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作者就是周文王姬昌。这本旷世奇书,是中国经之本源,大道之源,不是人人都能读得懂,读得通,今天从我们学校的三句话上带大家一起来读读《易经》。
1.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周易》里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即自然)的运动是刚健有为,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相应于此,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发奋努力,不能停滞不前,不能遇挫而还,要知道水流不腐,户枢不蠹,只有向前,再向前,咬着牙向前进才能够到达理想的彼岸。人生在世,一定要有一点活力。不能说什么事情也不做,整天游手好闲,这样的人迟早闲出病来。不是说一定要你功成名就,而是一定要有自己的事情做。工作也好,兴趣也好,人总要有一点积极的心态。少年易老难学成,一寸光阴不可轻。要有热气腾腾的劲,要奋斗,要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霸气!做学问也是如此,唯有坚持不懈,才能有所收获。闻一多做学问,“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越锲而不舍。”做学问必须得这样:坐得下去,钻得进去,不为外界所困,不钳制于人。请看下面这张名片:
2021年12月19日,13岁的何宜德收到了菲律宾圣保罗大学博士录取通知书,成为该校历史上年龄最小的在读博士生。何宜德,早产儿,先天性脑瘫,是什么促使他成为学霸?虽然神童的成才之路无法复制,但神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为什么不能在我们身上发扬光大呢!
2.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意思是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的任务。《易经》里讲:怀揣善良,心存善念,多做善事,才能免受祸患,享受幸福人生。谦谦君子,卑以自牧。《易经》六十四卦中,每一卦都有凶有吉,唯独谦卦,没有凶,只有吉,是最好的一卦。《易经·谦卦》言:“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以谦卑自守,以谦卑的姿态守住低处,才能没有祸患。要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你永远不知道别人到底有多强悍。所以真正见过世面的人,都懂得谦卑自处。曾国藩说:人生大部分的失败都源于两个字,一个是懒,另一个就是傲。海纳百川,成其浩大。山聚土石,成其雄伟。谦虚一点,总没有坏处。 嘉诚办公室悬挂的唯一的一幅书法,是清代儒将左宗棠题于无锡梅园的诗句:“发上等 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这 24 个字浓缩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就是胸怀远大抱负、但 只求中等缘分、过普通人的生活。做人应低调处世、做事应留有余地。是“中庸”之道成就了李嘉诚的华人地位。所以学者应该锤炼自己的品行,“方正,质朴。”才能赢得别人的尊敬。
3.天道酬勤
“天道酬勤”出自于《周易》中的卦辞。意思是上天会按照每个人付出的勤奋,给予相应的酬劳。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获,只要你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将来也一定会得到相应的收获。什么是“道”?《易经》里一阴一阳是谓之道。大道至简,道不神秘不复杂,就是阴阳二字。人、天、地都有自己的生存规矩,万物也有自己的法则。天道的规律,一定高过人的小聪明。所以人要懂得谦卑,要懂得敬畏,要懂得唯有效天的生生不息才能立得住身——不能偷懒,不能走捷径。现在人生活节奏快,想法和欲望多,贪念多,无论干什么心态很不稳定。其实人的境界越高,生活和生命就越简单。南怀瑾先生曾经说,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犹太人好读书,为什么?因为在犹太人的思想观念里什么都是别人的,唯有知识学问是自己的。天道人道皆如此,何不安心来读书?
民国时期,梁启超先生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经对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两句话,用来激励清华学子不断努力上进。此后,清华人便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字写进了清华校规,再后来,演变成为清华大学的校训。如今这八个字彰显在我们校园最醒目的位置,相信势必能割陈出新,激励出更多莘莘学子走上成才之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