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aptics定点装置怎么开启(机构强推买入 六股成摇钱树)

英维克(002837):建成温控、散热技术平台 开拓下游应用场景

类别:公司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菁/俞能飞 日期:2020-07-28

事件概述

今日,英维克发布2020 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066.33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1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94.45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12%。

疫情后需求爆发,四大业务均实现高增长:(1)公司上半年营收6.7 亿,同比增速44%;归母净利润7594 万,同比增速40%。单二季度实现营收4.53 亿,同比增速62%,归母净利润6541 万,同比增速36%。其中机房温控、机柜温控仍为营收主力,合计贡献超70%营收,营收同比增速分别达48.36%、39.95%;客车、轨交空调业务推进顺利,营收同比增速分别达32.74%、37.94%。(2)蛋糕变大,竞争加剧,机房、机柜业务毛利率承压:20 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33.84%,同比下降1.72pct;单二季度毛利率32.98%,环比下降2.66pct。

其中20 年上半年机房温控、机柜温控毛利率分别下降4.92、3.14pct;客车、轨交空调业务受益于规模提升,毛利率分别提高7.54、1.54pct。

拟定增6 亿元,建设年产值15 亿华南总部基地:公司拟出资15 亿元在中山市三角镇建设英维克精密温控节能设备华南总部基地,并与当地政府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同时公司公告拟定增6 亿元,其中4.24 亿用于在中山市扩产项目一期投资,其余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建设周期三年,主要用于提升公司机房&机柜温控节能产品、电子散热及压缩机等精密加工产品产能,建成后对应年产值15 亿元。扩产项目一方面为公司抓住行业机遇、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奠定基础,同时有助于提高公司核心器件自产能力及产品检测能力,符合公司丰富产品线、提高品质管控战略方向。

战略已成型,公司打通从热源到冷源的设备散热与温控节能综合供应链,多个下游齐发力:多年积累,借助温控、散热底层技术的交叉性和客户的重叠性,公司已基本构建了从热源到冷源的设备散热全链条的技术平台;同时温控和散热产品广泛应用于云计算、5G 基站、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等应用领域,公司多个下游成果布局,依托技术平台推进应用场景开拓。此外,公司战略成型恰逢行业高增速,根据工信部数据,我国5G 基站建设数量将由2019 年的13 万个增长到2022 年的110 万个,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03.77%。新基建下ICT、5G 高景气,IDC 建设带动机房温控需求,2020 年国内有望启动大规模数据中心建设相关采购招标,公司作为精密温控龙头,充分受益。

投资建议:上调公司2020-2022 年收入预测至18.95、26.16、35.54 亿元(前序预测18.04、23.36、28.59亿元,疫情后新基建拉动行业需求,提高业绩增速预测),对应每股收益0.69、0.91、1.19 元(前序预测0.90、1.18、1.46 元,因股数变化导致每股收益摊薄)。给予公司2020 年45 倍PE 估值(前序估值40 倍,考虑到行业最近三年较高增速,给与估值溢价),目标价31.05 元,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下游数据中心、户外基站投资不及预期。

水井坊(600779):主动调整迎阵痛 立足长远再出发

类别:公司 机构: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杨默曦 日期:2020-07-28

事件

公司发布2020 年中报,20H1 实现营收8.04 亿元 (-52.41%),归母净利1.03 亿元(-69.64%),扣非净利0.96 亿元(-71.66%)。20Q2 实现营收0.75亿元 (-90.08%),归母净利-0.88 亿元(-172.59%),扣非净利-1.01 亿元(-182.39%)。

投资要点

公司20Q2 以去化库存为主,业绩/盈利水平继续承压:20H1 公司实现营收8.04 亿(同减52.4%),20Q2 实现营收0.75 亿(同减90.0%),公司20H1 吨酒价格为3395.5 元(同增77%),主要系新冠疫情影响下主要消费场景与需求收缩,公司二季度继续以消化库存作为核心目标,主动控制发货节奏导致业绩承压,销量大幅下滑所致。1)收入端,从产品结构看,20H1 公司高档酒实现营收7.8 亿元,同比下滑51.2%,公司高档产品以次高端单品井台+臻酿8 号为主(二者合计收入占比约8 成),疫情影响下以政商宴请、高端聚会等聚集性消费为主要消费场景的次高端白酒受到较大影响,亦使公司承压。从区域看,公司省内/省外均面临下滑压力,但如江苏等市场表现相对出色,整体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公司前五大市场(江苏/河南/湖南/四川/广东)作为核心市场表现相对抗压。2)利润端:公司20H1 净利率为12.8%(-7.28pct),20Q2 净利率为71.1%(-10.67pct),公司毛利率相对稳定,盈利水平下滑主因规模压缩下销售及管理费用率的大幅提升, 其中销售/ 管理费用率同+4.57/8.87pct。现金流方面,公司20H1 预收账款约为0.48 亿(合同负债总计为5.03 亿元,其中包含4.56 亿市场支持费余额)。

20H2 或迎高增,期待公司触底反弹:短期看,展望20H2 公司有望迎来高增,主因1)公司去化库存执行到位,库存趋于良性,主要消费市场疫后环比加速改善,中秋国庆旺季叠加婚宴等补偿性需求将加速催化终端动销;2)下半年新财年考核期下增速有望换挡。同时,在20 年低基数效应下,21 年公司业绩存在较大弹性。长期看,当前次高端白酒规模保持快速扩容态势(近3 年复合增速超20%),公司核心单品井台+臻酿8 号保持高增态势;渠道端加速全国化布局,已成为少数基本完成泛全国化的次高端酒企,其他目标市场仍具备较大成长潜力,期待触底反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 年收入为35.3/40.9/46.2 亿元,分别同比-0.2/+15.7/+13.1%,归母净利8.36/9.61/10.91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14.9/13.6%,对应EPS 为1.71/1.97/2.23 元。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39/34/30X,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白酒需求回落,行业竞争加剧。

韦尔股份(603501):泛模拟龙头 “功率+电源+射频+传感”协同发力

类别:公司 机构: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翔 日期:2020-07-28

泛模拟龙头厂商,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通过多次外部并购,韦尔股份已成为一家广泛布局于功率器件、电源IC、射频芯片和CMOS 传感器的国产半导体设计、分销厂商。从功能关联度来看,由于“功率器件与电源IC”及“传感器与信号链产品”的密切关系,韦尔股份是A股唯一实现泛模拟芯片全布局的上市企业。受益于豪威科技和思比科并表,2019年和2020Q1 公司营收同比增速分别高达243.9%和427.94%。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 年归母净利润为22.34/26.89/32.52 亿元,对应EPS 为2.59/3.11/3.77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为77/64/53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模拟芯片为始,射频、电源双重发力

韦尔股份创立之初便深耕于电源IC 领域,已成为消费类LDO 出货量最多的国产厂商;2015 年1 月,公司收购无锡中普微,进军射频芯片领域。受制于新品推出速度放缓及运营商调整主流3G 制式,2016-2017 年射频芯片业务表现不佳。

随着5G、物联网等新兴市场的持续发展,叠加新品逐步推出,公司电源、射频业务预将重回上行趋势、极富潜力。

(思比科+豪威科技)+Synaptics,强势进军传感器赛道2019 年9 月,韦尔股份实现对豪威科技和思比科的并表,进军CMOS 传感器赛道;2020 年4 月,公司宣布拟以1.2 亿美元收购Synaptics 亚洲区TDDI 业务,切入人机交互领域。由于智能手机市场品牌效应愈发显著,摄像头模组厂商也随之产生明显的整合趋势,并进一步推动CMOS 图像传感器市场份额加速向头部企业集中。豪威(高端CIS)、思比科(中低端CIS)和京鸿志(分销)的三位一体使得韦尔股份具有较好的分销渠道、品类选择和成本控制,助力公司能与大型摄像头模组厂商保持较密切的合作。

风险提示:CMOS 图像传感器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的风险;2020 年消费电子下游需求不振使得电源IC 需求承压;中 美贸易 摩擦加剧使得分销业务承压的风险。

海康威视(002415):Q2业绩好于预期 期待后续恢复

类别:公司 机构:群益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睿哲 日期:2020-07-28

结论及建议:

公司业绩:公司2020H1 实现营收242.7 亿,YOY+1.5%,录得净利润46.2亿元,YOY+9.7%(扣非后YOY+8.3%),EPS 为0.49 元,公司业绩好于我们的预期。分季度来看,Q1、Q2 单季度分别实现收营收94.3 亿元、148.4亿元,YOY-5.2%、+6.2%,分别录得净利润15.0 亿元、31.3 亿元,YOY-2.6%、+16.7%,业绩逐步恢复,并且Q2 恢复好于我们的预期,主要是受测温产品快速增长、企事业事业群(EBG)业务恢复明显以及创新业务增长的推动。

企事业事业群恢复明显,其他各事业群也在有序恢复中:公司2020H1营收分事业部来看:(1)公共服务事业群(PBG)营收同比下降5.2%,但Q2 随着疫情控制,政府部门的积极作为,Q2 单季度增速已转正;(2)企事业事业群(EBG)同比增长20.2%,增速较好,一方面是各行业头部企业在疫情期间投入增加,另一方面是受益于公司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布局;(3)中小企业事业群(SMBG)营收同比下降26.9%,主要是小企业在疫情期间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且较难在短期恢复,但在Q2负增长已有所收敛。(4)海外业务营收同比增长8.6%,Q2 随着海外疫情的加剧逐步受到影响,未来还需观察。

测温产品及创新业务销售增长明显:分产品来看:前端产品营收同比增长6.4%,恢复较好,估计主要是受测温产品的推动;后端产品以及中心控制设备及工程施工分别-24.8%/-1.9%/-37.2%,受疫情影响明显;创新业务营收同比增长40.4%,并且占营收比重进一步提升至10.3%(2019H1营收占比为7.2%),其中智能家居业务受疫情影响同比持平,机器人业务保持较高增速,新成立的睿影安检业务凭借测温安检一体化设备也迎来较快增长。

毛利率提升,费用端短期受股权激励及研发投入影响有所增加:公司2020H1 综合毛利为49.8%,同比提升3.4 个百分点,其中Q1/Q2 毛利率分别为47.4%和51.3%,逐季提升,主要是受益于高毛利得测温产品销售以及创新业务的快速增长。2020H1 费用端由于贸易 摩擦和测温产品开发以及股权激励费用的计入,期间费用率同比增加2.9 个百分点至29.3%,后续随着股权激励费用的减少以及研发投入回归常态,费用率预计会有所回落。

盈利预期:由于公司业绩好于预期,后续恢复值得期待,我们相应上调对公司的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0 年、2021 年分别实现净利润137.2亿元、158 亿元,YOY 分别+10.5%、+15%,EPS 分别为1.47 元和1.69 元(原预计公司2020 年、2021 年分别实现净利润130 亿元、158 亿元,YOY分别+4.4%、+21.9%,),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 分别为23X、20X,考虑公司业绩恢复好于预期,并且下半年各业务将继续得到恢复,我们上调至“买入”的投资建议。

synaptics定点装置

风险提示:贸易 摩擦加剧的影响;政府及企业的投资恢复不如预期;疫情影响

贵州茅台(600519):需求继续强劲 量价稳健增长

类别:公司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寇星 日期:2020-07-28

事件概述

截止到7 月24 日,2020 年飞天茅台整箱批价来到2550元/瓶左右,自疫情期间跌至1800 元左右以后,持续上升。

2020 年疫情冲击下的中国白酒行业,如果说有哪家酒企消费端动销完全没有受到影响,那茅台可能是唯一的一家。

“不喝当年茅台”、“绝对刚需”、“金融属性”等因素影响下,让茅台即便在疫情期间消费场景消失的情况下,依然在疫情恢复后表现出强劲的需求反弹,很快就重回“供不应求”的市场状态。

从2000 年的产品滞销、季克良带队前往五粮液参观学习,到20 世 纪前10 年与五粮液的名酒双绝,再到进入20 年彻底一骑绝尘,复盘茅台的发展我们会发现,中国酒王一路走来到今天虽然强大无比,但过程也异常坎坷;但是对于敢于坚持战略的贵州茅台酒而言,成功没有偶然,只有必然。

分析判断:

岁月峥嵘,冠绝行业的茅台其实一路坎坷

80 年代,汾酒靠品牌优势、产能优势独步天下;90 年代开始,浓香开始崛起,五粮液成为其中佼佼者,一度独占中国酒王之地位。彼时茅台的地位跟五粮液相比较不可同日而语。

99 年前后,遭遇动销危机的茅台,曾前往五粮液进行参观学习先进营销经验。

21 世 纪前10 年,大部分时候茅台也在五粮液保持领先的状态下进行发展。进入20 年代,茅台终于一举反超,从此再也没有给竞争对手任何靠近的机会。

2013 年,“三公”下的茅台更是在被推到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了某种典型。

就在近期,茅台酒也还因其过高的批价表现、与高端消费联系紧密,在各种舆论中被屡屡提及。

某种程度上讲,茅台是在冰火交融的环境下,成长为中国酒王、甚至世界酒王。

但无论是屡遭挫折的过往还是炙手可热的今天,茅台都坚定做好了基础工作:量价平衡为先、意见领袖为重、品牌塑造为核。领先时不骄不躁、继续着眼长期,困难时不乱阵脚、坚持正确的事情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励精图治,茅台的营销理念其实始终领先

多年来大家对于茅台的发展,总是很容易归结于“品牌力强”。殊不知品牌再强,也需要悉心维护和发展;而茅台作为后来者走到今天,更加是在具体营销上,做出了诸多卓越的工作。

在行业惊叹于洋河一飞冲天、几乎用一己之力推动行业营销升级的时候,闷声发大财的茅台,其实在营销端做的更好。

一骑绝尘,战略明确的茅台发展仍在提速

批价重新站上2500 元的茅台,背后也在不断酝酿量价的持续提升。无论是直营体系的扩张,还是坚持量价的平衡,又或者是核心意见领袖的持续引领,茅台都在为长期更快的发展持续蓄力。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0-2022 年营业收入1000.81 亿元/1176.14亿元/1365.12 亿元,同比增长12.64%/17.52%/16.07。实现归母净利润471.76 亿元/561.06 亿元/657.27 亿元,同比增长14.49%/18.93%/17.15%;EPS 分别为37.55 元/44.66 元/52.32 元,对应PE42.48 倍/35.72 倍/30.49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①疫情超预期;②消费形态发生巨变;③食品安全问题。

中鼎股份(000887):“拓品类、提量价、国产化” 非轮橡胶龙头再出发

类别:公司 机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邵将 日期:2020-07-28

国内汽车非轮胎橡胶行业龙头,海外并购扩大版图。公司2006 年上市后通过并购海外优质资产提升技术、丰富产品、升级客户,布局海外市场(19年海外收入占比66%)。目前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冷却系统、密封系统、降噪减震底盘系统、空气悬挂和电机系统四大板块。2019 年、20H1 受下游汽车产量下滑和海外子公司毛利率下滑影响,公司业绩暂时承压。

布局新能源,单车价值量有望提升。较传统汽车,预计公司配套新能源汽车单车价值量有望提升1600 ~ 1900 元至0.4~0.5 万元(增量来自电池密封、减震产品,热管理管路用量提升)。目前公司获得众多头部OEM 认可和配套(已获得宁德时代、大众、通用、特斯拉蔚来吉利等客户定点)。我们推测公司新能源汽车项目在手订单价值量或超过50 亿元。

横向拓展品类,布局轻量化打开增长空间。公司基于现有衬套产品,再增加铝合金锻件,可实现向锻铝控制臂总成的横向拓展。橡胶减震系统总单车价值量约600~1000 元,而锻铝控制臂价值量可达1000 元。通过品类拓展,一方面能提升单车配套价值量,打开收入增长空间,另一方面,利于公司发展为总成及系统供应商,提升供应链地位。目前公司已经获得某自主品牌和北京奔驰相关车型的配套。

海外公司国产化,开拓国内市场。公司海外并购暂告一段落,下一阶段将着力整合境内外资源,强化全球“开发、生产、配套一体化”的战略定位。目前公司正在加速推进两大优质海外公司产品的国产进程:TFH 的热管理冷却管路系统(全球头部管路总成供应商)和AMK 的空气悬挂(全球前三空气悬挂供应商)。国产化将带来两个优势:1)毛利率提升或产品单价降低增强市场竞争力;2)拓展国内客户,打开国内市场空间。

业绩有望触底,估值处于底部。2020 年受疫情影响,公司业绩承压。

随着疫情影响减弱,新订单、新产品投产,公司业绩有望触底回暖。预测公司2020~2022 年归母净利润为4.7 / 7.3 / 9.0 亿元,对应 EPS 为 0.38/0.59/ 0.74 元。当前公司估值处于历史底部,较同行被低估。我们给予公司2020 年35 倍PE 估值,对应目标价13.30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国产项目/新品拓展不及预期;汇率风险等。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