是逃避职场,逃避失败的借口。

上周我去电视台录节目,朋友说想策划一个生意经专题。

原因是现在经济不景气,很多人降薪失业,靠理财赚钱也不容易,就萌生了创业念头,投点小本,搞个奶茶铺咖啡店花店便利店之类的小生意,这话题应该收视率不低。

我说:这话题的确吸引人,但哪怕你初心很好,也一定会“助纣为虐”。

你以为自己只是客观分析,成功的经验也说了,失败的风险也提了,但有人从你这得到这个赚钱信息,就会心动,无脑入坑,亏钱骂娘。

这种事,我经历过太多。

巧的是,同一天,小钱给我汇报选题,也提了创业防坑指南。

我说你别写了,这需要切身经验,网上东拼西凑出来的文章,容易浮于表面,不抓要害。

我大四时,经历过一次失败的互联网创业。

我以前写过:《短时间内,如何赚到一大笔钱?》

过去8年,又从零开始,白手起家,经历过一段还算成功的自媒体创业。

我也写过:《我是如何实现屌丝逆袭的?》

和绝大多数人比,我更有资格聊聊创业的成败得失。

……

这两年我一直在思考:

创业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我的答案是:运气。

完全不受个人天赋和努力左右的运气。

乍一听有点扯,却是真心话。

我当年做的互联网创业项目,是线上教老外中文。

这项目做不成的关键是:带宽不够,互联网基础设施还没发展到支持这种商业模式的阶段。

其他所有问题,像融资、市场规模、团队管理、变现手段……都是次要的。

带宽问题属于天命,个人根本无力左右。

就像项羽说的,“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中学时我信奉历史唯物主义,觉得项羽纯属甩锅,不敢正视自身问题。

年纪越大,对秦末楚汉乱世了解越多,我反而越认同这句话。

后来自媒体创业成功,最关键的因素,也是我在刚刚风起时,就第一时间下海,在一片没几个竞品的大蓝海里,成功抢到先发优势!

因为边际效应几乎为零,互联网天然存在极严重的马太效应,任何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创业,先发优势都无比重要!

只要我自己能一直坚持,不犯大错,大概率就能一直领跑。

可能有些后辈,理财和写作才能不亚于我,但出发太晚,过了红利期,就会事倍功半。

而在创业路上,我也遇到过很多坑。

刚有起色,突遭股灾;

因为无知,被合作方坑了一把;

遭遇P2P/众筹团灭;

遭遇数字币/港股打新团灭;

期间还多次被人碰瓷;

疫情爆发后,海外投资被阻断;

10万元创业项目

最后就是去年刚经历的,财经自媒体严打,舆论环境越来越糟,互联网保险销售新规,券商基金合作受限等问题。

这些风险中,最可怕的,最具决定性的,是来自外界市场环境,特别是政策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

其次是遇人不淑,包括和投资方、合伙人、员工、合作伙伴、客户之间,或明或暗的种种风险和矛盾。

最后才轮到我自己的才能不足或性格缺陷。

回顾过去这些年的创业历程,我越想越后怕——我何等不配,真是上帝恩膏,才有惊无险,走到今天。

我无法改变市场、技术、政策法规这些大环境,也无法左右创业路上会遇到什么样的投资方、合伙人、员工、合作伙伴、客户……

一路上,随时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幺蛾子,这些因素,都比“几分天赋几分努力”重要得多。

……

合法赚钱手段,无非四种:打工、投资、创业、意外(彩票中奖、遗产继承等)。

意外收入完全老天爷赏饭,可自主选择的只有前三者。

打工,是出卖时间,换取金钱。

收入高低,和出卖的时间个人才能成正比。

身体苦逼,但不用冒风险。

投资,是出卖金钱,换取金钱。

收入高低,和你的投资水平以及冒的风险成正比。

身体不苦逼,但想赚大钱,就要冒大风险,内心可能很煎熬。

创业,是同时出卖时间和金钱,换取金钱。

收入高低,和你投入的时间、个人才能、投资眼光和冒的风险,都有关。

理论上说,靠创业赚钱最难。

从来不是“九死一生”,至少“九十九死,才有一生”。

我以前看过个数据,做自媒体的,能光靠写作或拍视频就养活自己,不用打工的,不到1%,剩下99%,全是兼职或兴趣。

不但能养活自己,还能组建团队赚大钱的,不到0.1%。

当年政府鼓励,不少海龟金融高管跳出体制,踌躇满志,搏击互金浪潮,这些金领没必要靠P2P诈骗,是真想通过P2P创业实现个人抱负,结果一个个身陷囹圄……

许多自己投钱单干的培训机构,去年一个个经营困难,濒临倒闭,他们错哪儿了?

更别说那些旅游业者,谁能想到一场疫情,把整个行业干趴下?

我常说,要抱着深度套牢依然坚持定投,吃嘛嘛香的觉悟,才能进股市搏杀。

一样的道理,没做好失败觉悟,绝不应该创业。

创业成功需要所有条件都满足,但只要任何一点出问题,可能就凉了。

……

有了必死觉悟,再来看你是否具备创业潜质。

不管创什么业,都有一些必备的基本才能。

一,出色的表达能力。

你要说动风投砸钱给你,“忽悠”一众小伙伴跟着你玩命干,把产品卖给客户,口才不好能行吗?

二,出色的管理能力。

虽然我司只有20多人,管理还是费了我不少精力。

有人就有江湖,如何摆平各方面利益关系,把整个团队团结起来,而不是各怀鬼胎,互扯后腿,最后撕逼乃至彻底破裂,也是一门大学问。

不仅要懂点管理学,更需要高情商,有强大同理心。

太多年轻人合伙创业,过于自我中心,好高骛远,自以为是,最后矛盾无法弥合,项目就凉了。

三,极强的抗压能力。

创业成功没有容易的,最大痛苦不是生理上的辛苦,而是心理上的煎熬。

看着公司账户上的钱越来越少,每月各项刚性开支却一分不减,盈利前景依然模糊……当你不得不想到“公司这点钱只够撑N个月”的时候,内心不焦虑不恐慌是不可能的。

这时,抗压能力显得极为重要。

15年股灾后,因预测失误,我被骂成狗,这是我第一次经历如此大规模的网暴,说内心波澜不惊,都是骗小孩的。

但我也没想到,我的内心居然那么强大,最艰难时刻,还是一边哭一边笑,硬是咬牙挺了过来。

苏轼、耶稣……这些故事我都说过。

但有些同行,就是拉不下这张脸,被网暴后不知所措,整个人都抑郁了,悄然离开自媒体行业,不再露脸。

认知境界和精神力量,在人生中起到极为重要作用,甚至不经意间影响物质生活和财富积累,只是很多人还无法理解。

四,对数字敏感。

创业会面临比较复杂的财务关系,成本、税收、利润……

数学不好,看到数字就头大的人,不太适合做创业leader,最多作partner,贡献自身特长,分享部分股权。

拥有这些基础条件后,再谈市场风口,专业背景,个人才能,团队构架……才有意义。

很多风投都表达过这个核心奥义:我首先投的是你这个人,我认可你这个人,觉得你是创业的料,其次才是你想做的项目,我看不看好。

毕竟风口都看得见,凭什么有人抓到,有人抓不到?

事在人为。

最后,才轮到说你有多努力。

作为打工人,我们当然要坚决反对996,这是剥削,不人道。

作为创业者,你为自己打工,想赚大钱,必须死磕自己。

因为这么卷的国度,最不缺努力拼搏的人。

北上广深凌晨12点的写字楼里,创业者一抓一大把。

……

我的创业历程,大体经过三个阶段。

一是14-15年的兼职创业。

这一时期,我一边还在做记者,一边业余时间搞自媒体。

写台本、录视频、做后期,甚至一句一句字幕都是我亲手添加的。

后来回复海量粉丝提问,给会员上课和做理财规划,全我一人完成,基本没休息日,工作强度和现在的班主任比,只高不低。

这一时期,我身体无比辛苦,心理压力却不是最大。

因为我没问银行贷款,也不用养团队,还有本职工作,有稳定的现金流收入,就算创业失败,还有退路。

二是16-18年的团队化运作早期。

这是我创业历程中最痛苦的一个时期。

特别是2016年,我辞掉工作,全职创业。

一年时间里,为了录节目、谈融资、跑客户,我先后跑了十多趟北京。

深刻领教北京喜欢胡吹海侃吹牛逼的文化氛围,和我从小生长的更务实的海派文化完全不同,从此对帝都累觉不爱……

从零开始组建团队,因为缺乏经验,胡乱摸索,更吃了不少苦头……

还要开始操心过去不存在的人事、行政、商务、财务、法务等问题。

因为人手不够,很多杂活只能我亲自做。

同时,我还要继续亲自服务会员,录视频,写文章,留言互动……

最关键的是,我面临公司盈利模式依然模糊不清,但场租、拍摄、工资、社保等成本却节节攀升,公司账上钱真快烧完的境地……

身体之苦早有准备,内心承受的煎熬,才最痛苦。

因为不确定全身心付出是否值得,会不会有苦尽甘来的一天。

再苦逼的打工人,也知道现在的付出能换来下月的工资,不用承受这种内心折磨。

这种身心俱疲,让我那几年非常消瘦,最低只有67公斤,空前绝后。

创业还会牺牲的,是家庭。

儿子0-3岁,我就没怎么照顾过他,也没怎么陪他玩过,现在回想起来,那几年我对他成长的记忆,几乎空白……

我当时自我安慰:孩子现在还小,没有长期记忆,还不是培养亲子感情关键期,创业优先级更高。

三是19年以来的团队运作成熟期。

这一时期,公司商业模式逐渐清晰,团队构架也越来越稳健,即使我不参与,各部门也能自己正常运转。

相应的,我开始放慢步伐,主动给自己减负,把更多时间留给旅行、读书、自我提升、陪伴家人。

然后心宽体胖,说的就是现在的胖虎本虎~

总之,努力只是创业必要条件,不值得炫耀,没人能在创业路上摸鱼躺赢。

但努力的重要性,比不上天赋和才能。

天赋和才能的重要性,又比不上运气或时势。

……

对浙江创业扶持政策心动的小伙伴,对创业的理解,可能和我不太一样。

他们理解的创业,是以奶茶铺为代表的小本生意。

财富四象限中的S象限——自雇职业者(个体户)。

浙江创业担保贷款面向的,除了只有一腔热血,其他要啥没啥的大学生,还有这几类人:

1、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

2、就业困难人员;

3、退役军人;

4、持证残疾人。

可以说,都是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

把这些人送入创业“虎口”,实在是……

创业本意,是承受更高风险,换取收入大幅增长甚至短时间内暴富的可能性。

你赚取的超额回报,就是随时可能失败带来的风险溢价

一将功成万骨枯

你的目标,是成为财务四象限中的B象限——公司老板。

让员工帮你赚钱,成为打工人厌恶的那个存在~

或等公司做大后卖个七八位数,甚至上市变现,拿着够花一辈子的钱,提前退休。

但开奶茶铺这种小生意,把房租、装修、水电、设备、食材、税收、损耗、员工工资等杂七杂八的成本去掉,利润薄如刀片,一不留神就会亏损。

因为这些小生意没有资金、技术、行业门槛,高度同质化竞争,你能做,别人也能做。

哪怕一开始还有点赚头,也会很快杀成红海。

想多赚钱,只能少雇点人,各种杂货都亲自上阵。

你赚的利润,本质上是你自己的苦逼劳动所得!

这还是运气好的。

遇到市场不景气,哪怕最头部的喜茶、奈雪、茶颜悦色,一样关店裁员降薪。

区别在于,自己单干的小店,因缺乏经验,没人指导,容易被自己胡打瞎闹搞死。

参与加盟的小店,则会被高额加盟费和高于市场价的装修、食材等成本压垮。

你以为蜜雪冰城靠开店赚钱?

错,人家是原材料供应商,靠卖纸杯吸管调料包赚钱。

商业模式令人眼前一亮的“钱大妈”,为啥陷入倒闭潮?

因为品牌方割加盟商韭菜太狠,加盟商撑不住,只能血亏退出……

你想靠创业赚钱,就有人靠“帮你实现创业梦想”赚你的钱。

最后人家赚得盆满钵满,你交完学费,啥都没留下。

如果你抱着“开个小店,自己当老板不受窝囊气,更自由,养活自己就行”的目标去创业,大概率养不活自己。

啥资源都没的情况下,自己冒险开店的性价比,不如直接给小店打工。

最后你赚的钱,可能不比老板少多少,却不用承担创业失败的风险,活得更轻松。

总之,越是经济不景气,赚钱困难的时候,越是要沉得住气,理性分析,千万别冲动投资,冲动创业。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