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中外对比研究)

编者按:

在经济下行背景下,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再凸显。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经营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固定资产比例偏低,难以满足传统金融机构的放贷条件。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有限,并且由于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等问题导致融资成本偏高。 本书以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为研究内容,介绍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对其融资渠道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分析现有融资模式的优劣势,对比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特色,借鉴国外有益启示,进而畅通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激发活力。

我国的中小企业量大面广, 占到了全国企业总数的99. 7%,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 扩大就业、 推动创新、 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 中国相对滞后的金融体系造成了资金在多个环节的低效率, 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资源错配和资源浪费问题, 并导致了 “两多两难” 的问题, 即中小企业多、融资难, 民间资本多、 投资难。

近年来, 业界和学者们的努力使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有所改善, 一方面, 在传统的间接融资渠道中,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增速明显快于平均贷款增速; 另一方面, 在直接融资领域,上交所推出科创板, 深交所的创业板试点注册制, 深交所主板跟中小板合并, 资本市场的层次逐渐清晰。 不可否认,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但是这一问题仍然严重, 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是随着融资渠道越发多元化, 中小企业能够寻求到资金来源, 但是融资成本依旧没有下降, “融资难” 更伴随着 “融资贵”; 二是随着经济转型的发展趋势, 国家对中小企业发展越发重视, 相关金融财税政策不断推出, 以往融资政策难逐渐转变为产品难、 落地难; 三是随着债券、 证券市场对中小企业的开放和扶持, 少数较大的企业能够更好地获得融资, 但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依旧无法有效利用资本市场。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这些新特点, 其实揭示了一直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顽疾: 其一, 传统银行由于企业信息不对称、 担保不足、 成本高、 风险大等多重因素, 不愿意将资金投放给中小企业; 其二, 国家谨慎的监管政策和不完善的信用体系等因素,使得有效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格局始终难以最终形成。 银行主导的间接融资体系和不发达的直接融资体系持续演奏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进行曲。

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 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它的兴起对传统金融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也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融资贵” 问题带来新的思路。 互联网金融并不是互联网与金融行业的简单加总, 而是具有互联网思维的金融, 即利用互联网开放、 共享、 快捷、 高效的优势逐步完善现有金融体系,体现了金融行业的时代性。 互联网金融具有运行效率高、 业务覆盖广、 交易成本低、 发展速度快等特点, 互联网技术可以快速地将资金需求方与资金供给方配对成功, 节省了信息搜寻的时间,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互联网金融模式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有望弥补传统金融业的固有缺陷, 为更好地利用互联网金融, 学者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加。 其中, 关于如何利用互联网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部分学者认为, 互联网金融打破了传统金融的固有模式, 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聚集大量的闲置资本, 为被边缘化的资金需求者提供融资渠道, 有效地弥补了现有金融体系的不足。 然而, 对于互联网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基础、 路径选择、 最优模式以及国际经验借鉴等方面的研究尚不系统全面, 需要进一步地研究。

本书围绕着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这一主线展开, 梳理了相关研究,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以独到的视角探讨了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 及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对中小企业利用这些模式进行融资所应该具备的条件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对典型融资平台和融资案例进行个案解析, 力求理论结合实际, 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可操作性建议。 同时, 本书还介绍了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的经验及启示, 以便更好地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一些思路和对策。 最后, 本书也深入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兴起的原因、 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变化以及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效果, 肯定了互联网金融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的积极意义。

按照研究思路, 全书可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共九章。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第二章), 详细介绍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发展历程, 以及中小企业融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详细介绍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融资渠道选择、国外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选择及经验借鉴, 以及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问题, 并进行了深层次原因分析; 第三部分 (第六章、 第七章), 介绍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产生背景、 理论基础和发展现状, 比较了传统融资方式与互联网金融的优劣, 在此基础上梳理了我国互联网金融服务中小企业的渠道路径, 并指出了目前仍存在的不足, 同时从国际视角出发, 进一步深入介绍其他国家互联网金融成功发展的经验及教训; 第四部分 (第八章), 详细介绍了中外五个典型中小企业融资案例, 通过分析案例更好地总结并借鉴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及模式; 第五部分 (第九章), 在前述基础上, 总结了全书的研究内容, 提出了研究展望。

中小企业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 相关理论和实务操作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加之笔者掌握的资料和学术水平有限, 本书存在不足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 通过本书的出版发行, 期待能够与相关专家同行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 也希望能为中小企业更好地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