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谢奀国 实习记者 席文 报道
在疫情的影响下,银行信用卡、网贷、消费金融行业普遍出现交易下降、逾期增加。一些中介却利用信息差浑水摸鱼,将“逾期协商和债务重组”作为商机。
近日,消费者赵女士称,因资金紧张,自己的信用卡和网贷债务承受着较大的还款压力。此时一则“帮你减免信用卡还款压力”的广告引起了赵女士的注意。在进行咨询时,相关机构的顾问表示可帮助办理信用卡“停息挂账”,并承诺“保证办好,不办好不收费”,随后赵女士向对方支付了400元的“诚意金”。不过,在收到合同后赵女士对其中的部分条款产生疑虑,要求停止办理业务,并申请退费。这时对方却拒绝退款。
上述机构真的能帮助持卡人“减免还款、摆脱债务”?行业人士分析指出,相关业务的原理是债务中介与银行代为协商个性化分期还款,而消费者需要向其支付一笔不小的代理费用。通常收费标准是信用卡账单额度的5%,最高达8%,而且是先收费后办理。
行业人士指出,债务中介通常通过网络投诉等方式来给银行施压请求协商信用卡分期,成功率无法保障,增加的额外费用还会进一步加重持卡人的还债负担。其中风险值得关注。
信用卡逾期协商还款广告泛滥
过度授信一直以来都是信用卡业务存在的一大顽疾。这容易造成持卡人多头借贷和过度借贷,部分消费者甚至利用制度漏洞,出现以卡养卡、以贷还贷、短借长用等情况。12月16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对相关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治理规范。
不过,记者注意到,在网络平台上,一些别有用心的债务中介却从中发现了商机,打出了“帮忙处理债务”的广告,针对的就是多头借贷、无力偿还的信用卡持卡人。例如,记者近日在百度网盘开屏广告中看到这样两则广告,广告语显示“信用卡逾期还不上,金牌律师帮你减免还款压力”,“信用卡逾期不知道怎么办?我们可帮你解决逾期,早日摆脱债务。”
以关键词搜索,百度App中这类广告同样泛滥。涉及到的广告主体有信息咨询公司、法务咨询公司、网络科技公司等。
广告中将相关公司提供的业务描述为“专业信用卡逾期重组协商”。从业务流程来看,大致分为“了解客户实际情况—签署委托合同—专业团队帮忙协商—重置还款方案—新方案进行还款”几个步骤。广告称,进行重组后用户的债务可以进行个性化分期,不再产生罚息和违约金;甚至可以减免已产生的罚息和违约金;用户可拉长还款周期,最长可分24至60期。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信用卡,广告显示还可以帮忙处置网贷逾期、银行贷款逾期,最高受理逾期金额超过100万元。
所谓的“减免息费、摆脱债务”是真的吗?上述中介机构相关业务的原理是什么?这名顾问向消费者赵女士介绍称,这是信用卡“停息挂账”业务。
“停息挂账”也称个性化分期。《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七十条规定,在特殊情况下,确认信用卡欠款金额超出持卡人还款能力、且持卡人仍有还款意愿的,发卡银行可以与持卡人平等协商,达成个性化分期还款协议。个性化分期还款协议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5年。
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分期还款协议的,发卡银行及其发卡业务服务机构应当停止对该持卡人的催收,持卡人不履行分期还款协议的情况除外。达成口头还款协议的,发卡银行必须留存录音资料。录音资料留存时间至少截至欠款结清日。
不过,行业人士指出,达成个性化分期需要银行与持卡人达成一致意见。比如关于分期的期限,银行如同意分期,有权在2期到60期之间进行选择。此外,“停息”不意味着没有任何费用或者如广告中宣称的“可以减免已产生的罚息和违约金”,银行可能在还款期间计收年费、利息和其他费用。即个性化分期是对持卡人特殊情况的照顾,是银行根据实际情况与持卡人协商确定的结果,持卡人不能把减免分期当成理所应当的。
从上述基本原理看,类似赵女士案例中,业务员向消费者承诺的“保证可以办好,不办好不收费”的真实性就存疑。行业人士提示消费者在支付“定金”、“诚意金”时应持谨慎态度。
记者注意到,除赵女士外,另一位消费者孙先生也在咨询办理类似业务时遭遇了定金无法退回的情况。投诉内容显示,孙先生按“安徽在帮客法务咨询有限公司”业务员要求向其支付了500元的定金,咨询法律行业朋友后对该机构的业务产生质疑,要求退款。此时距离其支付定金仅过去2小时,双方还未签订合同。然而,对方以孙先生先行违约为由,拒绝退款。
代理费最高达8%,还有分期手续费
记者梳理获悉,据多位信用卡逾期用户反映的情况,虽然有相关的政策给予了照顾,但想成功申请“停息挂账”却并不容易。那么,为何中介就能“保证”办成?
据广告资料,在协商环节,显示内容是“专业团队帮助协商”,并称合法合规,但具体是怎么操作的,资料中未过多透露。
“这些债务中介协商减免,主要是根据客户情况,请律师出具投诉信模板,在多家投诉平台上发布。或是向银行所在地的银保监机构投诉、反映情况,给银行施压,以此来达到协商分期债务的目的。”行业人士介绍。
但期间中介机构收取的费用并不便宜。消费者赵女士收到的合同显示,其支付的代理费用为债权人合同涉及金融的5%。赵女士的债务总额为76777元,即代理费为3800元。且该机构要求赵女士承诺“在援助期间不接听银行电话”。上述合同条款让赵女士心生疑虑。
“代理最低收费是协商金额的5个点,部分中介对外收取8个点或更多。”有行业人士透露,而且通常是先收费,后办理。除了为信用卡逾期用户提供协商分期服务,债务中介的目标客户还包括了现金贷、网贷平台的逾期用户,这类业务收费水平更高。
此外,不少与银行协商成功的信用卡逾期用户发现,后期还款时每期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因还款周期拉长,这笔额外费用的总额也达到了较为惊人的水平。这也和消费者预期中的“停息挂账”相去甚远。
大环境下银行信用卡逾期走高,一些中介却利用信息差浑水摸鱼,将“逾期协商和债务重组”作为商机。对此业内人士担忧,这类机构为持卡人“代理”发布的各类投诉,或将会给信用卡贷后市场带来一定程度的混乱。且本质上进一步加重了持卡人的债务,债务越滚越大,坏账可能也随之增加,“次贷”风险或将不断聚集。“其中风险值得关注。”
本文由《赣商》杂志旗下新媒体·洞见财经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线索征集热线:132570941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